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重塑与路径优化: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道”与“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理念重塑与路径优化: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道”与“术”

胡卓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杭州)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育人的战略工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不仅关涉教学建设,更关涉人才培养质量和精神状态。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独特,“道”与“术”是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重塑和路径优化。“道”乃理念和规律,以大思政观、大实践观、大文化观和大历史观的理念来重塑融入原则,“术”乃方法和路径,通过统筹顶层设计、坚持体系融合,精准内容供给、构建话语体系,整合载体资源、拓展活动空间,增殖价值评价、提升队伍素质就是融入方法,形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可行方案,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营造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美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成思政教育与美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美育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创新性观点,既是经典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命脉,首次进入人们视线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信中提到“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中华美育精神源远流长,且一直具备教化育人的优良传统,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心”、“塑人”、“促行”、“启真”,从当前问题和难点出发,深蕴着“道”与“术”的辩证统一,对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有艺术特色、有文脉传承的特殊视角。

一、“道”以明向,重塑融入理念 

“道”是中国哲学中普遍性、一般性的概念,是理念与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以“大思政、大实践、大文化和大历史”开放视界去接纳新的观念,依据于中华美育的特质,立足于现实教育需要,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重新审视与统筹规划。

大思政观。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沉淀,它以道德精神和礼仪规范为导向来“立德树人”,推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重视中华美育的育人功能,强调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方式,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美立人,焕发大学生立场坚定、人格完善和道德品质的提升的新面貌。

大实践观。美育是具有感性特征的教育形式,中华美育更是强调生活体验与实践意识的培养,获得关于美好生活、审美人生和自我能力发展的基本知识。打通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将学生学习、生活、劳动、交往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比重,用理论小课堂撬动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在“触物动情”的学习中体验,潜移默化地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和强化文化担当,成为具有传统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才。

大文化观。中华美育是个文化范畴,蕴含“崇文尚德”“刚柔并济”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生发“文以载道”“礼乐教化”等中华传统美育的路径,是由人类所创造的与自然界相对的一切产物,将视角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汲取中华美育的养分,借鉴西方美育的精华,运用和构筑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融合形成的文化体系。

大历史观。中华美育,在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时间的延续、空间的延展,更是一种结构的丰富,展现的是一个“规模宏大、全面立体”美育历史,在大视野、大境界、大胸怀和大气魄中长期创造、积淀并共享,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文化发展和“改变世界”的强大动能,实现“畅达而绵永之通”。

二、“术”以立策,优化融入路径

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提升之道,还要有驭制之术,“术”是路径和方法,是战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内容供给-载体整合-评估调试”路径,让中华美育精神真正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让美育发展实质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统筹顶层设计,坚持体系融合。

首先,在管理模式上,加强工作统筹,建立中华美育精神传承和扶持机制,成立文化发展和传承推广研究中心,明确高校党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华美育中的价值导向融入各项规章、制度、政策之中,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决策咨询和评估督导,为中华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工作要求,在大学文化的沃土中传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其次,在课程体系上,丰富必修课程体系,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围绕立德树人总体目标规划不同课程的美育目标,凸显美育的民族性特征,挖掘美术、音乐、舞蹈、戏曲、影视、设计等中华美育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行之有效的中华美育精神育人的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与方法,不断提升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针对性地开设选修性质课程,统筹开发美育课程体系,构建阶梯化的美育课程体系,例如《中华传统佳篇名作赏析》、《中国历代绘画赏析》、《电影中的中华精神释析》等,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再次,在硬件环境上,优化校园文化。在布置校园人文景观方面,可以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历史积淀,筹建各种富含中华美育精神的展览馆、艺术展厅、国学讲堂、雕塑建筑等,融入中华美学精神中的“天人合一”“中和之美”等理念,注重整体环境的和谐之美,【1】展现天真、自然、简淡、飘逸之韵味,与周围教学设施协调一致,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度,为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美学之美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从“四大”理念出发,坚持五育并举,统筹顶层设计,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整体性融入体系。

(二)精准内容供给,构建话语体系。

结合新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程度,坚持供给侧改革理念,坚持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高度统一,深入挖掘中华美育特有的内容构建起独特的“中华美育”教学话语体系。

首先,深入挖掘、有效筛选供给内容,中华美育传承了自先秦老、孔、庄以来的大人文哲学传统,具有突出的人生论精神,主要体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宏阔人生审美视野、真善美相贯通的深沉人生审美情怀、物我有无出入相交融的高逸人生审美境界【2】,是“家国天下”“礼乐教化”“文质彬彬”,集政治与人格、道德与审美于一体的教育;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得意忘象”“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等艺术哲思和艺术气韵;是“虚静玄远”“澄怀味象”的审美情怀,均彰显中华美育别具一格的审美气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

其次,精准认知,结合实际转化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经历与见闻,结合已有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用古代诗词、名人警句、国画书法作品转化出符合价值导向、辅助学生有效了解教材内容的文化资源,突出体现传统文化的高雅的特点,复兴“诗教”“乐教”中的文化资源,提供课件、讲义微课、优秀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等资源,不断打磨生成具有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传达一种超越艺术本体形象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再次,迭代创新,传承经典活化内容。通过开展戏曲武术、诗词鉴赏、诗词吟唱、国画书法、皮影剪纸等课程,改变机械背诵、抽象讲解等抽象方式,采用互动式、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将抽象的传统文化活化为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用诗词歌赋等以流行音乐等方式加以编创、不断推进。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及内心感悟等方式着力提升自身情感,将内在与外在能力予以整合,激发个人创造潜力,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用蕴含中华美育精神的优秀内容启迪人的心智,以大美之作引领审美风尚,以时代之美传播核心价值观,彰显美育成效与提升政治素养并行。

(三)整合载体资源,拓展活动空间。

整合载体资源,增强融入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开启立体、互动、多元的美育文化空间,以更生动形象展现教学内容,有效提高融入过程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课内与课外互通。重视第二课堂教学,开展具有思想性、文艺性、创造性、自主性的积极向上、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美育实践活动,举办经典诗词朗诵活动,体悟中华文明中的“语言之美”,开展“宋服展示”“国潮服饰”活动,感受“服饰之美”,请老艺术家进入课堂,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崇高之美”,变第二课堂“美育活动系统化、被动学习主动化、自主活动规范化”,促使第二课堂中华美育育人价值不断显现。

其次,线下与线上互联。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生于“00 后”是线上“原住民”。一要优化线上传播体系。建设好学校官微,策划“与美同行”等系列板块,宣传展示中华美学;二要提高线上内容质量。尊重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使用惯用的网络话语,采用易接受的呈现形式,创作更能够吸引、感染、震撼学生的、正能量的短视频,增强中华美育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三要提高线上斗争水平,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曲直,养成深度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不断提升信息时代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讲好中国故事

再次,现实与虚拟互补。重视虚拟仿真教学,主动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手段,助推教学途径、教学场域和教学方式创新。比如VR 数字艺术馆和数字博物馆,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知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性。当然,虚拟仿真教学要按照“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相互补充”的原则,更好地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和目标模糊性的遗憾。

(四)增殖价值评价,提升队伍素质           

校园思政工作是一种相对特殊且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效果不同于应试教育,并非立竿见影。通过中华美育融入思政工作,辅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感悟人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网络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能力、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等也是推动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关键。一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养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习惯,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传承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的重要性,坚持用创新理论推进工作,坚持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提炼。

带头理解和践行中华美育精神,对中华美育精神的内容高度认同,具备相当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育能力。三是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建设相应的培训、提升、研讨考核等共同体机制,强化与艺术课教师的合作,打造“思政课+艺术课”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出具有“立美”、“审美”和“创美”能力、全面发展的能够“诗意栖居”的学生。

结语:

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同时进行“道”与“术”的变革,“明道”与“优术”兼修并举,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和实效性提升。高校要引导学生在中华美育精神的滋育中把握时代脉搏,提升精神境界、传承文化根脉,培育健全人格,促使中华美育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进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参考文献:

[1]中华美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芹;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0-10-25

[2]以中华美学精神提升当代批评实践 金雅 -《文艺报》- 2015-04-20

基金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科研项目《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YB202102006)。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胡卓群,女,汉族,(1978- ),杭州临平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