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16排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束阳

丹阳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镇江 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200例,均为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6月)内医院接收胸部创伤患者,入组后,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对照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评估16排螺旋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成效。结果:16排螺旋CT检查在胸部创伤患者各疾病类型中检出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创伤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技术,检出率高,漏诊、误诊率低,可参考应用。

关键词:16排螺旋CT;胸部创伤;诊断;检出率

人体胸腔内的心脏、肺脏等部位,是维持机体正常呼吸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重要部位,当机体出现胸部创伤,则可能会对自身正常的体循环、呼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性变化的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紊乱、器官衰竭等[1]。在临床中,胸部创伤包含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两种,对于胸部创伤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评估,是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的关键[2]。本次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从16排螺旋CT检查的角度,以200例胸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评估该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成效,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200例,均为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6月)内医院接收胸部创伤患者,入组后,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研究入组200例观察对象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88例,年龄18-72岁,平均(35.31±3.43)岁。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病理检查,确诊为胸部创伤,致伤原因:压伤21例,刀伤23例,高处坠落伤10例,撞击伤68例,车祸伤78例;患者入院时,普遍存在胸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为受伤后30min-72h入院就诊。

1.2方法

采用256层螺旋CT机(GE Brivo 256)对患者进行检查,开始时设定扫描频率为120kv,280mA,5.0mm,根据检查要求,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检查范围为肋弓下缘与胸廓入口区域,全面观察患者胸部骨骼、软组织、肺实质、纵膈、胸腔情况,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平稳,屏气凝神,将1.25mm作为扫描的间隔及厚度指标,40HU作为窗位指标,400HU作为窗宽指标,-600HU作为窗位指标,1200HU作为窗宽指标,并始终该数值,如在扫描过程中患者有可疑病灶出现,则应当立即进行三维重建。

1.3观察指标

将所得扫描数据收集整理送至医院检验部门,通过计算机软件重建患者的肾脏图像,并做好相关记录。由3名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影像学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对照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评估16排螺旋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成效。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软件(SPSS20.00)进行该项目分析,按照程序规则进行定义:“%”-“x2”,“”-“t”,“p<0.05”:差异存在可统计性。

2结果

2.1检查效能评估

16排螺旋CT检查在胸部创伤患者各疾病类型中检出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检查效能评估

胸部创伤疾病类型

病理诊断结果(例)

螺旋CT检查结果(例)

x2

p值

心包积液

15(7.50%)

14(93.33%)

1.0345

0.3091

肺不张

16(8.00%)

15(93.75%)

1.0323

0.3096

皮下气肿

9(4.50%)

9(100.00%)

-

-

胸腔积液

13(6.50%)

12(92.31%)

1.0400

0.3078

肺塌陷

7(3.50%)

6(85.71%)

1.0769

0.2993

肺挫伤

26(13.00%)

25(96.15%)

1.0196

0.3126

肺撕裂伤

12(6.00%)

11(91.67%)

1.0435

0.3070

血胸

27(13.50%)

27(100.00%)

-

-

气胸

15(7.50%)

14(93.33%)

1.0345

0.3091

血气胸

11(5.50%)

10(90.91%)

1.0476

0.3061

肋骨骨折

9(4.50%)

9(100.00%)

-

-

纵膈损伤

12(6.00%)

12(100.00%)

-

-

胸椎骨折

13(6.50%)

13(100.00%)

-

-

胸骨骨折

15(7.50%)

14(93.33%)

1.0345

0.3091

3讨论

胸部创伤发生后,对对机体重要器官产生直接损伤,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3]。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DR技术作为X线检查技术与数字化摄影技术的融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其对于操作要求较低,图像质量较高,是以往胸部创伤的首选诊断技术,但是,在DR技术中,其所获得二维平面摄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胸部组织容易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导致摄片密度分辨率偏低,无法完全显示部分病变,增加创伤性病变的漏诊、误诊率

[4]

为有效提高胸部胸部创伤患者的病变检出率,本次研究中分析了16排螺旋CT技术的优势,通过16排螺旋CT技术对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空间图形以及高密度的横断图像,且16排螺旋CT技术对于胸部创伤后出现的各种病理形态改变较为敏感,所获得的图像伪影较少,具有较高的图像清晰度,此外,16排螺旋CT技术还能够获得较为清晰的纵膈旁病理改变以及胸膜下病理改善,对损伤部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有效降低胸部创伤微小病变的漏诊风险[5]

综上,在胸部创伤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技术,检出率高,漏诊、误诊率低,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参考,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叶慧. 螺旋CT在急性胸部创伤患者中的诊断及创伤类型评估的价值探讨[J]. 中外医疗,2021,40(25):177-180.

[2]魏彦伟,李莹. 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影像诊断分析及临床价值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85-186.

[3]周青,李晓玲,童欣,等. X线检查、CT检查用于胸部创伤临床诊断效果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9):194-197,204.

[4]王照银,陈燕,黄金标. 对比DR摄片与螺旋CT在急诊胸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J]. 浙江创伤外科,2019,24(6):1245-1246.

[5]吕文晖,夏菲,周长圣,等. 深度学习胸部CT辅助诊断系统在急诊创伤人群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7):4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