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崔颖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青海 西宁 810003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随机抽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疗效理想,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脏病;护理效果;影响

心脏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内科疾病,主以呼吸困难、心悸及胸痛为表现,发病期间患者常伴有心音紊乱、脉搏异常等症状,加之病情绵长且不稳,所以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进程[1]。本文主在探究心理护理在此病上的护理成效,以下是护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病患者,共2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年龄区间50-80岁,平均64.25±5.59岁。两组均符合心脏病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相关协议。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资料相近,可做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体位维护、环境护理、对症施治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患者实际心理情况分析:密切观察患者负面情绪,并依据患者病情、家庭经济状态、自身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导致负面情绪产生的根由,并针对性的予以安抚、宽慰和帮助,抑制不良情绪持续发展。(2)制定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生理、个人及家庭情况,制定全面且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做到因人制宜;护理期间制定个人病历,时刻掌握病人疾病治疗情况;有效督促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及护理能力,要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全面、细心的护理服务。(3)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入院,询问病情或疾病讲解时做到和蔼可亲、自然有礼,工作中也要保证十足的热情与亲近,以降低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抵触感。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询问其生活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增加其对护理人员的好感,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此外,护理期间也要多与患者讲解此病发展的病因、治疗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可多引入既往临床治疗过的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的担忧及紧张心理,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疾病治疗当中。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临床依从性及配合度高,负面情绪显著改善;有效:患者临床依从性及配合度有所提升,负面情绪有所改善;无效:临床依从性及配合较低,负面情绪发生频繁。

1.3.2 以生活质量表为评估基准(OLQ)评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主要内容包括焦虑心理、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和社会活动4项,每组50分,总分值200,分数越高代表治疗成效越差。

1.3.3 依据治疗内容及患者基本资料,制定个性化的满意度评估表,行百分制,其中100分为非常满意,85且<100为满意,60-85为一般,<60为不满意,分数高则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经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护理后显效人数58例,有效人数33例,无效人数9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护理后显效人数36例,有效人数34例,无效人数30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100(%)]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58.00(58/100)

41.00(41/100)

6.00(6/100)

94.00(94/100)

对照组

36.00(36/100)

34.00(34/100)

30.00(30/100)

70.00(70/100)

x2

-

-

-

12.741

P

-

-

-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生活质量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多项生活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n=100()]

组别

   时间

对照组

实验组

t

P

焦虑

心理

疗前

38.18±3.57

38.43±3.21

0.507

0.612

疗后

13.38±2.42

24.60±3.58

25.307

0.000

日常生活能力

疗前

31.38±3.14

32.60±3.65

0.297

0.767

疗后

22.13±1.91

26.13±3.91

8.959

0.000

抑郁

心理

疗前

36.28±2.87

36.37±2.69

0.223

0.823

疗后

12.13±1.91

25.13±1.29

54.975

0.000

社会

情况

疗前

35.13±2.63

35.18±2.91

0.124

0.901

疗后

11.28±1.87

28.37±2.69

50.844

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次满意度比较中,实验组对护理较为满意患者有97例(97.00%),其中非常满意42例(72.00%),满意35例(35.00%),一般满意20例(20.00%);对照组对本次护理较为满意患者有73例(73.00%),其中非常满意33例(33.00%),满意24例(24.00%),一般满意16例(16.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脏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2]。鉴于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所以对治疗医师专业技能的熟练度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素质条件均有着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但再优秀的医师也无法全程关注到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精神状态。因此,需要专业人员采取措施对此病患者心理问题予以护理,以减轻其精神及心理上的负荷,增加其对临床治疗的信心[3]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心理护理后,100例患者中94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对照组100例患者中仅有70例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表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心脏病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临床依从性,保证临床治疗质量。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也可说明对负面情绪的缓和,能够提高本病患者的生活积极性,保证其生活质量的提升,而护理人员热心亲切的护理行为,也能较好的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保证临床护理满意度。可见,心理护理在心脏病的护理上疗效显著,确实具有积极推广和应用的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圣艳,王静,周秀荣.心理干预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4):135-136.

[2]钱润润.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病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4):91-92.

[3]吴秀芬.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