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合规风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合规风险的思考

吴帆

杭州云盈云数据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市场同质化竞争过度、准入门槛较低、粗放式管理,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挂靠违法转包分包、围标串标、未按图施工验收、施工证照手续不齐等行业乱象丛生,工程项目因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经济纠纷案例层出不穷,轻者停工整顿、罚款通报、诚信扣分,重则吊销营业执照、刑事处罚,不仅给相关个人和家庭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对企业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对社会也产生消极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项目实施阶段出现的一些合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项目风险合规管理措施,以期为项目合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合规风险;合规管理;合规性审查;

引言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指导文件的颁布,进一步将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要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各行各业围绕合规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开展合规性审查,取得明显成效,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建筑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合规风险的管理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而每个工程项目对与建筑业来说,是合规风险管理的落脚点,建立并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是工程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一个命题。

1工程项目合规风险的涵义与划分

1.1项目合规风险的涵义

什么是合规风险?顾名思义,因违反规范而造成的风险,这里的规范小到公司的规章制度、体系流程,大到国家法律,政策法规等。根据《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违规行为引发法律责任、造成经济或者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而延申到工程项目中,指的是项目参建企业员工在实现建设工程合同标的过程中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商业惯例、道德规范和企业依法制定的章程及规章制度等要求。

1.2项目合规风险的划分

(1)根据风险的判定依据不同,可分为外规风险和内规风险。外规是指建筑业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监管规定、行业准则、规则等。内规是企业章程、规章制度等。

(2)根据风险的责任主体不同来划分,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勘察、检测等单位的合规管理,不同责任主体的合规风险管理责任与侧重点不同。

(3)根据项目所处阶段不同,存在的风险不同,划分为投资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的合规风险。

2 项目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合规管理是指企业以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为目的,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为导向,以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为对象,开展的包括建立合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培育合规文化、强化监督问责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项目的一切风险本质都是因为合规风险管理力度薄弱造成的,加强项目合规风险管理是防范企业违规风险的第一道关口,项目合规管理做到位就能从源头上防住大部分的企业合规风险。

2.1合规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贪腐,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当今社会存在大量腐败现象,而工程行业是腐败滋生的温床,通过合规管理斩断利益输送链条,让资金价值真正回归工程实体,提搞施工质量标准,确保安全生产的投入。

2.2合规风险管理能增强项目参建责任主体的履职意识和协同配合度,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避免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2.3合规风险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稳健运营的内在需求和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科学的企业合规体系、文化,不仅能让员工养成合规化的习惯,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3 工程项目常见的合规风险

根据住建部对全国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常见的合规风险包括行政审批手续、及施工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管控等方面。

3.1项目行政审批中的合规风险

主要集中在手续不全,违规开工,未经验收擅自投产,违规污水排放、违规占道施工、夜间施工、未经地下管线交底擅自开挖等。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各阶段所涉及的行政审批类手续种类多,申请材料繁琐,跨多部门职能交叉,办理时限较长。而设置行政审批的目的是事前监管,控制风险,维护秩序,避免“上车补票”。有的项目思想上麻痹大意或存在侥幸心理,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例如未办理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擅自施工,或者办理了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不按规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尽管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发现纠正这些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但在施工期间产生严重后果,在事故调查认定,依法依规处罚时,才体会合规的重要性。

3.2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违规风险

质量安全方面违规风险,总结起来有质量安全行为,工程实体质量、质量安全档案资料等,这些问题涉及的点多面广,危害程度不一,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轻者给企业造成经济信誉损失,重则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损害,面临刑事责任。

常见项目质量行为违规有:建设单位违规肢解发包工程、不合理压缩工期,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偷工减料,违反强制性标准,部分材料、构配件未经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擅自使用,未做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配置质量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等;监理单位未履行工程质量监理责任,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不严,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未实施旁站监理,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不到位,未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等。

常见项目安全违行为规有:施工阶段项目负责人无故不在施工现场、未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实施工现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违规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未执行专款专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不力,未定期对隐患排查,定人定措施整改销号,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辨识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审、论证不符合规定,;监理单位未按规定编制安全监理方案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未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验收、巡查等。

针对这些质量安全管控中这些频发的违规问题,一方面各责任主体需要思考如何构建高质有效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其良性运行。另一方面如何发挥好项目合规管理体系对其的促进提升作用。

3.3项目合同和成本管控方面的违规问题

项目合同和成本管理方面的违规风险主要体集中在合同招投标环节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

3.3.1招投标环节是工程实施阶段违法违规的重灾区。违法分包转包、围标串标、恶意竞标、贿赂招标人和评标专家、资质挂靠、强揽工程、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干扰招标等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工程建筑市场秩序,破坏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给工程建设质量埋下安全隐患,以致社会上不断发生楼房倒塌、桥梁断裂、基坑、脚手架等重大事故,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3.3.2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管控违规,主要包括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合同价款调整、工程变更、签证索赔、竣工结算等违规,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对合同条款和制度文件的规定掌握不足、程序流程执行不到位造成,导致事件的真实性、合理性,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时限性难以满足合规性审查要求,进行形成争议、纠纷。

4项目合规风险的管理措施

4.1建立项目合规管理体系

项目参建单位各部门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合规管理体系的规章制度,清晰职责权限,全面规范项目合规管理流程。同时不断完善审查标准、流程、重点等,定期对审查情况开展后评估以及合规评价,

4.3组织项目合规制度文件学习与考核

定期组织项目参建单位管理人员对包括国家、省、市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城建档案、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工程建设标准的学习与考核,加深对业务环节存在的重点合规风险点认识与理解,才能更好贯彻“管业务必须管合规”的要求。

4.4定期开展项目合规性审查

参考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和当地《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编制各项目参建单位的标准化合规职责清单,定期开展合规风险排查,并制定整改目标和计划,按计划推进,通过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审查质量,堵塞管理漏洞,提升项目合规管理水平。同时提炼重点共性问题,归纳形成典型案例,发挥以案促治作用。

4.5培育项目合规文化,提升全员合规意识。

营造“人人合规、事事合规”的文化氛围,将“合规尽责、坚守底线”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开展全员签署合规承诺,选举合规工作先进典型、推广交流合规管理优秀经验等。

5结语

在市场监管日趋严格的环境背景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建立并完善工程项目风险合规管理体系是建筑行业的现实需求,合规性审查以及问题整改闭环应当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从而为企业的经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 42号[A/OL]. ( 2022-08-23) [2022-10-01]. 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20/n2588335/c26018430/content.html

[2]杨岚.依法治企视野下国有建筑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29):137-138..

[3]李妍.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5):1-2

[4]李娜.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22(1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