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研究

黄岚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形成学生量感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需注重培养学生感知数量的能力,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小学数学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量感的内涵及意义,并且阐述了影响图形与几何领域量感培养的原因以及图形与几何领域量感培养的策略等方面,对小学数学图形几何领域量感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量感;策略研究

引言:数学是建立在数与量上的一门学科,学生对于量的感知,直接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是量感培养的重要途径,落实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量感培养对培养学生的量感这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者,可以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量感,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学习的内涵

正确理解量感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将这一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我国新课标小学数学关于量感的相关描述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其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关量感的课程以后,能够掌握正确的估测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让学生形成对量的准确认知,当他们能够准确地进行估测时,量感也就自然形成了。

新课标还对量感进行了具体描述:了解度量的意义,能够利用统一的度量单位来进行度量,能够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让学生初步感受度量方法和工具引起的误差,可以合理利用得到或估测的度量结果。由此可知,一方面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度量对象时,要懂得选择合适的单位,并且对度量的对象有比较清晰的认知。这样,在度量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度量单位做出正确选择。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基于度量单位的变化转换度量的结果,懂得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并能够在单位的变化中快速转换,将不同的单位转换后形成不同单位的同一物品的度量结果。另外,学生可以理解数学度量单位误差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将误差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度量结果,这是度量中更高一层的要求。在估测中,学生要注意到物品度量时可能存在的误差,并且学会自主修正,尽量减小误差的存在,使结果接近于正确值。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学习的意义

(一)量感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量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进行思想上的碰撞,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同时,量感的培养需要老师可以利用现实世界中的数学关系与空间形式来理解内容,并且让学生可以进行抽象理解和概括,从而可以获取数学研究对象,再去进行感知。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

(二)量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在量感培养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不断感知数学的美、数学的价值,了解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他们喜欢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进而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并养成数学看世界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三)量感的缺乏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量感的缺乏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这主要体现了学生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会造成度量单位的混淆,特别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当中的周长、面积以及体积单位,这是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最容易弄混的。第二个问题是度量单位换算有困难,学生在学习不同单位进率的时候没有深刻体会,对不同单位进率掌握不到位,同时对高低级单位换算过程是乘(除)进率不明确。第三个问题是对量的区分不够明确,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由于缺乏量感,经常会出现错误,比如把一根粉笔记错为10分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算错为300平方分米等。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其量感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对“量”的把握不足。因此,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培养学生量感都尤为重要。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措施

(一)唤醒生活经验,丰富表象感知

开展小学数学量感培养,需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表现。学生主要通过生活感知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小学数学量感也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培养学生小学数学量感要把知识和生活建立有效连接,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根据熟悉的生活经验来探究小学数学量感相关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测量时,学生自主测量校园花园的面积可以增加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度量的意义,认识到统一度量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实际测量的方式从而初步理解度量工具和度量方法的不同从而可能理解误差,从而让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更有效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开展校园花园面积教学时,教师应当确定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且可以适当地带领学生复习,巩固学生对于面积计算方法的了解,为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奠定知识基础。校园花园面积测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研究校园绿化实际情况,测量出校园花园面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把日常生活相结合,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基于生活经验,构建知识体系

在培养学生量感时,作为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基础生活经验,从而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一些基础的知识是来自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于数学在生活方面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中会经历各种不同的事情,而这些有关数学的事情都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一些感性经验。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充分了解并且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就可以把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升级为数学的理性知识,从而逐渐形成数学相关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测量时,学生对于学校的花园是比较熟悉的,老师通过让学生测量花园的面积,从而把数学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印象相结合,更能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在开展学习花园面积测量活动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本次目标是对学校花园面积进行测量。老师引导学生将这个总任务分解成多个简单的任务,再分配给学生每个组别。学生通过组建小组,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老师再适当地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完成项目。

(三)结合生活经验,培养应用意识

另外,开展量感教学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数学实际应用“量”的数学意识。对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相关数学技能以及数学思想,从而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开展小学数学量感教学的过程中,计量单位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计量单位和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并且也是数学表达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计量单位,培养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地培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各种量的实践体验活动中,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计量单位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量感积累,进而拥有准确的量感。培养小学生量感可以根据以下三点措施开展:第一,运用学生生活经验并且丰富学生的数学相关表象的感知能力;第二,主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第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实际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庄雅芬.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01):106-108.

[2]许慧.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量感培养探研[J].成才之路,2022(36):133-136.

[3]林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以苏教版“厘米和米”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22(35):52-54.

[4]居志成.“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2(12):112-114.

[5]王之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2(3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