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外交与中国对美政策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4

中美经济外交与中国对美政策选择

郭博文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因素在两国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美经济外交作为中美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其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从克林顿政府时期至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经济外交的发展历程来看,中美两国对经济外交的调整会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中美经济关系乃至总体中美关系。随着拜登新政府上台,中美两国经济外交必然面临新调整,中美两国经济外交的政策选择会对中美关系未来趋势产生影响。对中国而言,增进对美经济合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以我为主的经济外交,可能推动中美关系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经济外交;中美经济外交;中美关系;中国对美政策

一、引言

当前,国际社会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社会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在累积发展,使得未来一个时期内国际秩序演变的不确定性增大,国际关系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有所上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经济外交是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在政治上或在军事上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等)而进行的经济外交活动,即以经济为手段,为国家谋求对外关系上的利益[2]。经济外交涵盖各国外交活动的主要方面,推行经济外交成为国家间外交的主要组成部分。美中两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双边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所以中美两国加强经济外交可以以密切的经贸关系来构筑中美整体关系的坚实基础,中美经济外交的选择会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不同总统在任时期的中美经济外交,探索中美经济互动的规律,总结和吸取中美经济外交的经验和教训,为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对美经济外交的战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以此促进中美经济关系协调发展。

二、中美经济外交发展历程与中美关系

中美经济外交是中美关系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不同阶段的中美经济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进程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下面对中美经济外交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中美关系进行梳理:

(一)克林顿政府时期(1993-2001)

1中美经济外交(1993-2001)

克林顿入主白宫,给对华经济外交及中美关系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对华奉行遏制加接触的政策,将贸易和人权挂钩。一方面重视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中美关系,另一方面在外交中将中美经济政治化,发展中美经济关系的同时附加政治条件,使对华经济外交经历由对华经济制裁为主到对华经济合作为主的转变。

中国面对美国的经济制裁,坚决反对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的附加条件,反对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经过中方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这一时期,中国在在同美国的谈判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让步,最后中美就中国加入 WTO 达成双边协议,2001 年正式加入WTO。中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外交成效显著。

2中美经济外交比较分析与中美关系(1993-2001)

克林顿政府将贸易与人权挂钩严重干扰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这使得美国对华的经济外交僵化,也严重阻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在中国抵制美方经济制裁下,贸易与人权问题脱钩,使双边经贸关系在整个中美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中美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有助于消除中美经贸关系中的许多障碍,进一步加强中美经贸关系,从而推动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

(二)小布什政府时期(2001-2008)

1中美经济外交(2001-2008)

小布什入主白宫后,经济增长放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于是促进美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成为小布什政府的重点任务。小布什政府摈弃将中国视作“战略竞争者”,而是用“预防性遏制+接触”的战略予以调整。在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表示美国将寻求与中国的“建设性关系”[3]。对华经济外交主张将政治与经济区别对待,对华经济合作的同时,寻求避免让两国经济关系影响政治关系的波动,以便在政治上对中国保持高压而同时获取经济交往利益。

这一时期,中国积极推进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主观上并不追求长期贸易顺差政策,并采取积极措施,与美方合作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针对美国对华经贸的制裁,中国经济外交的目标旨在:促进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缓解和减少贸易摩擦,呼吁美方放宽对华技术出口;推进全面互利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为中国发展争取战略机遇期。

2中美经济外交与中美关系(2001-2008)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使中美经济关系迈出了程序化的一步——中美之间从此之后有了对经济争端进行协商的正式途径。虽然美国对华增加关税贸易壁垒,这一经济外交举措对中国经济打击沉重。但总体来说,通过不断增加的双边贸易数额,中美双方仍成为了彼此的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中美关系已经超越双边关系而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三)奥巴马政府时期(2008-2017)

1中美经济外交(2008-2017)

奥巴马上任后意识到必须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才能摆脱现有的经济困境。奥巴马政府延续小布什政府对华经济态度,表示愿意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并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双边合作具有全球意义。同时希望中国与美国一道应对全球挑战,多承担国际责任,在全球经济次生问题上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在寻求与中国进一步合作的同时,对华进行经济遏制,在一些攸关中美核心经济竞争力比拼、两国经济实力与影响力比拼的关键领域与中国展开强力竞争、甚至主动布局,以求限制中国发展[4]。所以对中国采取的是“既接触,又遏制”的政策。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强调加强与美国宏观经济协调,积极推动建立全面合作的中美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善。同时该阶段对美经济外交的目标,主要是敦促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要求美方放宽对华出口限制,给予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公平环境等。

2中美经济外交和中美关系(2008-2017)

这一时期,中美经济增长差异显著,在中美经济外交中,美方对中方的经济需求增加,双边经济外交既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主的双边渠道进行,也通过G20和APEC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内进行,使中美经济外交日益具有全球性,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美国必须更多与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中国沟通和合作。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一种包容性的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已经起步。

(四)特朗普政府时期(2017-2021)

1中美经济外交(2017-2021)

特朗普2017年上任后,频频的“退群”给国际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优先”为核心原则,主张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浪潮逐渐愈演愈烈。美国对华输美科技设备和对美科技投资更加警惕和抵制。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企图遏制中国在创新高科技产业上的发展,打乱中国科技创新的步伐,以保证自己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中一直处于统领地位。

2019年2月15日,习近平在会见来华磋商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时任财政部部长姆努钦时指出:“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双方经贸分歧和摩擦问题,我们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5]中国始终强调中美管控分歧,加强合作是中美关系正确的前进方向,但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为应对美国不顾国际经济运行准则,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中国从2019年6月起开始对美国部分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

2中美经济外交与中美关系(2017-2021)

中美之间的经济外交与中美两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的变化,尤其是中美贸易战,让中美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两国关系进入到以战略博弈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6]

三、当前中美经济外交局势与中美关系趋势

(一)拜登政府时期中美经济外交局势

1中美战略竞争格局形成

中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缩窄,但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我们必须承认中美关系已经迈向了新时期。其次,竞争、冲突或将成为这一新时期的主要特点,战略竞争已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主基调和突出特征[7]。因此,“中美进入战略竞争时期”成为当前分析中美关系、两国对外政策的不可忽视的背景。

2拜登时期中美经济外交

在对华经济外交政策方面,拜登对华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和对华施压的强硬目标没有改变,将以公平贸易和联盟施压为基本方向审慎处理对华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重返国际组织,加强联合盟友合围施压中国,经贸议题上与盟友形成对中国统一立场,迫使中国改变“贸易滥用”等所谓不公平竞争行为;[8]此外,将积极推进贸易执法,打击中方国有企业、补贴、产能过剩、网络间谍等行为,不排除将公平贸易作为新一轮对华贸易谈判的优先议题。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新发展格局的讲话,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要求我们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狠下功夫,切实把国内国外两个经济循环体系建立完善。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但需要调整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战略,也会影响到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对中国的经济外交造成影响,美国对华既有着巨大的存量经济利益、又有着基于中国发展潜力基础上的巨大盈利的乐观预期,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尤其会影响中国对美经济外交工作,因此中国在经济外交领域的战略与策略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二)中美关系未来趋势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经济关系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利害攸关的经济共生关系,伴随着中美战略竞争格局的形成、拜登新政府对华政策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中美有望走向务实对话,理性管控经贸摩擦,实现中美关系稳局。

四、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的政策选择

中国正处在“两个百年”交汇的特殊阶段,新冠疫情延宕反复和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为中国经济外交带来诸多挑战。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加大对华战略竞争力度,重新回归多边主义,并在技术、价值观、基建等领域全面构建排华联盟,由此掀起新一轮国际制度竞争热潮,[9]这会对中美经济关系和全球经济治理带来重大影响。在对中美关系未来趋势进行展望的同时,也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对美的战略和政策变化的必要性,中国应根据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济外交政策。

(一)从战略高度与美国进行经济外交博弈,增进对美经济合作

中国应同美国积极主动地进行战略沟通,继续推动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和完善中美两国的战略合作机制。

从战略上加强对美经济合作,在更加“对等”“互惠”原则基础上开展合作,依托中美首脑外交、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G20 等双边、多边机制,着力推进互利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经济关系构建,推动中美经济关系再平衡,加强双方政策协调,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向而行。

加强双方在应对全球性经济议题、国际经济治理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有效牵制美对华经济外交的消极面,又能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政策,在兼顾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更有效利用美方资源与市场,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进而不断做大中美经济利益蛋糕,增大中美经济关系在中美关系全局中的“压舱石”、“稳定剂”作用,抵消乃至压倒中美政治安全关系难有实质性改善的负面影响,促进中美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和中美战略关系的稳定发展

(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在开放中抓住机遇

面对美国持续施压的最好应对方式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虽然拜登政府声称加强联合盟友合围施压中国,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作用是有限的,从RCEP的成功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的完成等能看出,东盟、欧洲国家,跨国企业亦或是国际投资者都不会放弃巨大的中国市场。   

因此,面对美国的经济遏制,中国要持续推进国际营商环境优化,放宽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三)改变被动反应型经济外交,加强以我为主的经济外交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和核心[10],所以在中美经济外交中,中国需要立足自身进行持续的现代化改革,加强自身经济能力发展,获取应对美国经济外交政策变化的战略主动权。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的方向应更加主动,加强以我为主的经济外交,以国内循环为主,背靠中国国内大市场,改变被动反应型的经济外交,积极加强对美积极主动型经济外交,不断提出新思路、新平台和新办法。经济外交是拜登政府国际战略的重要新内容,面对拜登政府经济外交战略的全面打压与围堵,中国需要充分发挥在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集群等方面业已形成的巨大优势,通过积极构建最广泛的经济伙伴关系网络,来化解美国施加的遏制战略压力,[11]抢占中美经济外交的制高点。

五、结语

从中美经济外交的发展历程来看,中美两国对经济外交的调整会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中美经济关系乃至总体中美关系。随着拜登新政府上台,中美战略竞争格局形成,美国在未改变对华施压总体态势的基础上,调整对华经济外交政策中美两国经济外交的政策选择会对中美关系未来趋势产生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和中美关系转型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重视对美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增进对美经济合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以我为主的经济外交,使中美经贸关系作为支撑中美关系大厦的战略支点更加稳固,通过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推动中美关系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周方银.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2017(09):12-15.

[2]周永生.经济外交[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2-18.

[3]George W.Bush.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Of Americal(R),2002.

[4]张继业.奥巴马政府经济外交评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4(02):14-20.

[5]门洪华.关于中美战略竞争时代的若干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20-30.

[6]王鸿刚.新阶段的中美战略博弈与中国对美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2019(03):7-19.

[7]陈佳.拜登时代的中美关系:趋势与应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05):54-58.

[8]李巍,宋亦明.疫情阴影下的危机应对:2020年中国经济外交形势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21(03):3-35.

[9]罗仪馥,赵岚.全球秩序重组与国际制度竞争的回归——2021年中国经济外交形势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22,(02):3-21.

[10]陈伟光,蔡伟宏.大国经济外交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基于中美经济外交战略及其互动分析[J].当代亚太,2019(02):67-94.

[11]李巍.拜登政府的经济外交战略及其前景[J].当代世界,2022(1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