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结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结合应用

解金辉

佛山市万科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改革后,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下不断进步,其中,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产业化的代表,在当下建筑工程建设中被大力推广,基于EPC模式的项目管理更发挥了项目管理集成优势,但是协同管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以某城市商业综合项目协同分析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方法提取了装配式项目管理中协同影响因素指标,通过构建项目协同管理模型,进行协同度评价,根据相应评价结果提出项目管理改进和提升建议,项目实施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协同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能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效率,为装配式建筑管理协同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协同管理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地装配预制构件形成的建筑,工期短、工程质量较高,支持复杂建筑结构建设,符合现代化建设需求。该类型建筑施工对现场管理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预制构件的有序组建。因此,各个部门的衔接和配合成为了装配式建筑建设的重点工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水平,采取科学化管理方式,打造智慧建造体系,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EPC模式概述

EPC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之一,指的是总承包企业在接受业主的委托后根据合同条款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部分承包或全部承包的承包模式,将工程、采购与建设结合了起来。在工程总承包过程中,总承包企业需要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管控,确保工程各个方面都符合业主要求。相比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EPC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例如,EPC总承包模式十分注重设计工作,强调要不断优化设计;EPC总承包模式将设计、采购以及施工这三个关键环节结合了起来,可以增强各个环节的紧密性;在EPC模式中,总承包企业需要对业主负责,分包商需要对总承包企业负责,可有效明确责任主体。

2 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结合应用

2.1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项目的优化对策

一是强化设计先导,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方面,项目设计、构件生产、装配式施工、后期运维,进一步深化精细化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一体化的技术标准,使EPC工程总承包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适应,创造装配式企业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并存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借助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设计主导和技术总体策划优势,以项目整体成本最低为目标,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时缩短工期,推动建筑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制定EPC管理模式下总承包项目经理的素质和能力标准要求。政府、企业协会、高等院校要加强合作,加大职业教育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水平。

2.2 EPC模式装配式建筑协同管理改进提升

根据本项目EPC管理特点,并综合考虑各单位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的差异,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采用EPC总承包内部设计、施工、监理等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高效协作的协同推进机制。针对本项目深化组织结构管理,分析EPC项目采购和管理方面的弱点,优化EPC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将预制构件厂的生产过程纳入整个项目管理范围,不仅是沟通协同,更是加强技术沟通协调,使得设计方案与预制构配件的生产加工相协调,达到优化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和生产效率,减少错误引起的变更等。科学决策,高效推进项目开展,建立完善三级决策机制。第一级为EPC项目部构成,以项目总承包管理为主,主要包括处理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总包、分包和设计、施工等一系列过程问题,及时掌握现场诉求,初步协调解决;第二级决策为项目建设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构成,包括建设方的各个专业部门,落实过程会议记录,落实各项公司章程和会议决定;三级决策机构为各个主要参建单位公司的主要领导构成,协同协调解决过程中重大问题,高层领导的充分参与,提高了项目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项目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建设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工作,各技术服务单位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加强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加工、运输和现场安装的全过程产业链和协同工作机制,重视建设过程设备材料的采购流程工作。强化信息沟通,必要时采取信息中心平台机制,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2.3设计阶段的结合策略

工程设计方案与设计图纸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与项目投资效益,因此需要加大对设计阶段的控制力度,突出EPC模式的优势。在EPC模式中,装配式建筑设计具有流程精细化、设计模数化等特点。①流程精细化。装配式建筑对设计的要求更高,所以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进行工程基础设计,也需要进行预制构件加工图纸设计,因此需要利用EPC模式管控设计阶段,增强设计的精细性、综合性与全面性。②设计模数化。只有进行模数化设计才能够将建筑与构件结合起来,实现建筑工程的工业化,因此需要进行模数化与模块化设计,增强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性。③配合一体化。在EPC模式中,总承包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预制构件生产商,并做好预制构件设计与生产的协调工作,让设计人员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预制构件、设备管线的设计。④成本精准化。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与方案可以为预制构件生产加工提供依据,也会影响到项目投资效益,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与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⑤技术信息化。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应灵活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设计的信息化水平。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的三维模型,对建筑工程的决策、管理、运营提供支持。

2.4应用流程设计

确定好BIM应用范围以后,要想使BIM技术真正落地执行,还需要进行应用流程设计。应用流程设计是BIM应用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流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BIM应用的效果,直接影响BIM技术在施工中应用的成败。因而本项目根据自身特有情况,结合公司原有流程设计及参考其他项目经验,改造了现有业务流程。

2.5拆除阶段经济效益分析

相较于传统现浇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回收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拆除阶段能够回收的残余。据国内外相关资料统计,传统建筑物回收价值占总建筑安装价值的3%左右,装配式建筑则可以达到8%~10%。对于轻钢结构来说,其拆除费用比其他建筑结构低,且拆除的预制构件还可以重复使用,所以拆除阶段的经济效益与建筑结构息息相关,在建筑结构中选择装配式较为划算。

结语

当前,EPC模式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应用不多,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BIM技术专业化、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生产规模化、安装工序合理化等都需进一步规范,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和政府部门共同协商合作,这样才能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源莉.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建筑与预算,2021(6):249-250.

[2]齐宝库,朱娅,马博,等.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6(4):112-114.

[3]白庶,张艳坤,韩凤,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建筑经济,2015(11):106-109.

[4]张树君.装配式现代木结构建筑[J].城市住宅,2016,23(5):35-40.

[5]刘永锋,黄国忠,周翰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密集套筒并联连接技术[J].施工技术,2021,50(1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