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儿童早期正负面心理动词获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汉语儿童早期正负面心理动词获得研究

詹欣茹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儿童动词获得已引起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仍较少有人对儿童心理动词获得的特点做过综合描述。本研究以“正负面心理动词”为切入点,对儿童心理动词的获得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普通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帮助,并为今后指导普通发展儿童的语言与情感教育提供资料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汉语,儿童,正负面心理动词,获得

一、引言

心理动词一直是语言研究中一个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研究,在现代汉语中心理动词的数量很多。根据统计数据来看,2016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第 7 版) 中的 18018 个词条中,心理动词有 765 个,占全部词条的 4. 22% ; 在《汉语水平考试大纲》5000 个词汇中,有 221 个是心理动词,占全部词汇的 4. 42% [1]。可见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许多心理动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了解到儿童是如何获得心理动词的,才可以对今后的儿童语言发展以及情感教育提供帮助。但是,目前对心理动词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心理动词分类和词义解释上,从儿童心理动词获得方向进行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语料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汉语儿童早期心理动词获得的特点,并为今后儿童语言发展以及情感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材料支撑。

二、语料库介绍

语料库研究法是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我们建立了省内首个一至六岁学前儿童的“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口语词汇、词频、词性、语法获得与使用情况等,为学前儿童语言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研发提供原始数据。该语料库于 2013 年 6 月开始建设,主要包括“典型发展儿童长期跟踪口语语料库”与“发展障碍儿童口语调查语料库”[2]。我们本次使用的是“典型发展儿童长期跟踪口语语料库”,该语料库的参加者为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的孩子,对孩子进行1-4岁长期跟踪,频率为一周一次,一次一小时左右[3]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正负面心理动词中儿童会获得疼、喜欢、怕和害怕,还有心理动词爱、生气、高兴、讨厌、希望、愁。本文主要根据对1-4岁儿童的长期跟踪观察,得出儿童关于“疼”、“喜欢”、“害怕”这三个词的获得特点。

“疼”:疼是一种因病、刺激或创伤而起的难受的感觉。让人和动物感觉很痛苦。

“喜欢”:喜欢和爱不同,包括的范围相当之广,喜欢可以包括欣赏、爱情、喜爱、怜爱、仰慕、敬佩等多种意义。

“害怕”:属于情感类心理状态动词,仍然具有动词的基本特点,可以较为自由地作谓语[4]。害怕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面临险境而心中恐惧、惊慌。例如,心中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心理动词

喜欢

害怕

首次出现的年龄

一岁八个月

一岁九个月

两岁一个月

出现的频次

95

132

35

(一)疼

1、关于“疼”的获得在儿童一岁八个月左右出现,孩子受到外部力量的触碰感知到疼痛,并且将疼痛的感觉表达出来,通过诉说疼痛或者发出声音来传达。

例1:*CHI:打针. 

            *CHI:嗯. 

            *CHI:不疼. 

            *CHI:+"穿花衣.

           *CHI:呀.(1;09;03-34—岁;月;天-片段编号,下同)

2、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孩子对于疼的表达也越来越多样化。会用“哭”“哎哟哎哟”的等词语来表达疼痛。或者通过“哭”得知疼痛这一概念。

例1:*CHI:起. 

            *CHI:啊. 

            *CHI:疼. 

            *CHI:我我哭.

            *CHI:嗯.(2;01;19-50)

例2:*CHI:@xia.

           *CHI:杏花.

           *CHI:疼疼.

           *CHI:哎#哎呦.(2;02;11-53)

3、随着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直接感觉得到“疼”这一概念,而且在是听到相应的名词,或是看到某种动作时都可以获得“疼”。

例1:*CHI:摔@ka3不倒?

            *CHI:不能摔倒-:摔倒疼疼-:.

            *CHI:不不#嗯.

            *CHI:嗯(2;07;5-73)

例2:*CHI:哈!

            *CHI:妈妈你这和疼疼吗? 

            *CHI:你#这儿和也长了#一个痘痘!(2;10;07-87)

孩子之前长过一个痘痘,一碰就很疼,所以在看到妈妈脸上的痘痘时,想到了自己当时很疼,于是觉得妈妈应该也会感到疼,所以问妈妈的痘痘疼不疼。通过自己直接获得的疼痛的感觉,主观判断他人时情感。这时获得的心理动词不仅仅时客观性的获得,有了更进一步的主观判断。

(二)喜欢

1、关于“喜欢”一词的获得在儿童一岁九个月左右出现。儿童最初是对身边接触到的亲人,玩具,颜色等感到喜欢。只是单纯的想和这个人在一起,想玩这个玩具,画画时想用这个颜色,是一种浅层的喜欢。

例1:*CHI:不去. 

            *CHI:去. 

            *CHI:喜#喜欢姥爷. 

            *CHI:嗯嗯.  (1;9;03-34)

例2:*CHI:嗯? 

            *CHI:不知道. 

            *CHI:嘟嘟喜欢豆豆-: 

            *CHI:豆豆没了! 

         *CHI:嘟嘟嘟.(1;12;18-48)

例3:*CHI:妈妈买. 

            *CHI:妈妈买这个. 

            *CHI:我喜欢. 

            *CHI:下边有狗狗. 

            *CHI:有味.  (2;01;13-49)

2、对感兴趣的事物想要拥有,有了喜欢的感觉,出现了占有、依赖的心理,但对于不喜欢的事物,也可以表达出厌恶,躲避等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于自己内心有更清楚地认知,对于喜欢的程度也有了轻重之分,在2岁6个月时出现了“最喜欢”的表达。对于喜欢和不喜欢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例1:*CHI:嗯嗯. 

            *CHI:图图. 

            *CHI:我最喜欢这个. 

            *CHI:这是干什么的? 

            *CHI:棍子.(2;06;13-70)

例2:*CHI:我最不喜欢这个. 

            *CHI:还有不喜欢这个. 

            *CHI:嗯. 

            *CHI:我不喜欢怎么办?(2;06;28-72)

例3:*CHI:还有不喜欢这个. 

            *CHI:嗯. 

           *CHI:我不喜欢怎么办#扔出去3#行吧. 

           *CHI:要.  (2;06;28-72)

3、孩子在将近3岁的时候不仅仅对于自己的喜欢有了认知,也能认知到身边人的喜欢,能够感觉到身边其他人的感情。当感知到身边人“喜欢”某一事物时,会出现谦让赠与的情况。甚至对于小动物的许多喜好也有了了解。

例1:*CHI:妈妈是你喜欢这个蛋糕. 

            *CHI:妈妈是呀#这是你喜欢的蛋糕. 

            *CHI:那给你吧. 

           *CHI:给你块.(2;11;12-92)

因为妈妈多次频繁的表达过喜欢吃这个蛋糕,因此,在儿童的心理已经获得了“妈妈喜欢这个蛋糕”,所以在儿童看到这个蛋糕时就想到了妈妈喜欢这个蛋糕,并且在得知妈妈喜欢之后,做出了让步,将蛋糕让给妈妈吃,说明儿童对于“喜欢”的理解是拥有,知道妈妈喜欢,就让妈妈拥有这个蛋糕,主动将蛋糕让给妈妈。

例2:*CHI:小猴子喜欢吃香蕉. 

            *CHI:它就喜欢吃香蕉.  (2;12;16-98)

在电视上面放着小猴子吃香蕉的动画片,在儿童多次看到小猴子吃香蕉时,他就产生了小猴子喜欢吃香蕉的想法。视频多次向儿童输入小猴子只吃香蕉的信息,儿童在接收这一信息后,对于小猴子看到香蕉就拿来吃这一行为,理解为小猴子只吃香蕉,那小猴子是喜欢吃香蕉的,就喜欢吃香蕉。

(三)害怕

         关于“害怕”一词的获得在儿童两岁一个月左右出现。儿童对于外观看起来恐怖凶恶的事物、奇怪和巨响的声音更容易获得“害怕”的感觉。感到“害怕”后,会出现畏惧,退缩的行为。

例1: *CHI:嗯嗯-: 

            *CHI:     害怕. 

            *CHI:轰隆隆. 

            *CHI:嗯嗯-:  (2;01;27-51)

孩子在听到外面巨大的打雷声时,会感到害怕,躲到妈妈的身后瑟瑟发抖。这种害怕是直接感受外部的信号而做出的反应,并没有经过主观的干扰。是一种对害怕客观的获得。

例2:*CHI:西红柿. 

            *CHI:西红柿额西红柿也不害怕. 

            *CHI:土豆也不害怕#都不害怕. 喜欢西红柿土豆.(2;06;01-68)

例3:*CHI:好好害怕. 

            *CHI:啊. 

            *CHI:好#好害怕呀-: 

            *CHI:害怕僵尸. 

            *CHI:僵尸在在.(2;07;19-75)

在看到“西红柿”这一常见的事物时会感到熟悉,甚至能够联想到和“西红柿”相似的“土豆”,对于这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并且不可怕的事物,是不会感到害怕的。但是当看到视频中有僵尸出现时,他们会感到害怕,一是因为僵尸在视频中的凶恶形象,给孩子视觉上的冲击,二是因为僵尸是孩子在现实社会中未接触过的,孩子对此感到陌生就会有害怕的情感。就像孩子在小的时候会让亲近的人拥抱,但是被陌生人抱时会哭闹一样,是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感到陌生所以产生了害怕的情感。在获得“害怕”这一心理动词时,同时还有“喜欢”这一心理动词的使用,说明儿童在获得心理动词时,并不是仅获得和使用一种心理动词,也会多种心理动词同时获得。

通过上述数据与例子可以得知,在正负面心理动词中,儿童最先获得“疼”(一岁八个月)这一词语,其次是“喜欢”(一岁九个月),然后是“怕”和“害怕”(两岁一个月)。儿童先是获得一些客观性的心理动词,比如“疼”,不需要经过主观感情的影响直接就可以获得;其次是获得周围人多次频繁使用的心理动词,通过观察他人的使用来主观判断并获得心理动词。同一时间段也不仅只获得一种心理动词,也有多种心理动词同时被获得并使用的情况。因此,儿童对于正负面心理动词的获得顺序是交叉获得,并不是先获得一类心理动词再获得另一类[5]

五、结论

   一般来说,孩子首先通过了解他人使用语言的方式来获取语言,心理动词也不例外。儿童的语言知识来自于经验,经验的多少取决于语言输入频次的高低。基于使用的获得理论认为输入数量的频次和类型频次都对儿童的产出有正相关的重要影响。一种语言形式在输入中出现的频次越高,儿童对它的体验就越频繁,它在儿童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会不断得到强化,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该结构就容易被激活。也就是说,语言形式输入频次越高,儿童就会越早获得[6]。孩子在获得某种心理动词时,首先是通过直观感受来获得客观性的心理动词。其次,通过主观判断他人使用心理动词的方式来获得的,周围的人将某些心理动词多次频繁的向儿童输出时,儿童就会形成一种认识,进而获得这种心理动词并将其表达出来。除了通过身边人的影响,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儿童本身的表达能力以及获得能力的不同,再或者是儿童生长环境的不同都将对儿童心理动词的获得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汉语儿童早期心理动词获得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完全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7]

参考文献:

[1]张延领 .汉语中心理动词 “爱”与 “喜欢”语法语义对比分析[J].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 .

[2]张笛. 汉语儿童句末语气词获得研究[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 

[3]张笛&陈淑珍. 儿童语言发展与干预[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 

朱颖 . 留学生“恐怕”“害怕”“担心” 的习得及偏误研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4]张笛. 汉语儿童早期心理动词获得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22(6). 

[5]王蕾.《儿童语言:获得与发展》(第二版)述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 (6).

[7]穆亚婷.说汉语儿童早期动词习得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指导教师:张笛

本项目是2022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汉语儿童早期心理动词获得研究(S202210452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