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蔡志翔

成都外国语学校 611700

摘要: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于2022年秋季开始实施。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更加与时俱进,注重学科内的知识关联和学科间的关联,突出课程的综合性、融通性,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理念,更能适应新时代对艺术教育的要求。从音乐学科来看,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核心素养,凝练了课程理念,增加了学科门类,提出了学业要求。本文就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对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音乐教学   核心素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一个很火的话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是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2022年4月22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然而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人深思。新的背景,新的要求,核心素养是一定要培养的,其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一、了解和归纳核心素养的内涵,制定教学目标

新版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审美感知素养、艺术表现素养、创意实践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音乐课程的核心素养是音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它是音乐课程以美育人和传承追求的集中体现。

首先,具有良好核心素养的学生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很强而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具有良好核心素养的学生主动想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在课堂中会主动配合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与以往的音乐知识教学和音乐技能教学相比,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的内容和指向更加广泛、更加全面。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服务学生终身学习,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既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了解核心素养的总体内涵,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意愿,本着“以美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制订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为实现良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例如在《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把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划分为艺术表现、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整体感知,全面深入理解歌词内容,渗透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歌曲的艺术熏陶和教育价值。如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能以亲切、赞颂的情感演唱歌曲,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审美感知素养目标,是歌曲的灵魂,联系整体歌词,体会“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等重点歌词的含义,用旋律挖掘学生的审美,打开他们想象的大门,通过这首歌曲所包含的相关音乐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态度感悟生活,了解祖国的宏伟辽阔。艺术表现素养目标,是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学生可以通过小组配合,让学生自己尝试演唱方式的变化或设计实践性较高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达到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培养。文化理解素养目标应该是读懂和理解歌词内容,想象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气势浩瀚、力量无穷、贡献无限等特点,体会、感知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之情。至此,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注重学生个体品质、艺术表现、文化素养教育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精神境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带来积极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音乐的作用和价值。音乐的艺术属性,是将美的要素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促使受教者朝着发现美、感受美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音乐艺术能够长期传播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说,初中音乐教学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进行美的教育和善的教育。在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美感”的渗透,善于发现音乐中的美,注重强化音乐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从而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初中音乐核心素养也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之美、情趣之美、表演之美,强化音乐教学的表现力。而要做到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就必须要舍弃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改进创新教学方法,重视音乐情感的传递。

例如在《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教学中,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手段播放电影片段,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对影片内容和音乐情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画面和音乐的结合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基调,感受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血腥杀戮,商人辛德勒倾家荡产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杀害的真实事件,将学生潜移默化的带入教学情境中。而后在讲述影视音乐的相关知识中,渗透影视音乐的功能以及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变革起到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们了解影视音乐,喜爱影视音乐,听懂影视音乐,能够最大限度的和影视音乐共情。结合辛德勒的故事和影视音乐的发展,教师可以渗透爱国主义精神,进而调动学生的爱国之情以及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景,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

三、扩展学习空间,增强音乐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的学习任务如果离开了兴趣这位老师都变成了负担,所谓的质量和效果也都会大打折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有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按“一板一眼”的流程进行推进,内容比较碎片化,教学缺少多样化和趣味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好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缺少了兴趣,他们在学习上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程式化的教学,以及孤立、片面讲授知识和技能的现状,挣脱时空和已有教学资源等因素的束缚,扩展教学空间,加强主题式、生活化、情景化和综合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学习。

例如在《银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的内蒙古族民歌或者蒙古族舞蹈的视频,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邀请班里的同学现场进行蒙古族舞蹈的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舞蹈的动作特征,并请同学谈一谈自己对蒙古族歌曲、舞蹈的感受和认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性,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建立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在学唱《银杯》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打击乐的伴奏,让学生模仿几个基本的蒙古舞动作,然后即兴创编,为歌曲伴奏和伴舞,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把握好伴奏和舞蹈的节奏感、表现力,这样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的积极性。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去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曲,并进行学唱,在今后的课堂中可以进行课堂展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课后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审美沉淀,强化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总之,在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思想理念的提出,对初中阶段音乐教学提升学生审美、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增加教学趣味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实施和开展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重点分析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具体开展方法,希望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华. 2019(28).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 考试周刊

(2)周健.2020(06).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183+186.

(3)杜宏斌.2022年6月.立足素养,以乐育人(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音乐”学科标准解读[J].中国音乐教育.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