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未来科技城规划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荆门未来科技城规划设计研究

徐帆

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掇刀分局,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规划荆门未来科技城的发展,核心是破解中部城市的独特创新发展路径,以先进理念、长远眼光、高起点谋划,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考虑长远目标的现实路径,因此,城市设计的重点在营造以人的活动为核心的空间平台,要为各类创新人群、创新活动、创新链条提供多样化的空间载体。本次荆门未来科技城将规划两湖一廊三园作为空间发展核心抓手,提出以湖纳贤,以廊聚气,强化人才为本,服务为先,企业为重的核心空间策略,强调科技创新功能混合、城市空间类型多样,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人才战略为契机,建设创造科技价值的智造之城、吸引菁英人群的科技之城、宜居宜业的复合型生态之城。

关键词:未来科技城;城市规划;策略

1荆门未来科技城规划展望

随着亚洲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托欧美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将彻底被打破,传统的科技园发展模式将丧失竞争力与影响力。全球创新体系逐步向多元、社会、复合演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发达国家城市科技园纷纷创新发展,例如新加坡纬壹科技园区以生态脊柱串联功能组团,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以绿色带来活力,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以公共服务设施共享,苏州工业园区多维度的地区发展模式形成“园区+城区+景区+社区”,上海浦东的碧云国际社区,通过教育和医疗配套设施打造高端、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高端品牌。

通过对全球诸多先进城市科技园区的调研,结合荆门地区的城市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将荆门未来科技城打造成创造科技价值的智造之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制造之地,充分布局科技孵化、商务花园、科研办公服务平台,吸引菁英人群入驻;设计城市复合创新区,倡导低碳时尚,形成宜居宜业的复合型生态之城。即有机混合的土地利用,科技园区包含大中小混合的空间组织,实现公园化的园区模式,有多元化的住宅配套,有公共服务设施导向。

2规划城区现状分析

现状用地:城市建设类用地主要集中分布于207国道(即规划精忠大道)两侧。现状用地以农林用地为主,村庄建设用地散布于基地内部。

现状道路:207国道穿境而过,少部分已建或在建城市主次干道,乡道路网密布于整个基地内部。

现状水系:基地内部水资源充足,主要分布于基地南部,有官堰湖和三干渠等较大水面。

现状市政设施:市政管线 三条500kV、一条220kV、一条110kV高压线,两条燃气管线,一条石油管线穿过基地内部。

现状居住用地:村庄建设用地为主,存在少量三类居住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及二类居住用地。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分布于207国道两侧,以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主,存在少量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工业用地:现状工业用地 基本为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大量分布于207国道两侧,少量在基地东北部。

建设动态:基地内部主要有已建、已确定、在建和意向项目四种,生物物流园项目分布于基地东北部,其余基本分布于207国道两侧。现状建筑质量以一般居多,近期新建的多辉商贸城等建筑质量良好,低层为主,局部多层,

现状高层:整体呈西高东低,整体坡度较为平缓,207国道以西地区坡向以向西北为主,移 动地区以向东北为主。

3荆门科技城规划功能定位

经调研,省内各地未来科技城的产业与定位接近,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荆门未来科技城定位应特色鲜明,于周边的科技城差异化发展,成为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一部分。突出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区域带动作用,强化未来科技城的战略地位,推进荆门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下表1 荆门未来科技城功能定位)。

1669444862203

1 荆门未来科技城功能定位

目前荆门的跨越式发展的面临着企业培育能力不足、园区创新能力不足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招商引资向自主培育的转变,发展产业链的高端、技术研发的前端、产品销售的终端的三端企业,提升产业能级。以此打造引领荆门建设湖北区域增长极的科创中心,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新型产业的集聚地、预存地;产学研融合、产城人一体的创新型示范城区。形成一座智造之城、一座科技之城、一座生态之城,见示意图1。

1669445365218

图1未来科技城示意图

图2“五位一体”科技城

打造五位一体的第四代科技城(示意图2)。以科技研发为核心,培育创新服务、科技总部、集成生产。重点聚焦两大核心优势产业、培育若干新兴集群。

核心功能:发挥科技研发生产园区的功能,自主产业培育的孵化器+自主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五位一体,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特色功能:生产性服务配套:总部办公+中介服务+营销平台,服务高端管理人才需求;

基础功能:生活性服务配套:生态居住+生活配套,高端居住+运动健康+商业娱乐+文化休闲+公共服务。

4城市设计

4.1空间策略

科研区块,采用科技服务中心的模式,形成一片真实的科研社区,为科技人才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专业学校、研发单位、居住和日常生活都在一个社区里面。内街式科研办公区内街两侧的建筑裙房可布置商业及科技交流与服务平台,高层更适宜总部办公需求的企业;商业内街更利于企业员工闲暇时间的交流;景观连续性强,可形成完整的街道界面,建筑体量富于变化。内院式的科研办公区功能布局因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可自由调整,更适应大型企业;内部能想成完整的半私密院落空间;内院集中景观,效果良好;提供良好的室内外交流空间,有利于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合作。自由式的科研办公区建筑功能布局灵活自由,更适合小型企业集群;可充分利用地块设计建筑,由开放空间所联系,开放空间也具有丰富多样的可能性;能够良好地促进企业间的交流;由标志性突出的建筑体组成,风格现代,景观布置灵活自由。

产业区块,通过步行体系,以大企业总部办公为主导并融入大企业研发、生产功能,并 以科创交流平台为纽带带动与大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办公,同时布置配套商业服务,形成地块内部的功能混合。大型企业园区一个街坊为一个企业;街坊内部形成公共空间,临街保持连续界面;企业建筑以1—3层大跨度建筑为主。中型企业园街坊内部分成二到三个小组团,中间以绿地或道路为分割;街坊中央形成带状公共空间,各企业建筑向此公共空间打开界面,以促进企业间的交流;面向城市道路的界面保持高连续度;不同企业内部形成各自公共空间,企业车行交通以直接开向城市道路为主;企业建筑靠近城市道路的采用10—15米进深的板式建筑,层数在4—6层。靠近内部公共空间的以2—3层的建筑为主。小型企业园街坊内部分成三到四个小组团,中间以绿地或道路为分割;街坊中央形成公共空间,各企业建筑向此公共空间打开界面,以促进企业间的交流;面向城市道路的界面保持高连续度;不同企业内部形成各自公共空间,企业车行交通以直接开向城市道路为主;企业建筑采用10—15米进深的板式建筑,层数在4—6层。

居住区块,居住以点式、板式高层结合底部3层裙房的形式为主。商业沿街商业以1-2层裙房形式为主,结合组团中心绿地设置组团级商业中心。办公结合毗邻外部道路的底层设置提供创业共享办公空间;结合中心绿地设置的集中办公建筑。公服结合住宅底层3-5层裙房、组团中心绿地、住宅内部配置。

4.2方案生成

整理水系强化两湖一廊,纵向延伸;保障生态市政廊道,预留高压线走廊安全防护通道;现状保留提升保留现状地块、对接意向项目;完善道路系统加密次支路网系统;强化生态渗透生态纵向渗透,联系功能板块;引导分区布局结合开发现状,构建6大功能组团,见下图3,未来科技城核心项目布局。

1669447538486

图3 未来科技城核心项目布局

4.3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1)一核两岸,三轴三带(图4)。一核:复合城市功能核;两岸:环官堰湖、凤鸣湖公共服务功能岸线;三轴:东西向产城融合轴,西侧南北向创新轴,东侧南北向科创轴;三带:产业发展带、科技研发带、生态居住带。

1669447618435

图4规划结构

(2)两湖、一廊、三园(图5)。两湖:凤鸣湖人才高地、官堰湖院士工作站;一廊:滨水创智服务长廊;三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生活配套服务园;

1669447801800

图5 功能分区

5实施策略

5.1公共配套先行,多因素考虑分期分区策略,最大化地块价值。合理的开发规模,同期开发地块相临性,工程实施可行性。

5.2荆门科技城的升级路径,形成创新、生产的循环促进体系

5.3进行园区动态化管理,在成长中不断实现再次创业

5.4、大力推动人才战略,强化人才培养,保障人才优先发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6结语

未来科技城建设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出路之一,从规划到建成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已经出让的在待建用地,建议近期保留作为工业用地,远期改造提升为研发孵化功能。为了降低对周边高端功能预留造成潜在影响,近期建设需要严控环保底线。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建设一批单个大学、企业无力建设的、跟荆门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与武汉和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校企共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集群平台与设施的建设。通过生态投入提高城市吸引力,以绿廊湿地公园的建设为抓手,提升国际人文生态社区的生态品质;以国际学校、文化中心、国际医院、滨水休闲商业的建设为抓手,提供优质公共配套服务;通过居住产品的创新,提供与市区差异化的高端产品,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就业居住;高标准差异化建设国际人文生态社区完善高端人才的配套服务。

(作者简介:徐帆,19853月生,男,籍贯湖北沙洋,大学本科学历,注册城乡规划师,多年从事城乡规划编制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