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

余金得

身份证号码:35052419780424711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需要从最基础的材料入手,主要材料是水泥的应用,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对水泥的检测,在最基础的环节实现对建筑质量的维护。但是,我国目前的水泥检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综合分析,进而提出质量检测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测试;大意

引言

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使得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主要是依靠水泥混凝土建筑的优点,耐磨、抗压、耐热能力强,可以使这些材料更好的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水泥作为建筑水泥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保证建筑整体质量,有必要在检测过程中加强对水泥质量的检测,这也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建筑工程中水泥检测的重要性

在建设项目检验中,检验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水泥检验的重要性,切实把握检验中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出现偏差或误解。而且近年来,在注重建筑建筑整体质量的基础上,水泥作为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越来越受到行业和相关人员的重视。水泥的质量不仅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规划和后期工作,而且是整个工程的基石。但是,当前我国水泥检测工作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水泥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水泥检测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或阶段的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导致结论的偏差,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可见水泥检测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作为检测主体的相关人员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在专业素养的支撑下保证检测的各个环节合理有效,在持证上岗的基础上保证其在检测过程中的专业性,避免人为因素对水泥检测结果的影响。

2建筑工程水泥检测的基本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2.1基本流程

2.1.1取样

首先要选取水泥含量在90%以上的样品,在直径22cm的容器中充分完成搅拌工作,使样品处于均匀状态。

2.1.2负压筛

在确保负压屏放置正确,盖子盖好的基础上,打开电源,保持负压水平在4000 Pa ~ 6000 Pa之间。然后将水泥样品放入中间,在仪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启动再压缩筛分析仪。如果2分钟后需要添加样品,需要收集附着在筛网上的样品,然后称重。

2.1.3重新测试样品

在负压筛分析仪中擦拭第一次操作后留在搅拌体和搅拌叶片中的样品,然后进行取样,并确保样品搅拌均匀。

2.1.4抹平操作

将搅拌好的样品倒入试模中,并有效排除它们之间的空气,然后进行平滑操作。

2.2存在的问题

在水泥检测过程中,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新规范,但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没有配备相应完善的设备和合理的测试环境。比如有的企业凝结室、水泥养护箱的温度与国家规定要求的不一样、不一样,而有的企业在水泥检测上抱着一种将就的态度,简单落后。更不要说环境设施的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水泥检测结果,很大程度上为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埋下了质量隐患。在水泥检测过程中,温度计和衡器天平都有明确的精度标准,但在基础应用中,很多企业使用的仪器精度不仅达不到国家要求和规范,而且相当低,检测过程中水灰和石灰砂的比例很难准确匹配。此外,检测环节的温度要求不被企业重视,对水泥的纯度和规模进行简单粗略的检测,而直接忽略了模具检测的重要性要求。其中有些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测量精度。

3水泥检测的流程

在检测建筑原材料的相关标准中,水泥检测分为四个步骤。首先取质量含量不低于90%的水泥样品,准备一个直径为22 cm的容器,将水泥样品放入其中搅拌,使水泥样品呈现均匀的状态。其次,在筛座上放一个负压筛,盖上,接通电源,控制电压在4000-6000 Pa之间,将待测水泥样品放入负压筛中,然后启动筛析仪,仪器将在完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两分钟。如果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添加新的样品,将水泥样品贴在网盖上,重新盖上,轻敲使水泥样品落入仪器中,然后进行剩余的水泥样品。第三,用湿布擦拭搅拌罐和叶片,然后加入水泥样品进行搅拌。值得注意的是,加入的水泥样品需要控制在5~10秒之内,搅拌时间在两分钟左右。最后,将测试好的水泥浆倒入测试模具中,排除其中的空气并抹平。水泥检测通常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现在相关企业虽然对这个标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并没有引起重视。在测试水泥样品时,实验条件和环境没有得到完善和优化。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整改。

4提高建筑工程水泥检测准确性的3个关键点

4.1设备

取样环节需要在水泥采购后及时进行,并预留一部分以满足后续检测中的样品需求。测试时,测试设备是主要的运行工具,也是影响最终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选择设备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实时的现场校准和测试,以确保其准确性和质量,还需要有效地测试设备的抗夹力和抗压能力。此外,在对样品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在水泥样品与水成分混合后在凝结室内进行温度测量,并详细记录具体现象。

4.2检测方法

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高科技的方法,比如这个检测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样品要求高,购买价格相对昂贵,这就要求在购买过程中要明确经销商的购买渠道和经营条件,并对样品的质量进行仔细检测,确保购买渠道的正规性和样品的整体质量。用筛析仪检测水泥细度时,孔径为45m和80m的孔均适用。筛析后,需要测定剩余样品的质量,水泥的最终细度应以百分数表示。筛析仪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清洗,防止测试筛堵塞,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水泥的粘度时,重点是比用水量。需要按比例定量加水和水泥样品,样品放入试模后,通过充分的捣固工作,使样品中的含气量降到最大。此外,在测试之前,有必要仔细清洁搅拌叶片和搅拌锅。测试时,添加的样品应确保搬运的轻便性,以防止水泥在设备中溅出。在检测锥模下沉深度时,需要将整体时间有效控制在90 s以内,在检测水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加水和加样,以获得最适合检测的比例,为实际施工中的含量要求提供合理的参考。

4.3检测过程

在测试水泥凝结时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水泥粘度的不同标准,灵活改变水的添加比例,然后制成符合标准要求的洁净浆料,刮平后在养护箱中进行养护工作。正式进行测试时,第一次应在固化完成后30min,水泥初凝现象为测试针在底板中下沉达到4 mm时,之后需再次固化。当下沉量在0.5mm以内时,将达到终凝状态,同时所需时间为水泥计量中的终凝时间。在测定过程中,需要用手握住金属棒,以保证金属棒自由下落过程中检定指针的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当水泥即将进入初凝状态时,检测时间应有效控制在5分钟左右的间隔内,当即将接近初凝状态时,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但不得有时间限制,必须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测量操作。测量结束后,需要进行有效的清洁工作,保证整体环境、设备和各个环节的清洁。

4.4刮削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控制好横锯的力度和方向,保证移动过程的轻巧,保证橡胶砂能够一次性有效去除,同时还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动,水泥的检测日趋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还要根据基本的实际要求,通过相应的措施对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才能从检测结果中真实地反映水泥作为基础材料的质量水平,从而有效地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齐鹏.探讨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50.

[2]王海萍.建筑工程水泥检测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5(12):184.

[3] 李志勇.探析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的检测[J].门窗,2014(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