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研究

龚悦

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城郊煤矿企管科  河南省永城市 476600

摘要:

招标合同中的履约保证制度是保证招标项目顺利进行和保护投标人权益的重要制度。然而,当前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履约保证金额不合理、履约保证索赔过程繁琐以及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履约保证制度中的不平等等。为此,本文对招标合同中的履约保证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旨在促进招标合同中的履约保证制度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关键词:招标合同、履约保证、制度、索赔流程、规范、公平、合理

1、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以进一步规范和合理化该制度。具体而言,本文将从分析履约保证的基本规定、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目的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因此,本文将提出完善履约保证制度的相关建议,以便更好地保障招标人和投标人的权益,提高招标合同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2、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

在现实中,不同招标单位或行业往往制定各自的履约保证制度,这导致了不同制度之间的差异性和不一致性,同时,这也给招标人和投标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1]。

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不同的招标单位可能会要求不同的履约保证类型和金额,这就导致了履约保证的规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某些招标单位可能要求投标人提供保函,而另一些招标单位可能要求投标人提供现金保证金,甚至有些招标单位会采用自己独特的履约保证方式,如提供非标准的保证金证明文件等,这些不同的要求和方式会给投标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和不便。

2.2 履约保证金额不合理

在实际操作中,招标人和投标人往往存在着履约保证金额的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这可能会对招标合同的履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际情况中,履约保证金额的不合理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风险较低的招标项目,招标人可能会对履约保证的金额设置过高,这会使得投标人需要提供更多的质保金或担保费用。

一些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招标项目,如果履约保证金额设置过低,就无法有效地保障招标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投标人无法按时履约,那么招标人就有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损失和风险。

履约保证金额不合理可能会对招标合同的履约产生影响。如果履约保证金额过高,会使得投标人的参与成本增加,招标人可能会失去一些有潜力的投标者。如果履约保证金额过低,可能会降低招标人的利益保障,使得合同的执行受到影响。

2.3 履约保证索赔过程繁琐

当投标人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招标人有权要求履约保证金的支付,但是索赔过程可能比较繁琐,导致索赔难度大,时间长,增加了合同履约的成本和风险。

履约保证索赔需要招标人提供一定的证据和资料,如投标文件、合同、发票等,要求较高的证明力和鉴定能力。如果招标人提供的证据不充分或不符合要求,那么履约保证索赔可能会受到法律或仲裁机构的驳回或抗辩,从而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2]

履约保证索赔过程中,需要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进行协商、谈判和仲裁等多个环节,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合理的赔偿,招标人就可能会陷入经济困境,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履约保证索赔过程可能会受到法律和法规的限制和规范。比如,一些行业和领域的履约保证索赔需要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需要进行公证、鉴定等环节,增加了索赔的难度和成本。

2.4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履约保证制度中的不平等

在招标合同中,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履约保证制度中的权益往往存在不平等。具体来说,招标人作为招标项目的主体,掌握着工程建设的资金和资源,对于履约保证金的规定具有很大的话语权,而投标人则只能在招标人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投标,缴纳履约保证金,无法主动参与制定相关规定,这可能导致投标人在履约保证金方面面临不公平待遇。

在现实中,由于招标人具有制定招标文件的权力,他们往往会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对履约保证金的规定来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而投标人则无法对这些规定进行有效的反驳和修正。例如,在中国某市政府的招标项目中,招标人要求投标人提供10%的履约保证金,而且如果投标人在施工过程中违反规定,将会被罚款,同时还需要继续缴纳履约保证金,这样的规定使得投标人在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同时,还需要承担额外的风险和压力。

3、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的完善建议

3.1 规范履约保证制度,完善制度规范

为了解决招标合同中履约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这一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和改进。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些许建议,建议如下:

建立统一的履约保证制度标准。制定招标履约保证金的规定应该遵循一定的统一标准,明确履约保证金的性质、种类、金额、缴纳方式和退还机制等,以保证规则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降低不必要的争议。

明确履约保证金金额的计算方法。在确定履约保证金金额时,应根据招标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履约保证金金额的主要依据。同时,应该合理考虑投标人的财务状况和承担能力,避免过高的履约保证金对投标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明确履约保证索赔流程。在招标合同中应当明确履约保证索赔的流程和要求,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以便投标人和招标人了解索赔的基本条件和流程。同时,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履约保证索赔过程的滥用或滞后。

建立投诉机制。为了加强对履约保证制度的监督,应该建立投诉机制,鼓励投标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积极监督和反映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招标环境。

3.2 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额

对于如何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合同履行的风险程度:根据合同的性质、金额大小、履行期限等因素,确定合适的保证金比例和金额。通常建议保证金比例在2%至5%之间。[3]

(2)投标人资信状况:根据投标人的信用状况、经营能力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估并确定保证金金额。

(3)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保证金金额。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以采用以下方案制定保证金取费逻辑:

(4)保证金金额的确定:根据投标人的信用状况、经营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估投标人的风险程度,合理确定保证金金额。同时,结合合同的金额大小、履行期限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5)保证金的释放:在履约保证金到期日之前,如无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应当及时将保证金返还给投标人。若因投标人的原因而引起招标人或其他合同方损失的,可以在保证金中扣除相应金额。

3.3 简化履约保证索赔流程

了简化履约保证索赔流程,可以采取多种建议。首先,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索赔的程序和期限,将索赔流程简化到最少的环节,提高索赔效率。其次,可以在相关部门或者招标代理机构设立索赔窗口,专门处理履约保证金的索赔事宜,投标人可以直接到索赔窗口进行索赔,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第三,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便捷的方式提供索赔服务,比如提供在线索赔的平台或者提供电话索赔服务等。最后,招标人应积极与投标人沟通,协调履约保证金的索赔事宜,加强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疑惑和纠纷,减少索赔流程中的不必要的阻碍。

3.4 平衡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履约保证制度中的权益

针对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履约保证制度中的权益不平等问题,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平衡: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履约保证金的数额、期限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保证其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失。

强化招标人和投标人的交流,让投标人能够及时了解招标人的履约情况,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拓展招标人和投标人的救济途径,建立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让双方在履约保证索赔过程中有充分的保障和权利。

结束语:

招标合同中的履约保证制度是保障招标项目顺利进行和保护投标人权益的重要制度。本文对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为招标合同中的履约保证制度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翠红. 履约保证制度的研究与完善[J]. 商业时代, 2017(20):181-181.

[2] 王彩霞. 论履约保证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 道路交通管理与安全, 2018(9):95-95.

[3] 胡玉蕾. 关于招标合同履约保证制度完善的思考[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1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