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现性任务”在大单元大任务教学设计中的尝试——读《设计与运用表现性任务》有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关于“表现性任务”在大单元大任务教学设计中的尝试——读《设计与运用表现性任务》有思

杨琳

重庆树人凤天小学

这本书为我带来一个新的名词“表现性任务”。首先明确它的定义:表现性任务是现实世界的产品或表现。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其学习的(形成性)或通过激励情境习得的(总结性)概念和技能。这个定义明确指出,表现性任务可用作学习经验,并在形成学习经验的过程中提供形成性反馈;或者可作为学生在学习了精心设计的概念和技能之后的总结性评价。表现性任务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激励情境,在激励情境和真实世界的产品或表现之间,学习变得和学生息息相关。

因为这本书理论性较强,读起来总需要翻来覆去的看,翻来覆去的想,于是便也翻开新课标,结合着大单元大任务教学设计要求,进行深入思考,希望能从中获得点滴启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重要概念。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组织与呈现形式,分三个层面设置,共六个,“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新课标中的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宏观层面看,各任务群的目标“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从中观层面看,每个任务群有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从微观层面看,每个任务群分学段设置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置分层次、有梯度,给语文教学以明确而具体的指向。

新课标明确,“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促使师生集中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深度学习、研究性学习,把一个问题学透、学好,集中发展好某一方面的语文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学习任务群在相关学段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主题,设计学习任务。

设计学习任务,除了要有主题,还要“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教师要学会将语文知识学习转化为有逻辑关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将学习置于一定的情境中,不仅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实用性。

综上,我发现,如果将大单元的大任务设定为表现性任务,其下位的分解任务及学习过程设计也可以参考SOLO分类法,它们都是向着新课标要求的核心概念而去的,殊途同归,融合同功。

以五下五单元习作策略单元为例,我是这样思考的: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主要通过感知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探究人物形象如何被凸显出来的,从而学习具体描写方法去进行写人的习作尝试。教学时,把具体表现人物特点作为任务,其表现性任务就是参与人物习作大赛,由此架构出单元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感知理解:他们是怎样的人。通过已有知识储备,学生能很快借助文中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去体会主要人物的特点。

任务二:分析探究:人物形象这样凸显出来。要写人,就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形象。那么这画面感是如何描写出来的呢,这里就要带领学生去分析人物描写方法的具体作用。

任务三:表达运用:运用描写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特点。借助前两个任务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习作思维图,并积极尝试习作,在交流和互评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表达,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三个任务展现了从单元整体到具体篇章,从单篇教学到课文重组,从感知到研读到运用的过程,体现了思维从低阶到高阶发展和读写互促的逻辑,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同时,围绕任务情境,需要对标设计更为下位的学习活动来达成任务目标。于是,在每个任务下位,又设计了学习活动,保证学习目标的落实。


如图:

转化为SOLO学习意图和成功标准,如下图:

子技能和技能

赋能知识(信息、事实)和概念

认知

人物描写方法(正面、侧面)

确定

人物特点

确定

典型事例、典型表现

推断

辨析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讲述

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形成习作)

理解:“这些对学习很重要,因为……

  1. 多维认识人物特点,有效取舍。
  2. 人物的特点在典型事例中得以凸显。
  3. 恰当的描写方法能让表达更加具体,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SOLO层次

单结构:一个观点

多结构:许多观点;事实和观点之间没有联系

理解关系:事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联系

扩展抽象:归纳学习并应用于不同的环境

学生友好型学习意图:“我们正在学习……“

将观察发现的人物特点用具体的描写方法表现出来,积极将已有知识和语言经验进行转化,形成自己的文字。

SOLO动词

定义/描述

分析

创造

成功标准:“当我们能够……时,我们就成功了。”

我能清晰认知人物描写方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我能从人物描写关键语句中辨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并理解人物形象特点。

2.我能恰当的选择人物描写方法为凸显人物形象服务。

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来写一个人,凸显人物的特点。

学习情境:“学生将参与其学习,通过……”

人物习作大赛

当然,书中还具体讲解了进行表现性任务设计与运用中的注意事项,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咀嚼,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正如W.B.叶芝所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想,教师首先要是一团火,要有学习接纳、融合统整、实践反思的热情,才能在不断的教育变革中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