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技工院校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新冠疫情背景下技工院校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鲁大超

              青岛市技师学院  266200  

摘要:技工教育尤其注重发展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志愿服务就属于重要途径之一,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也逐渐成为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载体。新冠疫情背景中,技工院校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中的坚实力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时,使其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并且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使技工院校学生能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疫情防控;技工院校;志愿服务模式;创新实践

引言:在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成为国家与社会在未来发展中的中坚力量,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持续落实,在引导技工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形成有效实践。

一、新冠疫情背景下创新技工院校志愿服务模式的工作优势

(一)高效整合网络资源,发挥学生理论优势

在疫情防控期间,随着青年沙龙、线上学术会议等活动的开展,通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推动作用。在技工院校利用互联网技术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根据总体志愿流程,结合志愿者的疑问进行解惑。在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系列讲座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并加大对动态清零举措的宣传力度,以发挥技工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优势,发挥学生的带头示范作用[1]

(二)积极利用舆论阵地,发挥学生组织优势

在疫情防控期间,技工院校可以利用舆论阵地,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以及线上问卷发放等渠道招募大量的志愿者。在微信群、腾讯会议等网络在线方式的作用下,为流调培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支持。经过严格的培训,使人员能够迅速上岗。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有序拨打流调电话,认真核对风险人员的身份信息,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能够有效阻止虚假信息传播,保障防疫信息在发布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所以体现出了技工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强大能力,以及在疫情防控中的决心和毅力。

二、新冠疫情背景下创新技工院校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实践方式

(一)创新宣传工作渠道,做好服务队伍建设

1.扩大宣传力度

在疫情防控期间,随着各类志愿服务任务的推进,时间较为紧迫,并且需要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在短时期之内,需要快速招募大量的志愿者。结合相关学校的实践经验,在拓宽宣传和招募渠道时,应组合利用线上、线下2个途径。在技工院校各个地区,若人群流动性较大,可以设立志愿服务宣传点。结合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进行宣讲,并落实实施招募工作。利用线上途径发布大量招募信息,通过安排多个网站,设置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专栏,并以专人专管的形式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2.科学开展队伍建设工作

首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保障志愿者队伍的多元性,满足防疫工作的需求。其次,在建设志愿者队伍时,若面临紧急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由志愿者学生积极应对。在节省招募时间的情况下,基于大量的人才支持,加强疫情传播风险的控制。在技工院校中,随着志愿者招募工作的落实,还应同步加强对志愿者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以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提升。

(二)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1.建立统一招募网络

在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时,应从主体、内容和条件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清晰划分,分别设立不同类型的招募项目,且主体的招募链接有所不同,为志愿者人数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在设置招募、宣传途径时,应遵循多样化的基本原则,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渠道辅助宣传工作的开展,既能够达到扩大宣传面的效果,还能够促进志愿者招募质量的提升[2]

2.丰富培训形式,注重激励到位

在志愿者培训过程中,应确保培训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以设立讨论、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使技工院校志愿者能够根据个人情况,筛选合适的方式参加培训,促进志愿者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建立完备的志愿者激励体系时,可以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确保所使用的激励措施具备合理性。通过重视激励措施的落实,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应保障长期有效,便于长效激励机制的形成,有效增强技工院校志愿者的积极性。

3.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在培训志愿者的过程中,需要涉及专业志愿工作方面的训练,还需要结合技工院校志愿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专门为其提供有效心理咨询服务,使其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对于不同专业的技工院校志愿者,还需要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阶段做出贡献。

(三)利用校内校外渠道资源,发挥双向联动优势作用

1.形成联通互通志愿服务网络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防疫工作中得到了有效使用。学校的志愿者服务内容随之增多,形成了较大的服务范围。对于技工院校中的各类渠道,应与校外渠道建立联系,形成以互联互通为主的技工院校社会志愿服务网络,使志愿者的招募途径和方式得到同步拓宽,以实现对志愿者的统一调配,为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方面,在开展社会支援项目时,可以充分面向技工院校的志愿学生,加强对学校学生志愿实践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在加强社会志愿者与学校志愿者的联系时,通过开展共同的服务项目,使2个主体能够加强联系,并互相借鉴对方的长处,有利于促进志愿服务效率的提升,使技工院校学生更好地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

2.促进志愿服务资源利用率提升

在加强校内与校外志愿服务的联系时,使服务资源达到共同的效果,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形式,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志愿者资源的实际效用,还能够促进志愿者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对于政府和学校内部的志愿部门,需要主动承担起组织主体的责任,并为学校志愿者提供积极帮助,使学校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之间能够相互连接,达到互融互通的效果。校内、校外的两主体应充分发挥优势,为技工院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推动作用。

结束语: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结合有效志愿服务措施进行总结并归纳,加大对技工院校志愿者的招募力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应急救援经验。在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的情况下,对志愿服务宣传途径加以创新,为技工院校志愿者提供有效保障和专业引导,使其更好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时,能够更加积极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徐丹丹.新冠疫情下医药类大学生志愿活动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探索[J].人文之友,2020,(22):251-252.

[2]张立哲,马妍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保障生命权,健康权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