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刘伟   ,张丽通讯作者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抽选2020年6月截至2021年8月间来我院开展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300例患者,以红蓝球法作随机小组划分,组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计患者150例,参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心理护理,以临床护理实施相关指标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组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值均有显著差异,且以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略低,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值略高(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眼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此类疾病发急促且病情状况较为严重,对患者的视力损害较大,患者视力会出现明显下降,对患者身心状态均有较大影响[1]。临床及时予以治疗干预的同时,还需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其调整心理状态,保证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2]。基于此,以我院开展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300例患者,分析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抽选2020年6月截至2021年8月间来我院开展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300例患者,以红蓝球法作随机小组划分,组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计患者150例。参照组男:女为90:60,选定年龄为22-73岁,均值计算为(47.5±4.2)岁;研究组男:女为89:61,选定年龄为23-74岁,均值计算为(48.5±4.5)岁。组间患者资料展开分析无明显差异性,可开展对比(P>0.05)。纳排标准:(1)满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诊断标准;(2)均为急性发作;(3)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4)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官损伤者;(5)排除认知存在障碍者。

1.2方法:

参照组:予常规护理,评估患者病情状况,遵医嘱实施护理干预。

研究组:予心理护理,内容:①建立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并为其讲解诊疗环境,消除患者内心的陌生感,并告知患者治疗医师相关信息,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在临床治疗干预中有较高的配合度。②评估心理状态。护理人员与患者开展深入交流,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保证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需求。③实施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认知,使其心理状态较差,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为其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告知其临床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状况,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与此同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恢复的影响,使其自觉调整心理状态,保证治疗开展的有效性。

1.3评价指标

1.3.1心理状态:护理实施前后以焦虑自评表及抑郁自评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各表计有评估项目20个,均以四分制开展评估,总分记为0-80分,其中焦虑评分在50分以上明确其存在焦虑情绪,抑郁评分在53分以上明确其存在抑郁情绪,分值越高就显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

1.3.2生活质量:护理实施前后可选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3]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开展评估,评估条目计有8项,涉及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总评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就显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状况越佳。

1.3.3满意度值:护理实施后选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评估表,从护理实施内容、效果、质量等方面评估患者的满意度状况,以百分制划分评价指标为满意、尚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值计算为(满意+尚满意)/n*100%。

1.4结果统计

此次选用SPSS26.0软件包为数据差异性的判定标准,软件包检验值分别有t与卡方,有关计量资料需以t值展开检验,结果表述为(均数±标准差),有关计数资料需以卡方值展开检验,结果表述为例数(百分比),组间数据展开分析P值<0.05就说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值>0.05就说明组间无明显差异。

2、结果

2.1护理实施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实施前比较组间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较大差别(P>0.05);护理实施后均有多改善,且参照组评分值均略高于研究组(P<0.05),如表1。

表1:比较护理实施前后心理状态评分(IMG_256,分)

组别/时间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n=150)

60.52±4.41

45.41±3.42

62.14±4.33

50.42±3.44

研究组(n=150)

60.63±4.39

36.77±3.23

62.45±4.41

42.13±3.23

T值

0.2165

22.4945

0.6143

21.5166

P值

0.4144

0.0000

0.2697

0.0000

2.2护理实施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实施前比较组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较大差别(P>0.05);护理实施后均有多改善,且参照组评分值均略低于研究组(P<0.05),如表2。

表2:比较护理实施前生活质量评分(IMG_256,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150

75.26±4.11

81.69±4.26

研究组

150

74.95±4.16

89.95±4.63

T值

--

0.6492

16.0792

P值

--

0.2583

0.0000

2.3护理实施满意度值对比

组间患者护理实施满意度值存在较大差别,且以参照组略低于研究组(P<0.05),如表3。

表3:比较护理实施满意度值[n(%)]

组别

n

满意

尚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参照组

150

80

61

9

141(94.00)

研究组

150

100

48

2

148(98.67)

--

--

--

--

4.6241

P

--

--

--

--

0.0315

3、讨论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因为眼内前房角的突然狭窄或者是关闭,使其房水排除出现障碍,导致房水的涨满,从而引发眼压的急剧升高且伴随有关眼部症状以及眼前段组织的病理改变[4]。此类疾病作为致盲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早期发现并予以治疗干预,可避免患者病情状况的恶性发展,减轻对视力产生的不可逆损害。此类疾病发生群体多为中老年,可双眼前后发病也可同时发病,由于眼部较为特殊,在临床治疗开展中患者缺乏相关知识了解,使其心理压力较大,致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所增加,从而导致相关应激反应,对患者预后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作为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可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有效的交流来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对治疗环境出现的陌生感,并结合其心理变化状况实施健康宣教,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其可自觉调整心理状态,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确保治疗开展的整体效果[5]。此次研究开展显示:与参照组患者展开对比,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实施好后心理状态评分均偏低,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值均偏高(P<0.05),证明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认知,调整其身心状态,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开展,有效控制其眼部压力状况,控制病情的发展。

总之,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较好,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平,赵书平,田新.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389-390.

[2]王蕾.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4):372-373.

[3]张红桃.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157-158.

[4]赵艳.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8):232-234.

[5]王丽艳.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