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李国英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6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来开展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之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参考。

关键词:高职;心理特点;教育对策

引言:高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其心理仍然受到生活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比如人际交往、生活环境、社会认知程度等。不同的心理特点造成学生学习时的心态,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准备程度以及个人的人格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大不相同。所以,高职学生的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互结合,分析其中原因,把握其动态变换,并进行使得的引导改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幸福程度,为其未来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特点

(一)对学习的认知不足,缺乏一定的自制力

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因为对学习的认知不足,极易产生厌学心理或是认为学习是无趣的。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无法长时间、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之中,长此以往导致对学习自暴自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提不起丝毫的兴趣或是专业学习知识不符合自己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玩手机、打游戏等,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此外,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并且身处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冲击着学生尚不能完全分辨是非的心理,使得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甚至对于学习任务和作业会出现毫不在乎甚至作业抄袭、拒交作业的现象。缺乏一定的自制力以及对学习认知的不足使得高职学生的成绩无法有效提高,在网络信息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对社会责任以及父母期望不管不顾,严重限制了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

(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有时过于自我

    当代学生无一不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逐渐成长的,所以,他们有着较强的接受信息事物的能力。其心理对于新鲜事物基本都充斥着好奇,不安于现状、勇于去改变是高职学生普遍的特点。但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当进行小组作业时,学生之间交流比较少,部分小组会使得组中学习比较优异、能力较强的同学去独立完成,而个别学生会拒绝或逃避合作方式和合作方案的探讨,对团队合作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得其用个人主义解决集体问题,严重打压了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极容易出现能力较强的学生扎堆的情况,致使上交的作业质量良莠不齐。此外,高职学生普遍有表现自我的心理,在处理问题时很容易从心中进行主观代入,缺乏将心比心的意识,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平和,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职学生虽然有很强的对新鲜事物接受理解的能力,但有时过于自我的认知,会使得在一些问题的抉择或是谈论中遵循自己的意愿,不愿意为着集体的共同利益而妥协,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或是矛盾的发生。

(三)心理较为脆弱,会产生自卑心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使得社会上片面地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程度。在招聘以及日常生活聊天中,其对于高职的片面性认识使得高职学生的经常感到自卑的心理。因高职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心理较为脆弱,导致一些学生对于自己就读的学校难以启齿,产生自己考上高职是因为基础较别人差、智商比别人低等错误的认识,一些高职学生的家长更是认为子女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是给自己丢脸,而对此事颇有微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时常提起,使得本就脆弱的心理破败不堪,更加深深加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四)害怕自身竞争力不足,产生就业焦虑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目的便是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社会并适应快速的社会发展节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接近毕业的学生,他们害怕自身的竞争力不足导致无法在心仪的岗位工作或是找到一份待遇相对不错的工作。此外,由于学生对当前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等就业方式的了解较为浅薄,使得在实际就业中困难重重。究其原因,首先对自己的定位尚未准确,不能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对就业单位的要求过高或是期望的薪资过于理想化,其次,在价值观上有着明确的认识上的错误,对于自我实现价值的认识不充分,不愿意刻苦拼搏地去选择创业,此外,在选择就业中受到其余信息的冲击,并缺少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盲目地去跟风会使得自身在复杂的毕业生就业浪潮之中找不准定位并失去了航向,造成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长此以往产生就业焦虑的心理,最后,在早期人际交往过程中极少学到交往的技巧,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委婉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自尊心和好胜心作祟,使得与他人交流互动时的情感无法产生共鸣,当然,也有些过度自尊,会十分注意他人感受和自己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掩盖自身真正的不足,继而造成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在读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定型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制约教师开展教学及各项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因此,唯有切实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全面化实施,保障高职学生能够成人成才,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学习期间,学生由应试教育转化为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方向,其专业性、学习难度和学习目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未来的发展从学校转变为社会,自然而然地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思想等方面有了许许多多不可避免的困惑。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及社会极易忽略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少会去因材施教,对于度的把握仍是不够精确,重视程度也较低,因此。分析并依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是迫在眉睫的教育任务。

三、高职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重视师资力量和教师引导作用

    要想切实准确地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便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做到以学生为教育核心。高职院校中必须首要重视师资力量,引进为学生服务的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专业人员,用较强的专业素养去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或是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异常情况,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疏导和发泄。此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也拥有着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自我舒缓的办法。例如,可以在学校中用讲座的形式邀请外界的心理讲师来给学生做心理健康讲座,并为学生进行心理舒缓方式的传授,在考试月、毕业季等高职学生容易产生焦躁不安心理的时间段,将心理咨询室扩大开发并聘请更多的心理咨询师以备学生随时咨询,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使教学效果摆脱限制。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注意日常教学中自身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心理会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停地变化,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量剧增,使得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地更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心理所需及时作出更改,注重以学生为主要导向进行内容填充,充分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处事模式和情感表达,以真心换真心,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真正额帮助学生表达思想,融于社会,对自身的价值有一个切实地提高。此外,要在课堂上多加管束,引导并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帮助高职学生戒掉上课玩手机所带来的诱惑,用丰富有趣的内容造就一个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步。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生素质发展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良好的校园氛围直接关系到了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的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心理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必然保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例如,可以在墙上贴上彰显校园良好文化的标语,在校园中推行德育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结合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合理的定位,把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塑造学生人格品行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片沃土,真正落实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使得学生更容易对教师敞开心扉,多多与教师进行沟通或者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地与不同的人去对话能使得自身的交流技巧得到显著提升,为未来在社会中的交流奠定基础。此外,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多多倾听学生的学习意见,教师针对性地改变教育方法,注重成绩的同时也注重心理素质的好坏。学生的素质培养会给予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改变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有效避免厌学心理的产生,将教师自身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为学生提供诸多实践机会,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将所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的探寻,让学生逐步认清自我。例如,学习服装设计的高职学生可以适时开展时装周大赛,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和创造力搭建一个有住的平台,使其逐步认识自己的优势方向,为其未来从事古装或是现代服装设计等不同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使得就业时不至于迷茫。

(三)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的技能之后,并非只有去就业一条道路,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双创”类型的人才,有效缓解学生就业焦虑的问题。让学生从心底明白,创业的道路虽是曲折的,只要不断努力,刻苦奋斗,前途一定会是光明的,过程是十分具有意义的,尤其是创业地获得微小成功或是肯定的自我成就感。对此,高职院校可以适度引进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利用企业深根于社会的独特的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培养。当然,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创业者来学校讲述创业经历或是校友来讲述自己的创业路程。此外,校企双方也要各自挥发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知识,积累社会经验,将专业知识与现实技术相互结合,如此,技能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地融入社会,与社会接轨,又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对于难就业的焦虑惧怕心理。例如,高职院校的空乘专业可以积极与航空公司进行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让学生的学习更接近人才市场所需,切实解决就业双方对于自身定位不清的问题,有效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

(四)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都有较强的自主观念,对于集体意识的缺乏会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斥着冷漠和陌生感。若是缺乏长时间的接触不仅会使得自身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也会造成人际交流能力的匮乏。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团体活动场所,以适当的符合当下潮流如密室逃脱、轰趴等团建的形式,拉近彼此的距离。此外,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以实用性、趣味性和专业性作为课程开展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投入于学习之中,使得课堂效果有效提升。在课堂任务设计时,用少数目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任务,教师提出较为明确的每个人可做的任务,尽量减少浑水摸鱼的情况发生,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使得高职学生在未来步入工作环境中能够更好地适应集体。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当下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时,要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贴近学生生活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用加强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合作意识等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方式来增加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切实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希望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精益求精,为高职学生迈入社会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子漪,高德朋.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J].现代交际,2021(03):51-53.

[2]李卫平,李习平.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02):25-27+39.

[3]何广妍.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4]郭自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危机干预对策[J].才智,2019(20):54.

[5]焦蕊.浅谈当代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