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高计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基于“双高计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郭,燕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摘要:“双高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成为“双高计划”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双师型”教师标准制定、发展平台建设、培养体系建设、教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式,从而不断加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双师;高职;双高;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众多有关职业教育的重磅指导性文件,引领着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集中力量开启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双高计划”,要以专兼结合、质量保证、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标准打造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人力、智力保障1】。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主张深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2】。2021年4月12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而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培养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重要保障.3】面对高职教育的重大发展机遇,“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即如何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教学水平高超、实践技艺精湛的高素质创新型“四有”好老师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1 “双师型”队伍建设是“双高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责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5】。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要“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6】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时代需求也在发生不断变化,高职院校要实现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满足新时代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技能要求。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工作岗位需求综合化的特征也日益凸显,这也使得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职业岗位联系得更密切,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迫切需要与各行业、企业进行高效衔接。高职教育要贯彻“双高计划”,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就需要有一支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强化技能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担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肩负着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使命。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1.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教学改革的落地者,其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而在高职院校建设一支同为“教学型”和“技能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与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相差甚远。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应大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将工匠精神融入“双师型”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切实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以身立教的示范作用,从思想道德、学识能力、精神境界等方面不断内化提升,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职业观念,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言传身教,使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2 高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和践行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双高计划”建设的背景下,高职教育重中之重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个高职院校也都在采用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从而加大“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整体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双师型”教师队伍标准、建设目标、要求不够明确。国家尚未明确具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细则,这也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内涵不清晰、指标模糊等因素,使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要求不明确,投入不足,资格认证、考核、评价等制度不完善,“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界定与提升培养工作无法统一。

(2)“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往往擅长专业理论知识而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个别教师后期进行的企业实践锻炼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真正掌握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同时企业兼职教师虽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和岗位实践经验, 但相对数量较少且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不足,由于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的不同,企业兼职教师上课时间大多是周末或者晚上,流动性强,作为教育主体的主人翁意识不足。“双高”计划中需要更多的工匠大师、技术能手,但目前高职院校中有影响力的工匠大师、技术能手和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比例还比较小。 

(3)“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有效的培养培训、激励机制。很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校企合作方式单一、培训形式跟不上信息化新形势发展,校内专任教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研讨会、讲座论坛、短期企业培训等形式,缺乏具体的岗位实践经验,难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企业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同时在教师绩效工资水平方面,“双师型”和非“双师型”教师并无明显差别,在职称晋升、人才项目评选、进修培训中,“双师型”教师并未享有显著优先待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重科研和理论教学,轻实践技术,教师参与“双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加强。

3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3.1 “双师型”教师标准制定

依据学校自己的资金情况、文化积累、教师队伍等实际条件,合理地制定与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如可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将参加技能竞赛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取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企业任职经历等均可以补充列入认定条件等。同时,应该对职业标准进行分析,包括“双师型”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分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从而系统性地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建立起覆盖专业课、公共基础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的分层分类“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4】,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3.2 “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建设

“双师型”教师的大力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平台支撑。首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实训资源,开发校内实训实践基地,在校内建设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进而推进省级或国家级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其次,结合地方产业,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和当地知名企业强强联合,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共享的优势,整合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及实践资源,结合行业企业的相关资源,建设适应校企合作需求的校企“双师型”实践基地,如开展产业学院的建设等,从而有效的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校外实践保障体系,同时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建立的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为依托,在企业设置访问工程师、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建设产业链与专业链、教育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发展中心。

3.3 “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构建

首先,在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的基础上,立足三教改革,突出师德师风、执教能力、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跨文化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形成一支国家级大师名匠为引领、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技能大师等省级优秀人才为中坚、骨干教师以及兼职教师为支撑、普通兼职兼课教师为基础的四阶递进式校企双元师资库,夯实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基础。重点关注教师感兴趣的培养培训课程、教学课程开发、动手实操、技术成果转化,这些方面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师开展研究需要符合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回归到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从而在教学能力方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其次,重塑教师发展中心的课程体系,聚焦1+X证书制度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信息化教学等方面开展全员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素质。最后,根据国家文件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促进教师近距离接触新技术、新技能的发展,与知名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化教师实践培训基地,进行全员轮训,每五年为一个周期,教师必须每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至少1个月,进而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构建师资队伍培训长效机制,使校企资源能有效互通与转化,打造一批始终保持严谨细致、追求创新、精益求精的“初心”的工匠型教学团队,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3.4 打造工匠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针对学校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工匠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选聘或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进入校内企业专家工作站、工匠大师工作室等,促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通过组织进修培训、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下企业实践锻炼、主持教学改革、参与科研推广、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标准,撰写专业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方式,加强对专业建设和骨干教师“头雁”培养工作,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走进企业技术岗位开展实习锻炼,师从企业工匠级大师,增强对各层次人才管理力度,建立校企结合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校企多元主体育人模式,明确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人员的岗位职责,结合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5 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要突出“双师型”教师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要全面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激励体制建设,切实保障“双师型”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各项权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进薪酬分配机制改革,构建体现薪酬激励功能的高校内部分配机制,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业绩导向的激励评价机制,以岗位目标考核为基础,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实绩、学生工作、科研成果转化等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奖励分配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薪酬和绩效工资的竞争、激励、引导等正面激励性作用,并在各类人才项目选拔、职级职称晋升等方面“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破五唯”,重实践,使教师具备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和上升通道,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提升自身技术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4 结语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作为“双高计划”中的第一资源,对于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完善认定标准和培养培训体系,推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完善培养激励体制等方式,切实提升“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任君庆,胡晓霞 .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质量实施“双高”建设 [J]. 职教论坛,2019(04):30-32.

[2]罗 炜,李 博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3]苗磊刚,宋丹萍.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48-50.

[4]赵聪.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35-38.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20)[2020-01-10.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6]周建松. 着力构建“双高计划”与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良性互动机制 [J]. 职教发展研究,2020(2):33-39.

作者简介:郭燕(197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的研究与探索”(编号: 2021SJA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