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道养护长效管理机制信息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中小河道养护长效管理机制信息化研究

罗迪文

上海宴河建设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1706

摘要我国河道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建立保洁、绿化与养护的完善工作体系可以保持河道整治成果。应当根据河道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建立河道管理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各部门履行管理义务,达到巩固河道整治工作成果目标。河网密集,中小河流担负着农业灌溉、防洪排涝、引清调水和环境治理等重大的功能,从"万河整治行动"入手,再加上定期的灰臭河流整理和航道疏通,中小河流整治项目效果显著,河流面貌已大为好转。为巩固中小型河流整治成效,形成了河流保洁、园林绿化和基础设施维护三个层面的中小型河流长效管理机制。本篇重点就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加以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河道管理;中小河道;基本措施

前言: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务物力开展河道整治工作,在河道整治完成后还要开展好河道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河道管理工作体系,着力运用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手段来提高河道管理水平,保持河道整治工作成果。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河流整治管理工作,需对所有河流信息系统全部登录造册,形成河流资料,并建立对河流有效治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对河流清洁、绿化维护与基础设施维护三个领域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明确管理工作职责和考核制度,明晰监管职责,将保洁作业下沉式管理工作、绿化维护和基础设施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化,为逐步建设良好水域生态打好基础。

1中小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1.1河道管理机制不健全

  多年来,由于国家河道管理制度原因,涉及多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比较常见,实际工作中造成各部门相互推诿现象也时有发生。河道排污现象体现得比较典型,涉及的管理责任主体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等造成河流污染严重。当下,河道管理工作标准不统一,河道管理缺乏统一领导机制,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足,存在责任交叉重叠,导致河道管理相互推诿、各自为政,管理措施不力令河道管理衔接不足甚至工作无序,无法积极有效落实整治工作。

1.2管理分工不到位

河道管理任务还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主动承担,地方群众不能积极配合和参与河道管理活动。这主要由于河道管理工作的宣传氛围建设不足,没能让群众进一步认识河道管理的重要性。还有的河道管理工作没能采用社会化参与机制,一些企事业单位参与河道管理的积极性不足,因此没能达到借助社会力量提高河道管理效率和解决河道管理问题目标,无法建设齐抓共管体系。倡导建立社会化河道管理体系,是解决河道管理问题的关键因素。

2.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2.1制度化原则

建立综合性河道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到位具体部门河道管理责任,强化河道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解决河道管理现实问题,达到提升河道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管理目标。

2.2标准化原则

河道管理应当贯彻统一标准,强调形成综合性河道管理工作标准,参照国家法规和地方实际情况基础上,形成统一河道管理工作标准,对照标准对河道管理情况进行统一考核,从而有效调动基层河道管理工作积极性,促进河道管理向市场化方向不断发展。

 2.3持续化原则

河道管理是长期性的工作,在河道整治打下的基础上,应当持续性地加强管理人员的配置工作,根据河道管理的现实需要加大相关设施设备的配置工作,形成长期的信息反馈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河道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在不断追加河道管理投入的基础上提高河道管理的有效性。

3.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河道保洁管理下沉式

中小河道完成整治后应当加大日常维护工作力度,在明确责任基础上下沉河道管理职能,明确河道日常保洁工作范畴,确定河道保洁分管权限。河道管理部门还要加强相关工作调研,根据保洁力量的强弱合理划定保洁工作范围,做到河道保洁队伍化整为零。在河道日常保洁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等级评定,加大抽查和日常打分考评工作力度,基于考评成绩进行保洁奖励。建立河道保洁反馈机制,运用移动设备跟踪保洁工作情况,提高河道问题反映时效性,发挥河长制的监督检查作用,从而形成垂直管理、有效实施、精简到位的河道保洁管理体系,持续性地开展好河道保洁工作,达到提高河道保洁质量的目标。

3.2河道管理分工责任制

中小河道管理还要建立完善的分工机制,明确层层互动的责任管理机制。首先,应当发挥街道、乡镇等不同级别河道管理单位的养护作用,在各级河道办、水务所、城建办的辅助下全面提高河道保洁工作有效性。在明确主体责任基础上做到分工不分家。水务所应当负责段内河道设施养护管理工作,加大河床管理水平。河道保洁员具体责任是负责河道岸坡的保洁管理工作。

3.3河道资金管理系统化

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原则使用中小河流的维护资金。并科学申报投资计划,给以预算中规定的后期资金使用额度,让小河流维护费用有计划地节约使用;规范实施"集中支付"的网上划拨业务流程,将资金划拨平台化,缩短资金流动过程,让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和规范;对所有已使用资金项目进行资料整理,根据项目内容将账簿、发票等资料建立成册,做到每笔资金有账可查、有迹可循。针对河流养护项目,设置先期上报制度,主要是面向未来二三年的中小河流整治项目,通过系统先期上报。

3.4河道养护作业市场化

积极推动河流维护市场化,采取招标竞价方式,由专业维护企业承包并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由政府部门实施监管。在设施养护和河流疏浚工程中,将通过招投标工作方法进行工程单位筛选,由专门技术人员在项目施工中做好对工程的指挥和监管,让工程单位保质保量进行维护施工。在今后工程实施中还需加大维护市场化力度,运用市场化机制引进专业维护企业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以实现河流的"面清、岸洁"。

3.5河道违法事件规范处理

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水务违法事故,经查实具体情况后,将会同市水务稽查支队,结合村委会、居民区,充分发挥各部门配合作用,以劝阻教育和宣传等方式,依法、规范地处置水务违法事故,进一步规范水质管理工作,从全方位改善用水环境、水资源质量、水安全。要严格地处置违法违规事件,及时确保水陆安全,对典型案件严格依法处理,并且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有效制止违法活动对河道的侵害。第四,还要建立综合性的群众管理监督机制,运用互联网、手机等载体加强违法证据的收集,开展微信举报平台,加强群众举报的受理查处力度,给予违法违规案件举报人以相应的奖励,调动群众参与河道违法违规现象举报参与力度,解决相关的责任问题。

3.6多渠道公众监督机制

长期以来河流整治工作始终被看作是地方政府行动,并未建立广泛有效的公共参与制度和监督,居民们擅自在河里种植蔬菜搭棚,孩子们利用暑期到河流中野泳,公司乱倾倒积土入河、填河流等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做好中小河流保护管理工作,确保我镇河流治理健康开展,可结合每年的中国国际水日、全国水利周,采取树立宣讲版、派发宣讲物料等形式,经过走乡村、走社会、走学生、走单位,广泛与公众交流,进一步加强对河流的有关法规、政策宣讲,增强群众对河流整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促进群众参与监督,调动主人翁精神的自我积极性。

3.7河道突发情况预案制

根据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和河流水生植物大面积爆发等特定情形,按照《中国环境法》《中国水法》《中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府的要求,针对特定情形的应急预案,明确防控区域、工作原则,确定工作分、具体的工作流程和联系人,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处理。

结语:积极研究确立以乡村为主要管护单位的辖区河长管理制、确定管护范围,履行具体管护负责,全力建设以部门主导、乡村负责、村级自治为重点的河流三级管护网络。小河流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持久、普惠民生项目,需要在进一步完善保护管理体系中探索小河流长效治理新机制,通过整治和管理并行标本兼治,规范维护机构和人员,切实绩效管理等措施实现中小型河流保护长效管理,为广大群众创造整洁良好的小河流生活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希岭.河北省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J].现代水利科学与技术,201、21,(2):72-74.

[2]段海仁.北京昌平区中小河道存在醮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水利,202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