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设计研究

孙庆笛  

   41140219931104551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在城市交通和运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性。为此, 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如何实施科学改造设计展开探讨,对延长市政道路工程服务使用寿命、优化结构设计、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实施科学保护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结构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交通的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建设工程也因此增多,伴随我国道路建设水平的提高,道路建设也因此取得显著成果,新建道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城市建设还要考虑到之前建设的旧路,由于年限较长造成旧路使用不便,再者以往的建设水平有限,导致旧路各种弊端层出不穷。要更快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必须对城市道路旧路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旧路的使用性,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市政道路改造设计科学内涵

 过去修建的道路主要考虑当时地段、当时区域的便利性,未结合区域内其他道路进行较好地规划,使得单一道路建设增加之后,道路的平、纵、横未进行较好地配合,当经济发展、人口流量增多后,道路的建设无法满足人流量增长的需要,出现旧路平、纵、横的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各道路之间的交点距离较短、弯道较多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改善并不是单纯的修改单一道路,需要对区域内的大量道路进行改造调整,以达到重新设计的目的。我国目前道路建设存在较严重的横断面问题,城市人口及人流量的增多,以及大量私家车的涌现,使得道路的机动车道宽度不断增加,而道路总宽度不变的情况下不得不减小人行横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有的甚至没有人行横道,这一方面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没有多余空间进行道路绿化,故而,道路建设要考虑好道路的平,纵、横情况,以便后续进行更好的改造。

  路基、路面情况无法满足现今通行量的需要。路基、路面出现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原有建设对土质采用了错误的工艺技术,或是所采用的材料强度不够;二是季节气候原因,风吹日晒造成路面情况的变化。路面、路基因此出现弯沉、塌陷等情况。因此,城市道路旧路改造也要对以往所使用的技术、材料等进行探究,从而找到最适合的旧路改造设计方案。

一般来讲,可应用三类大修措施,即实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应用水泥混凝土进行新面层加铺以及道路翻修等。相比于沥青路面,混凝土水泥路面的改造修复具有较大困难。基于加铺沥青层可显著优化水泥旧路面的综合使用性能,且对原有旧水泥路面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令施工较为便利,且无需投入较高的成本造价,对市政道路交通以及城市环境均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该类改造方式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就市政道路如何基于旧路面进行科学改造设计展开探讨,从平面线形、横断面、纵断面结构改造、路面结构设计等层面入手,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优化改造设计策略,对延长市政道路工程服务使用寿命,降低改造成本,提升效益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市政道路工程平面线形设计改造

市政道路要实施平面线形改造,也就代表着原有道路无法继续服务使用,该类状况多适用于其原有工程平面线形较差,设计参数选择不合理,使用不畅。因此可通过该项改造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指标的优化。同时由于市政道路已建工程两侧大都包含各类建筑、构筑物,在实施平面线形道路改造中,应密切结合两侧道路原有的构筑物、建筑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线形调整,并做好保护拆迁工作。

三、市政道路工程纵断面线形设计改造

市政道路工程纵断面设计改造原因在于第一原有道路工程包含较多的变坡点,具有较小的坡长或道路原有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不完善,水平较差,第二道路长年使用或者软基处理不到位造成不同程度沉降,导致原纵断面线形变化,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第三原有道路路面积水严重,需要调整纵断改善排水情况。

基于道路建设完成后,两侧陆续会建造各类构筑物与建筑物,而调整道路纵坡则会对其两侧地块的各类构筑物、建筑物的高差衔接与排水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施市政道路工程纵断面线形设计改造实践中,对于工程两侧包含构筑物与建筑物的实际路段应控制改动范围,尽量抑制不良影响。例如在郑州一环十横十纵示范街道整治提质工程的设计改造实践中,工程两侧包含各类房屋、排水系统,而地下则布设有较多管网,倘若纵断面线形改造设计中提升道路标高,不仅会令两侧存在的构筑物与建筑物呈现出阶梯状衔接,地块低于道路使路面雨水易于排入两侧用地,还会对排水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而倘若降低道路标高,又会使道路工程下方布设的各类管网出现不足埋深的状况,两侧建筑物基础也会暴露于外,对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隐患。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改造实践中,主要进行其变坡点的适应性降低,不应对其高程进行较大的调整,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道路纵断标高调整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抑制不良影响。

四、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改造

道路横断面一般包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通道、绿化带,各车道的宽度通常要结合车流量、交通情况及绿化情况综合考虑,要既考虑道路资源的有限性,又考虑低碳环保要求进行道路建设设计,以期能设计出符合现代需求的道路。道路要进行改造时往往道路两边已存在建筑,道路宽度在改造设计过程中无法改变,只能从道路的断面进行优化调整,当车流量增多时可考虑适当减少人行通道宽度和绿化带宽度,从而增加机动车道数;如要增加人行横道或是绿化带的宽度,则应该根据具体道路规划要求及该路段交通流量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从而给出最为合适的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方案。

五、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改造

1、对于新建路基的处理。旧路的老路基一方面受到自身承重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路面车辆较多,路面行车荷载过量,造成老路基出现沉降等现象,如果对老路基的沉降不进行及时处理,新修建路基与老路基无法达成平衡,形成较大的沉降差,使得新旧路基无法正常拼接,因而,在城市道路旧路改造中,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以保证新旧路基的正常拼接,同时,对于绿化分车带等边缘,要进行路基防水设计。

2、开挖台阶,进行土工格栅的合理铺设。新旧路基的连接过程中,必须开挖合适宽度的台阶以保证老路基边坡的反向台阶正常使用,台阶宽度需至少保证2米,2米以上的宽度能根据需要设置合理的土工格栅,一定程度上保证新老路基的整体性。

3、路面铺装与配套设施。路面铺装的优化设计,一方面是使路面状况满足车辆行驶需求,另一方面是通过路面改造提高其美观性和欣赏性。路面铺装前需要对路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分析,对于损坏较为严重的路面要根据目前道路行驶要求,对路面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使其满足道路承载需求;对于道路一般破损情况,可通过填补坑洼路面实现路面平整,使其增厚后能在一定年限不被再次损坏。

旧路改造要结合各方面情况,对于道路承载力、车流量及低碳环保要求进行综合,设计出规范且有效的改造设计方案,使得道路的排水系统更为优化,对道路无障碍坡道、给排水、消防、通讯等井盖进行更换或补充,使得旧路满足现行通行的需求。在路面坡度及其他标高发生变化时,要一并对井盖的标高进行调整。

六、市政道路工程管线设计改造

要重视现状排水管线和道路下其他管线的资料收集工作;旧路与新路最大的不同就是旧路上管线比较多,后期需现场处理的问题大多数都与管线有关。旧路下通常都有一些排水管道,如果能利用既有管道,既节约投资又降低了施工难度,但前提条件是对其可用性进行充分论证。论证原有管道是否可以使用,要了解原有管道的埋设、管径、平面位置、排水流向、目前使用状况是否良好等详细情况。

七、结语

总之,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优化设计改造涉及到较多工序环节与影响因素,我们只有把握各方现实条件状况、清楚明晰主体矛盾,应用适应性改造设计方式,才能令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改造符合经济技术指标、满足业主需求,提升工程服务使用寿命,并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方伟,李巍,王少霖.浅谈城市道路改造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224.

【2】李玲玲.对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5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