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途径

李艳群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256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历史文化教育的政策,让新一代年轻人不能忘记在时代进步的背景下为我们创造如此美好条件的伟大历史创造者。因此,将历史文化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可以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参考。通过学习历史和文化,学生们可以充满文化自豪感,甚至可以争取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模范,增强民族意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途径

历史学科本质上具有很强的人文教育价值,历史学习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和相关人物,更是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能力,增强爱国情怀,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得到了教师的充分重视,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最终将促进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摆脱落后的教学观念。

一、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在课堂教育的不断改革下,初中历史课堂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这推动了历史学科的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将正确的目标设定和核心价值观引入历史课堂。在丰富有趣的历史课堂上,很容易创造文化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中,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传统历史课程以民族历史故事和发展线索为主要讨论内容,课程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教学内容树立了正确的思想目标,创新了教学方法,丰富了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美德和民族精神,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拓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初中历史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责任,在义务教育下,大多数初中很少关注历史,作为辅修科目,教师可以随意占课,期末考试也是开卷考试,学生的积极性很低。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国家培养思想正确的文化人才,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二、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途径

(一)举办文化活动,培养爱国意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在课堂上简单地解释它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精神和内涵。通过历史课,学生可以体验普通的生活情况,但很少准确地掌握思想和感受,这也要求学校举办相应的历史文化实践活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实践是知识的基础和来源,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师生可以加强沟通,加强课堂教育,与学生一起探索历史的奥秘,丰富学生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例如,在《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研究中,内容是多样的。对于这个单元,老师可以提前向学校申请举办文化节,让初中班和老师共同准备表演节目,并准备几个相关的历史故事,生动具体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让学生在具体的人物故事中加深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活动的主题应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认识到今天和平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二)构建课堂历史情境,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授历史时,教师可以构建更多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更全面的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的问题模型来调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需要挖掘教材内容,构建课堂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历史课更有效率。例如,教师在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旨在确保学生能够了解汉武帝的才智和谋略,并进一步了解汉武帝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战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汉武帝即位前后的相关史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国民经济状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引出文景之治以及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际原因。然后,结合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当时社会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认识历史知识,更深入地分析历史事实,增强解决问题和评估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历史课向更高质量发展。

(三)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

在建设历史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改变传统的加强学生学习效率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构建更加优秀的学习范围,确保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学生能够以独立的方式探索各种历史知识,并大大提高他们的综合辨别能力。

例如,在讲解“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相关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各种历史探究活动,并充分参与活动,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因此,有必要确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数据分析综合能力。

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素质提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渗透,这需要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断强化文化认同感,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树立良好的思想目标,进而培养其核心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 蔡建忠.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20(49).

[2] 冲建民.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刍议[J]. 学周刊,2022,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