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郭蕊玲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以静滴方式运用丙种球蛋白进行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试验对象是2021.01至2022.12在医院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70例,以数字奇偶法分作相同例数2组,治疗方案为常规疗法与联用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比对用药疗效。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总疗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培养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静滴方式运用丙种球蛋白进行辅助治疗,利于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起到缩短治疗时间的作用,适宜推广。

【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丙种球蛋白;疗效

新生儿败血症属于临床儿科常见急重症,有着较高死亡率,此疾病发生主要与新生儿免疫功能较低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生儿感染上病原菌风险,当病原菌进入至血液中大量进行繁殖之后,会产生出大量的毒素,进而引发患儿出现败血症,故而积极提供有效治疗干预则显得至关重要[1-2]。本试验以分析静滴运用丙种球蛋白对患儿实施辅助治疗的价值,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对象是2021.01至2022.12就医的败血症新生儿,病例数共计70例,数字奇偶法作为2组的分组方法,对照组:日龄分界值与均龄1d至28d(14.24±3.16d),男婴数量为20例,女婴数量为15例;观察组:最高及最低日龄28d、1d,均值14.31±3.24d,男女婴数量各18例、17例。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试验对象纳选条件:(1)经相关检查后证实是新生儿败血症;(2)试验所需资料齐全无缺失;(3)知晓试验流程且监护人配合度良好;(4)日龄未超过30d。排除条件:(1)伴有先天性感染;(2)伴有先天性心脏病;(3)伴有先天性畸形;(4)治疗期间中途转院;(5)家属中途退出试验。

1.2方法

2组患儿在入院后常规提供对症疗法与支持疗法,主要包括纠正酸碱失衡、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微循环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提供头孢噻肟钠(H23021604,哈药集团制药),用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每日用药量为100mg/kg,分2次完成注射;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措施上加用丙种球蛋白(S20023034,贵州黔峰生物制品),以静滴方式用药,注射量为每日400mg/kg,初始时每分钟滴速为5滴至6滴,查看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以15min作为观察期,对于无异常表现者,可加快滴速,调整为每分钟8滴至10滴。2组均持续接受为期1周治疗。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治疗效果,包括:a.无效,症状表现无变化,经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b.有效,经进行1周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体温接近于正常值,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c.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温已正常,且细菌培养显示为阴性;

(2)治疗指标,包括:a.体温改善时间;b.住院时间;c.血培养转阴时间。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的分析选以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2.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以卡方值/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以t值检验,分析后显示组间和(或)组内数据值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表1知,观察组有效与显效例数和高于对照组,P<0.05。

1 治疗效果差异(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

对照组

35

8

17

10

27(77.14)

观察组

35

2

20

13

33(94.29)

x2

-

-

-

-

4.200

P值

-

-

-

-

0.040

2.2 治疗指标

表2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指标更优,P<0.05。

2 治疗指标差异x±sd

组别

例数

体温改善时间

住院时间

血培养转阴时间

对照组

35

2.31±0.42

4.78±1.53

2.69±0.51

观察组

35

1.23±0.34

3.21±0.45

1.15±0.43

t值

-

11.824

5.824

13.658

P值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由于在新生儿时期中,小儿机体各方面较为脆弱,易受到病菌侵袭,一旦在此时期中未予以重视,细菌易经过脐部、口腔等部位增加新生儿受感染区域,经各个途径对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侵袭。新生儿败血症可能发生于出生前、出生时与出生后,其中宫内以胎盘传播感染为主,在分娩期间大多是由于产道感染细菌所致,在出生后感染最为常见,可导致细菌侵入患儿皮肤、泌尿道及呼吸道等,其中脐部是最容易受到感染部位[3]。在产时则因呼吸抑制、羊膜破水时间超过24h及母婴产时存在感染或者发热症状,一旦新生儿出现败血症,将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是新生儿时期较严重疾病之一[4]。头孢噻肟钠属于临床常用广谱类抗生素,具备毒性小、低廉等特点,然而在实际治疗期间,受耐药菌株影响,易降低药物治疗效果;而丙种球蛋白属于免疫增强剂,有着免疫调节与免疫替代双重作用,经用药后可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实现治疗目的作用

[5]。本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总疗效率及体温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方面改善更优,P<0.05,证实以丙种球蛋白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具备较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丙种球蛋白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以静滴方式对败血症患儿进行治疗,所得到的疗效较为确切,适宜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惠玲,杨日冠,杨婷婷.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21,6(21):152-154+158.

[2]林志彬. 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在新生儿败血症辅助治疗中的效果[J]. 北方药学,2021,18(07):54-55.

[3]潘莎. 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在新生儿败血症辅助治疗中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7):158-160.

[4]邱祥锦.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及对外周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5):88-89.

[5]彭福梅.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在新生儿败血症辅助治疗中的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