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

胡玮玲

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0

摘要: 文旅融合是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其中风景建筑在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风景建筑本身就是文化资源,可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因此,各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要做好风景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在保障建筑各项服务的基础上,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文旅融合;风景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近年来,各地区逐渐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走文旅融合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经济发展手段。在文旅融合基础上,风景建筑成为旅游文化资源重点,无论是修复古建筑,还是设计新建筑,要想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在当地原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做好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使风景建筑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良好、贴心的服务,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生态为基,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现代化的建筑规划方法具有极强的多样性特点,尤其是随着建筑设计领域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景观规划以及建筑功能规划是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以及居住质量。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风景建筑规划设计要以生态为基础,符合风景旅游区自然发展规律,实现建筑行为与自然协调发展。首先,规划设计者应深入调研、分析、研究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尽可能顺应自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突出风景建筑生态文化属性,保障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其次,为彰显风景建筑文化特色,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应在整体规划风景区的基础上,在建筑材料、技术工艺等选择方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尽可能降低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生态文化为基础进行设计,风景建筑既能与景区自然环境相适应,也能发挥传播生态文明思想的作用。

2文化为魂,展现地域历史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境内拥有诸多名山大川与历史古迹,各种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且我国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多样,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历史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基础上,风景建筑规划设计既要符合生态理念,也要重视彰显当地历史文化深厚底蕴,逐渐成为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名片。首先,各地区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例如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并将其融入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中。其次,风景建筑规划设计应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保存当地文化资源核心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当前文化发展形势,以满足游客多元文化需求,并发展成为风景区的形象标志,在宣传、传承当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竞争力。

3以人为本,突出建筑服务功能

旅游项目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贴心服务,因此风景建筑规划设计既要重视建筑的生态属性和文化内涵,也要以人为本,突出建筑服务功能。首先,风景建筑规划设计应重视建筑功能齐全,提供各式不同服务功能的建筑,凭借各种贴心服务突出景区以人为本的服务文化理念,包括观景台的安全措施、介绍景观的文字信息,还可利用AI 技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观景体验。其次,风景建筑规划设计还要重视后期的维护和修缮,确保其始终保持良好品质,以提升景区形象,为游客提供安全舒心的旅游服务。最后,风景建筑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景区负责人应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工作,使其能够认真维护管理建筑,保障建筑安全,持续为游客提供服务。

4强调环境感受,打造空间融合体系

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感受,往往是建立在无感的基础上实现的,结合建筑规划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整个居住环境中能够正确分辨方向,定位地点,衡量距离。这也成为当前居住者了解环境基本规律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现实中建筑环境的规划和景观工程的融合,需要专业设计人员严格把握空间、领域、场所这三要素。在部分建筑结构规划过程中,设计者往往会通过淡化空间场所的方式,打通不同空间之间的通道。例如大量的连廊设计能够实现不同空间之间的互通,另外也有大量的水道、绿篱、藤蔓植物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所谓的空间并不是单纯被围墙围起来的空间,而是通过相同要素以及相同风格打造出的场所。比如以风景园林设计为主体的休闲娱乐广场,可以通过大量相同类型的植被,通过环形围绕种植的方式,便可以营造一个集体活动的空间;利用大量藤蔓植被配合高大乔木植被,便可以营造空间屏障。这种空间的设计突破了传统被限制、被规划的小型空间,能够实现不同场所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其次,场所则主要指的是以某一功能为依托构建的融合性场所,可以由不同的空间构成,例如在当前别墅区中的庭院以及连廊,它们将作为两个不同的空间,继而组成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再次,领域对应于景观,尤其是在景观工程中经过设计人员加工的要素。从空间到场所,再由场所到领域,这是居住者掌握建筑结构的过程,也是生理层次上不断递进的过程。

5突破学科限制,实现领域共融

首先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讲,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能够为风景园林工程在建筑规划中的融合更加紧密,因此还需要突破原有的学科限制,实现建筑、景观园林、城市这三要素的融合。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学科的发展是以农耕文明时代为起源进行发展的,而建筑、景观园林和城市之间的界限较为单纯,最初的分工是笼统进行的,而随着工业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三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明朗。后工业文明时代为三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方向,这也成为新时期建筑体系规划设计与景观园林工程融合的前提条件。其次,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创新,以上三个学科在当前的建筑领域所占比重也在逐步出现变化,风景园林工程的融入比重加大,将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打造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城市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而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也要求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景观工程以及多功能建筑工程,这二者又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就目前的发展局势来看,在中国建筑学科中融入景观建筑学以及景观美学,将构建最基础的建筑三要素,能够有效增强建筑的人文特点、生态效益、审美价值。这就要求建筑规划人员以及设计人员能够从三个学科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打造具备综合性的建筑工程体系,以此来全面实现景观园林工程和建筑的深度融合以及创新发展。

结束语

当代人们的居住环境主要是以自然界、生活环境、农林环境为基础构建的,其中涵盖了大量的空间要素、资源、生态循环、自然发展等细节。而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本身便是营造这种人工打造的居住环境。强调观念融合、学科融合、环境感受融合、领域融合、设计方法融合,不仅可以增强现代建筑的经济效益,更能让景观生态的融合更具多样性和科学性,从而满足绿色城市规划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曦.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5):32-33.

[2]刘子浠.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道路设计方案研究[J].建筑,2020(10):68-69.

[3]张胜.基于GIS应用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02):189-190.

[4]周彦峰.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3):8+5.

[5]王兴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合理规划[J].居业,2019(05):40+43.

[6]朱德君,李可.风景园林建筑规划的参数化设计探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4):105-107.

[7]赵文博.文旅融合视域下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J].建筑结构,2023,53(02):149.

[8]陈俏冰. 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21.

[9]聂玮. 风景旅游建筑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10]刘华彬. 西湖风景建筑与山水格局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11]王兴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合理规划[J].居业,2019,No.136(05):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