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附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不同人群心理状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疏附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不同人群心理状况调查

薛振香

新疆疏附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   844100

【摘要】20228月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人民原有的平静生活被打破,疫情的严峻形势,给大部分人群带来心里压力,使部分人群引起恐慌、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部分人群在疫情控制期间,甚至出现无所事事,消极应对的心理,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心理均产生很大影响,为了解2022年疏附县疫情防控期间不同人群心理与行为状态,通过对全县10个乡镇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学生、老师、医生、群众)等共计500人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不同人群在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变化。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不同人群心理状况行为状态  公共卫生事件

一、研究背景

2022年8月以来疏附县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这次疫情是自2020年10月以来在我县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学校学生、普通工作人员、普通群众,均感受到由于疫情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随着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部分群众产生心里压力,很容易出现恐慌、抑郁、焦虑、精神不振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消极应对心理。

二、研究目的

为调查了解疏附县疫情防控期间,我县不同人群生产生活状况和健康水平,了解不同人群对于新冠病毒的认知情况及疫情防控期间心理与行为状态,设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不同人群心里状况调查问卷。

三、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设置25道题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的了解,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对待公共防疫措施的看法,对疫情关注情况及关注途径,疫情期间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五方面内容,以此了解不同人群疫情防控期间心理状况。

四、样本与调查情况

样本来源于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疏附县10个乡镇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纸质版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其中男性254份,占50.80%,女性246份,占49.20%。

(一)调查对象年龄段

被调查对象中,18-25岁共计103人,占20.60%,26-30岁共计80人,占17.40%,31-35岁共计57人,占11.40%,36-40岁的共计40人,占8.0%,41-45岁的共计34人,占6.80%,46-50岁的共计40人,占8.0%,51-55岁共计37人占7.40%,56-60岁的共计48人占9.60%,60岁以上共计54人占10.80%。

(二)被调查对象职业

被调查者中,学生共计104人,占20.80%,医护人员共36人,占7.20%,政府工作人员28人,占5.6%,教师共30人,占6.0%,普通群众258人,占51.60%,个体经营者24人占4.8%,待业人员共20人,占4.0%。

(三)调查情况

1、对公共防疫措施的看法

对于政府采取的公共防疫措施,其中282人非常支持,占56.4%,171人比较支持占34.2%,25人不支持占5.0%,12人完全不支持占2.4%,10人填写不知道占2.0%。

2、政府给予弱势群体的帮助方面,对居家人员每人每顿饭提供200克羊肉、一个鸡蛋,对鳏寡孤独人员每月提供面粉、清油、大米一套。

3、防疫期间的心理状态

其中有285人通过手机、电脑和电视看电影占57%,153人在手机、电脑或电视上看电视剧占30.60%,62人在手机、电脑或电视上看娱乐节目占12.40%。

4、群众的表现方面

其中23人感到心跳出汗脸红占4.6%,89人感到精力差、易疲劳占17.8%,107人感到没有食欲或出现腹胀、便秘及腹泻等肠道症状占21.4%,其他无任何反应人群281人,占56.20%。

5、被调查群众各类疾病占比

调查的500人中,有重症(10年以上)45人,占9%,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68人,占13.60%,孕产妇32人,占6.40%,普通群众355人,占71%。

6、对新冠疫情的关注程度方面

一天查看≥1次疫情信息301人,占60.20%,隔天查看一次150人,占30%,一周查看一次43人,占8.60%。共6人不关心占1.20%。

五、结果及讨论

根据调查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群众对于新冠病毒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都有着较为清晰明确的认知。

日常通过电视、媒体获取疫情最新动态的人群占大多数,大部分人一天查看多次疫情相关信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获得疫情信息的途径不同,年轻人获得疫情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除了看电视之外,他们还会从微博、微信公众号、疏附零距离等媒体网站或移动客户端获取信息,而老年人多半通过看电视、报纸、听广播的方式获得疫情相关信息。

大部分群众非常支持政府采取的公共防疫措施,并且相信公共防疫措施能控制疫情发展,认为政府给予弱势群体较为充足的帮助,但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此次疫情产生的静默管理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尤其是居家的老年人及孩子认为疫情造成各个方面不够方便,有存在侥幸心理、不服从管理、私自外出现象等。

在此次疫情期间,大部分居民最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来源,在身体健康方面,除少数部分群众出现睡眠不好,体重变化、精力比以前差情况以外,大部分人一切正常,心理状态方面,大部分居民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一部分居民反复洗手,但仍觉得不够干净,在社会面恢复正常后,仍有一部分群众不敢外出,在人群出现的地方会感到不舒服。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在防疫期间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医疗系统职工和教育系统职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强,这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有关。他们普遍更愿意帮助他人,愿意劝导他人积极对待生活,理性看待疫情,而待业人员普遍比较消极,担心疫情影响他们有关求职就业方面的安排。

在此次疫情期间,大部分居民通过看电影、电视剧观看娱乐节目、听音乐与家人朋友聊天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大部分人能找到适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调节,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心理调节方式也不同,其中年轻人更倾向于看电影、玩游戏方式,老年人多喜欢采用看电视剧,与家人聊天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在不同群体中,医护人员通常采用锻炼身体进行心理调节来缓解工作压力。学生多用唱歌、听音乐进行心理调节。

通过突发的疫情,普通民众会出现非理性的情绪和心理,其中焦虑、多疑、抑郁较为突出,社会各部门应当认识到维护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及时对疫情期间出现心理问题居民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防护措施。居民如果感到恐慌、焦虑、烦躁等情绪时,一定及时寻求心理援助,以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六、建议与对策

1、通过宣传媒体加大疫情防控有关信息的宣传力度,加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公开性、透明性。引导群众正确看待与疫情有关的所有信息,逐渐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心理,正常学习生活,同时不能歧视病人和病愈出院人员。

2、形成依法、科学、积极、果断的管控疫情,进一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民众免疫力,提升民众幸福感,提高生存质量。

3、为民众提供心理干预,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因疫情造成的危害,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保障公众心理健康,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4、医务人员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微信群或视频连线等方式,对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之下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帮助群众调整心理状态。

总之,群众的心理健康关系个人与家庭的幸福快乐,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冠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及国家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十条)措施发布后,作为基层主阵地更应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人文关怀、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水平,以使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物质保障一样达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