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

冉从俊1,罗熠2,罗乐3

1 江口小学;  2火炉中学; 3火炉中学

中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已经成为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随着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逐渐成为了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活动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家校合作,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德育;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教育事业愈加重视,教育部门对于学校、教师的要求也在愈加严格,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者,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应当将德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进步作为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育当中,不但能够让学生对先进思想、精神、理论进行学习,还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品质精神等,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利用视频资源,增强情感感染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往往是以“讲授法”为主,学生在对理论性、抽象性知识进行接收的过程中,难免会难以从教师的讲授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对德育知识学习的兴趣,学校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的语言讲授相比,利用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开展学校德育教学,不但能够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造成一定冲击,还能够调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资源时,加深对德育内容的情感感染与感悟,进而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更加了解[1]

例如,教师在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主题开展德育教学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前对相关视频进行搜索与收集,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的播放,将我国社会污染问题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森林砍伐等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内心真实情感,进而在其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但能够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还能够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进而达到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二)利用微课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常常以理论性教育为主,其内容相对较为宽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现实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并以微视频资源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生活教学的融合,还能够以视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德育教学活动当中,接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3]

例如,教师在拍摄微视频时,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作为微视频拍摄的主要内容,并以配音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观看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时,能够将其与教师讲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考与接纳,并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

二、丰富活动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组织辩论活动,加强学生认识与思考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下,教师想要更好的开展学校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准备辩论题目的过程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在此过程中对其思想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并使其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行为也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将“法治”作为主题开展辩论活动,并明确辩论题目“为坏人辩护的律师是坏人吗?”。在辩论活动开始前一天,德育教师可以将辩论活动的题目发放给学生,并让学生自行选择正反方,正方为“为坏人辩护的律师是坏人”,反方为“为坏人辩护的律师不是坏人”,并在课余时间搜集辩论观点的论据,并整理自己的发言稿。学生在对辩论活动进行准备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对“法治”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收集和思考,还能够将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在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观念进行认识与思考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进行培养与锻炼

[4]

(二)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理解与掌握

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土教学资源进行融合,以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将“爱国”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带领学生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让学生从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出发,对本区域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此对本区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家乡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自豪感与自信感。

三、加强家校合作,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地,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学校教育。因此,教师想要提升德育效果,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加强家校合作是其重要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渗透,实现家校共育。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学生及其家长在互动中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够共同接受德育教育,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家长的思想与道德水平,便于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够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在亲子活动中接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为了落实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之外,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育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当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活动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家校合作,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育当中,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还能够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使学生能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李晓晴. 思政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1):46-48.

[2] 郭子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24(2):125-128.

[3] 周国宝. 以公民美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3):117-119.

[4] 龙燕萍,于战明. 基于仪式教育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8):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