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方法·视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介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知识·方法·视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介绍

裘文瑾

宁波大学附属学校,浙江 宁波 315032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学业考试中占据重要比重,因此复习也是多轮进行。经过第一轮全面的知识点复习后,教师经常面临“回炉重造”的尴尬之境,即复习后学生仍不断做错。本文结合学生考试中的常见问题,对学生答题错误进行归因,站在学科知识体系的视角,介绍中考复习方法。

【关键词】中考复习策略、 知识体系、 解题训练

    初三学生,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处于一种进阶阶段。在知识点上,正处于从零散走向整合的阶段,这些知识点零散地分布在大脑里,学生很难快速提取到正确的信息;在方法上,面临着从具体走向一般的阶段,难以将典型例题的方法迁移到其他试题中;在解题训练上视野还不够开阔,处于从专题内容向综合题内容过渡的阶段,做专题易,做综合题难。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笔者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探索:建构知识体系、提炼解题方法、全方位打开视野。

一、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提高复习效率,离不开对知识的梳理、分析和运用。法治教育、国情教育内容复杂,逻辑紧密,学生在自行梳理知识时欠缺方法,容易造成思维混乱。所以我们运用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1.运用知识框架整理的方法。

    知识框架整理——打破教材单元、课题、框题和目题的设置,将相关性较强的知识点以框架的形式进行整理。体现知识系统性、逻辑性的特点。比如依据课程标准,挖掘出法治教育的两大核心词汇:法律与法治,从核心词汇衍生出众多的概念。(图1)同样的方法可以梳理国情教育部分的知识。(图2)

1589093138(1) 

 

  1. 运用问题式整理的方法。

   问题式整理——以“问题-答案”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常见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体现知识点的直观性。

    比如以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为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成以下3个问题:

(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3)公民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3.运用对比式整理的方法。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梳理时,辨析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比如:

执行主体

保护对象

作用

家庭保护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未成年子女或被监护人

第一阵地、基础

学校保护

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

未成年学生

重要作用

社会保护

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所有(不特定)未成年人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司法保护

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

违法犯罪或因涉案的未成年人

重要保障

知识梳理的方法还有许多,例 如:时政专题整理、图表式整理、关键词整理等。当学生把分散的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梳理整合,就容易构建起知识逻辑体系,其提取和分析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快速发展。

二、提炼解题方法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的学生在关键用兵时似乎更容易掉链子。我们来看学生常见的一个解题错误。

学生典型错误  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1588837982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学生错选B,学生看到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有重叠,认定了范围画错。

  类似的错误非常多,这类问题的根结在于教师对概念型问题解读还不够到位。法律内容理论性较强,易混知识较多,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辨识和记忆。

(一)概念性问题容易混淆

1.解读概念,要重视区分范畴

例:法律特征中的“全体社会成员”=公民?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不完全等同。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人。全体社会成员是指生活在当前社会中的人,既包括公民,也包括生活在我国的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我国法律当然也对生活在我国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产生约束力,既他们也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

区分范畴,最简便的就是图示法表示,尤其是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解读概念,要追溯法律依据

例:新闻报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使用化名、脸部使用马赛克属于社会保护还是司法保护?多数学生用了主体判断的方法,认定属于社会保护。

分析:按照主体划分,新闻媒体属于社会保护,按照保护对象划分属于司法保护,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这就要看法律原文了。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显然法律将这类保护划分为司法保护。   

类似错误,源于学生在分析时,已有的法律知识储备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此时,就要追溯法律依据,找到相关法律条文。

(二)案例分析类问题思路混乱

案例分析题,中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行为人的行为。

例:2018年安徽合肥发生一起“女子罗某扒门阻拦高铁发车”事件,罗某因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最终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某校901班就此事在班内组织了一次讨论,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发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80307c5d2c754b323447089cde16cf.jpg 

(1)你认同王丽的说法吗?说明理由。

学生典型错误:罗某的行为不是犯罪,是一般违法,因为她被处以2000罚款。

很多学生的错误主要在于,认为材料中只出现了“罚款”这一判断一般违法的有效信息,那么就符合判定的理由了。实际上,分析法律案例不能仅凭一个特征,这有悖于法学教育的严谨性。判断一般违法行为,必须要掌握四大要件:主体(谁)+客体(侵犯了或者保护了谁的权益)+内容(行为的危害程度)+后果(相应的责任)。这一逻辑其实就是答题的范式。

    从构成要件的角度去分析行为人的行为,这也是法学教育的严格要求。但是根据初中教学的要求,我们又不需要学生掌握法律构成要件这一概念。因此可以强化答题范式,范式的背后隐藏了法律分析的严谨性。按照范式答题,显得科学严谨,同时答题速度随之提升。

三、全方位打开视野

    当我们不断强调范式时,发现学生答题模式固化,导致思维局限于某一角度。比如,实际热点素材中,法治内容往往与国情内容联系紧密,而学生往往视野局限于一处。

    1.知识点的运用要突出综合思维

学生典型错误

请根据第五次宪法修改的流程,回答问题。

时间

过程

2018年1月19日

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3月5日

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18年3月7日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和分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2018年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投票表决,以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改的整个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多数都只从宪法角度回答。我们在解题训练时要帮助学生,站到一定高度,寻找法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联结点——依法治国、宪法。实际上这道题,更重要考查了修改的整个过程突出不同的主体产生的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对材料的解剖提炼更要突出综合思维

学生典型错误  2019年11月,宁波第十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市长裘东耀通过对“甬”字内涵的拓展,对宁波的“幸福感”进行了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甬”字加“力”谓之“勇”】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人一步一个脚印把小作坊变成大企业,把“宁波造”推向全世界。

(1)宁波人能够把“宁波造”推向世界得益于哪些政策?(2分)

学生回答:改革开放或对外开放。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制度角度。关键在于学生没有获取“小作坊变成大企业”这一信息,作坊企业的性质没有剖析出来。

结合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的中考复习策略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以热点为载体,整合地理、历史、法治、道德与国情相关知识点,强化学生打开视野,紧扣材料全方位提取相应的知识点,有效地提高复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