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讨论

陈燕燕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271000)

摘要: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多为老年、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大小便失禁者,且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常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及言语等功能障碍,有潜在的若干护理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安全,消除隐患,我们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护理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临床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主要质量指标,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而且神经内科室护理工作内容较多,引发患者不良情绪,造成护患矛盾进一步升级,进而造成医疗纠纷。本文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护理质量

神经内科常见的安全隐患:(1)跌倒:神经内科病人常有偏瘫、行走不便、头晕等症状,如无家属陪伴,容易发生跌倒。(2)坠床:神经内科患者危重病人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抽搐等症状,若陪护人员知识缺乏或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易造成坠床。(3)走失:走失易发生于伴有精神症状或老年痴呆的病人,如未做到24h专人看护,很容易出现走失。(4)烫伤:感觉障碍的病人如果热敷或使用热水袋不当易造成烫伤。(5)窒息:脑干病变的患者易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声音嘶哑等症状,如饮食护理不当易引起误吸,痰液较多未及时吸痰易导致窒息的发生。

护理安全措施:(1)对住院病人进行全面评估,确立高危人群。每班护士接班后,对病区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对高危人群做好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的防护措施,同时做好交接班,防止意外受伤的发生。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抽搐的病人,加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危重、昏迷、长期卧床、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对感觉障碍的患者一般不热敷,不使用热水袋,必须用时,注意热水袋的温度和使用方法,经常用手触摸病人皮肤的温度,防止烫伤。对有轻度吞咽障碍者,喂半流质饮食,进食速度慢,严密观察有无呛咳;中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每次喂食前叩背、吸净痰液;喂食时若病情允许,抬高头部,喂食后尽量少吸痰及翻身,以免刺激引起呕吐、误吸而导致窒息。对有精神症状和老年痴呆的病人,告知家属留陪人,做到24h不间断看护,给病人戴上腕带(腕带上写有病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小卡片,这样病人走失后能及时取得联系)。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上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并和家属沟通,24小时专人守护,严格班班交接。保持病房光线充足,装置夜间照明,地板铺防滑地砖,走廊室内、卫生间设置扶手,其所需物品放在随手可及之处,以防止病人跌倒。

(2)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对于低年资及新上岗护士每月考试一次,增强他们对护理理论、技术操作、抢救仪器、应急程序及专科护理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其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参加学习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练就娴熟的操作技能,了解新业务、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促进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3)加强护士风险教育,提高抗风险能力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并经常组织学习,以应对各种突发医疗事件,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强化护士风险意识,使护士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

(4)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每季度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一次,加强自身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护士职业行为,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减少安全隐患。

(5)加强管理。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护患比例,病床与护士之比达到1:0.4。根据工作量和病人的需求,实行弹性排班,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缓解护理人员不足而造成的工作忙乱,保证临床的护理安全,减少安全隐患。建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体系,实行护士长一科室护理安全质控员一值班护士三级护理质控体系,采取护士长不定期抽查、质控员每天检查、值班护士每班自查等方式,实行层层把关、监控,强注重环节质控,防患于未然。制定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职责健全的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建立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各班职责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约护士行为,使护士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行。

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任务量比较大,而护理人员相对比较少,护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名护理负责多名患者的现象,比较容易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由此,护理人员工作时的压力比较大,提升了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工作失误给患者带来的身心伤害未充分认识,导致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粗心大意,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当护患之间引发医疗纠纷的时候,临床护士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及时地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利以及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以及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2]。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较少,导致护患之间的沟通不良,造成护患纠纷的产生。护理人员交接班时,缺乏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护理措施也不到位,提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因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流动量相对较大,经常出现日常排班不合理现象。排班不合理经常会造成临床护士的日常工作量增加,导致临床护士身体疲惫,精神状态较差,最终导致临床护理差错率增多。应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医院应该开展如下几点应对策略。(1)开展培训工作为提高神经内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开展培训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水平。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记录患者病情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恢复能力。(2)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护患之间的交流能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够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的需要。(3)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保证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采用排班制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能够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护理患者。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制定合理的干预对策,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提高护理安全性,进而减少护患之间矛盾。

参考文献:[1]王欢.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3):124.

[2]王海英.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272.

[3]张敏.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8):70+72.

[4]王晖,黄润州,王攀峰,等.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期间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187-188.

[5]周在霞,赵娜,李芹,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93-1495.

作者简介:陈燕燕,女,汉族,山东泰安,本科,主管护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