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乡土研学,玩中实践体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根植乡土研学,玩中实践体验

王荔丽

嵊州市剡溪小学 312400

摘 要:研学旅行要做到玩中学,知行合一。研学旅行要求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根植乡土研学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玩中品,触摸地域文化。二是玩中学,传承家风家训。三是玩中行,掌握多种技能。

关键词:研学 乡土   实践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普及型教育活动,重点突出全员参与、集体活动、走出校园、实践体验。可见,“研学旅行”重在实践体验,做到知行合一。

研学旅行要求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从班级经验来看,研学旅行的载体可以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可以是班级的小组活动,或是日常的家庭出游……以上活动都可以渗透研学旅行的内容。根植乡土的研学活动,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玩中品,触摸地域文化。二是玩中学,传承家风家训。三是玩中行,掌握多种技能。

一、玩中品,触摸地域文化。

传统的地方美食适合学生研学,跟着老师傅认材料,学制作,说不定还有好听的传说,边吃边听,品的是一味小吃,听的是一方文化。野性的山水动植物激发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对形色的感知,感受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坐在村中文化大礼堂里听一曲越韵悠长,看一场辣妈大娘的舞蹈,学一项传统匠人的手艺,清心养性,在方言俚语中触摸文脉的跳动,在大叔大伯的热情招呼中触摸到地域文化的根。

二、玩中学,传承家风家训。

研学旅行,还可以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展开,培养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知识层面,研学旅行围绕观察自然、学习技能、赏玩艺术、运用数学知识等好几个方面展开,致力于学生的综合性运用。余秋雨先生说:“路就是书”。在研学旅行中,路与书融合,如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自己预算活动经费,搜集游玩景点的故事讲给同伴听,带着科学课上的知识去观察大自然中的生命……研学旅行让书本中的知识鲜活了,让善良的人物走出了童话,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同时,又打开了社会这本大书,历史、地理、人文、理科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根植乡土乡情,我们可以走进农村文化大礼堂感悟家风家训。最近几年,浙江各个村落都在兴建农村文化大礼堂,它可是个大讲堂。这个大讲堂最突出的就是“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这些有特色的“身边事”、“身边好人”恰恰是孩子们可以学习的榜样。我们也不妨带领孩子们走进各个村子的文化大礼堂,邀请当地的长寿老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成功人士来给孩子们上礼仪课、文明课、思想道德课。真实的生活事例,鲜活的人物故事,相信孩子们会听得激情澎湃,心潮起伏。

同时,各村的农村文化大礼堂还珍藏着各个家族的家训祖训,家风家规等,如徐氏家训——修身养性乃为根基,善良正直为人性之本;周氏家训——勤俭节约,与人为善。孩子们通过交流,汲取这些家训家风中暗含着的“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潜移默化地在心中种下善学、善行、尊老爱幼等文明的种子。

三、玩中行,掌握多种技能。

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光说不练假把式”,行才是关键。只有真正的动手动脑,才是实实在在的研学旅行。嘻嘻哈哈的玩闹中,让孩子们学习技能不会枯燥无味,参与的兴趣更浓厚。

1.安全技能护生命。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必须遵循“教育为本、

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研学旅行中,最令人担忧的孩子们的安全。老师照看不过来咋办?什么样的出行方式更安全?研学旅行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也是保证学生自身安全的第一堂就要上的技能课。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在不断更换,我们的安全技能学习就可以有的放矢。如坐车时教孩子们学习系安全带,调整座位,遇到危险如何使用安全锤和灭火器;在城市里行走的日子学会看交通安全标志;夏日进山里学习防蚊防虫。诸如此类的安全技能,光靠学校埋头苦读、死记硬背是没用的,非得在研学中亲自动手实践,才能入心。

2.小鬼当家学自理。

没有了家长的帮衬,学生在衣食起居上会遇到许多问题。曾经带孩子去实

践基地参加三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技能的缺失让他们手足无措。面对被套、被单,学生却不知道从哪个角落下手,给他们半小时完成床铺的整理,最后还是一团糟糕。然而,研学旅行中,孩子们的饮食起居、物品管理等事情都要由学生自己来面对和处理。所以,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掌握生活自理技能。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们会主动向自理能力强的学生看齐,他们自己不会,就会“偷师学艺”,没有了硬性的规定,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絮絮叨叨,就在同伴的传帮带过程中,不会的孩子也尝试着做,没有压力和负担,做过几次,反而学会了。

3.跟随匠人学手艺。

非遗技艺是孩子们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传统的手工活,考验的是匠人的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小时候,家里每年会请师傅来编竹席,竹篮、竹筐等生活用品,现在确是罕见了,这些传统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的研学旅行既要玩出心意,又要玩出新意,跟着匠人学手艺不失为一个好的载体。如,孩子们的作品做得好,家长们都很珍惜,有的家长愿意花钱留下来。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们举行一次小型拍卖会,当作品被拍卖出去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我们还可以举行爱心义卖,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推销出去,这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还当了一回生意人。这样的研学旅行方式,不仅做到了爱心的传承,还做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们技能,又为非遗的传承找到了新生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J].课程教学研究,2019(03):95.

[2]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地方实践与改进——基于地方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J]. 张晗.教育导刊,2020(11)

[3] 周春梅.整合设计,让研学旅行课程更有深度——以太仓市实验小学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1):28-30.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剡溪小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