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对策

吴鸿珍 ,金骁

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石化工业迅速发展,开始逐步加深对环境的损害程度。由于节能减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降低石油化工企业能源损耗、降低污染排放、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就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解决建议,以期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现状;对策

前言:石化工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类企业。相关资料表明,在整个工业领域,废气排放总量大约有6万亿m3,废水排放量大约为40.4吨,固体排放量大约3.2亿吨。这都是工业领域主要污染物。尤其是高浓度含盐废水、高盐废水、有机挥发气体、危险废物处置等问题非常突出。随着石油化工企业资源承载力日益接近于饱和状态,使环境约束力对石化行业传统生产方式提出全新要求。对此,当前必须降低大气、水及土壤污染,以有效适应社会持续发展。

一、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现状

(一)能源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总量为33%,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降低10%。在原油使用量上,国内原油使用量也较世界其他国家低得多。在我国,每公斤石油消耗大约为每公斤 0.26千美元。同时,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资源约束、结构合理性不足、技术水平落后、产业体制不适应时代要求等问题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产生负面影响,更是阻碍能源利用率提升。 

(二)节能管理力度不足

我国目前节能减排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因素是其治理机制不健全。目前许多石油企业都具有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职能缺位、体制不健全、管理力度不足等实际问题。对此,这就要求不论是在能源管理环节,还是技术机制实力提升方面均应再下功夫。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加强计量、定额、监测、统计等环节监督,找到节约根源,抓住问题和缺陷,不端健全奖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节能意识,从而使企业节能减排成为大家共同的事。

(三)石油化工产业节能降耗责任突出

石油化工企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不仅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及民生事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国家能源消耗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统计,2020年国内石油和天燃气消费量为10.32亿吨,同比增加6.1%,增速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各大化工产品总消费量增幅为4.6%,同比下降0.4个基点。因此,整个行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分化明显,这在某种意义上加重石化工业节能降耗责任。

(四)节能行动自觉性差

为迅速取得节能效果,要求石油化工企业所有员工都要积极投身于能源产业链,并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然鹅,目前我国一些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管理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各生产环节中,对节能减排宣传与监督存在一些缺陷,“走过场”现象十分普遍。实施范围不大,力度不够。比如,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时,往往将重点放在职业技能培训上,而忽略有关节能减排知识的宣传,使其在工作中很难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工作任务,从而导致企业员工很难自觉践行。

二、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对策

(一)不断健全节能减排方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节约减排至关重要。对此,为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应在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前提下,必须针对目前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方案,促进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在实践中,由于任何能源节约型工程设计并非容易,其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应用范围大,因此在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系统计划,有效结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并根据具体条件,采取针对性节能减排方案,兼顾经济、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从而确保石油化工企业顺利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二)高度重视人才培训,不断加强节能基础管理

21世纪,最昂贵的生产力就是人才。石油化工企业想要真正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就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节能组织体系,积极组建一支综合能力强的专业化队伍,加强节能基础治理。在管理上,可以职业化聘用节能管理人员,在适当岗位上配备管理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并严格按照企业长远及短期发展方向,全面了解和研究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并结合个人发展远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节能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重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推动石油化工企业变革。并始终围绕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对企业员工展开全面培训。同时,石油化工企业也可以通过举办针对性讲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使其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经济向低碳、绿色、和谐现代经济方向转型。

(三)及时调整结构及资源,促进提升能源利用率

一方面,不断提高炼厂生产氢气、利用氢气等资源最优利用率。不断提高炼厂煤气特别是 FCC二元中乙烷和乙烯利用率;除合理开发区域精炼资源之外,还应加强对长三角、华南、环渤海、中原、沿江、川渝等地区资源分区。在最优调节副产物过程中,也要做好同类型化工设备间的分工和优化,以实现节能、提高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应重新调整能耗构成。加快实施煤炭代油、焦代油、气代油、电代油等有关项目,不断优化石油资源布局,并采取制度改革等措施,确保与“十四五”发展步伐同步。

(四)大力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绿色管理发展新模式

洁净生产理念提出后广受欢迎。由于采用全新技术与装备,使其在充分利用能源的同时,不断降低污染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量,有效降低因污染物超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及人类健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加强员工经济观念、环保意识、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从而全方位展现出传统行业竞争优势。

结论:总而言之,石油化工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其资源利用程度与整个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当前形势,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不断优化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能耗,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减排的发展之路,进而实现“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梅.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石化技术,2022,29(01):212-213.

[2]窦守花,闫卫林.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化工研究,2021(08):95-96.

[3]权计忠.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对策[J].化工管理,2020(31):49-50.

[4]刘贤.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对策[J].化工管理,2020(06):63.

[5]李东辉,胡小明.新疆石油化工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节能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4):91-92+95.

作者简介:吴鸿珍,性别:男,民族:汉,籍贯:青海省海东市,出生年月:19960928,

文化程度: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化工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