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文手势在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与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柯尔文手势在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与实践探究

周若梅

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 430000

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学生音乐才能发展的最宝贵时期,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良好歌唱习惯的养成及准确音高概念的建立主要是在小学阶段,这一时间阶段加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教学,着眼于从学生感知觉认识出发,注重激发主观体验,建立“内心音乐”习惯,侧重于视觉、听觉和感受的整合,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协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音乐创造力,让学生在愉悦教学和游戏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获得好的音乐学习体验,这将给学生带来幸福和自信,让音乐属于每个学生。

一、柯尔文手势在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营造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为首要任务和目标,要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生活。使用柯尔文不同的手势和高度来表示音高的歌唱,学生可以跟随老师的手势变化,演唱教师所示的音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高概念。手势的使用让抽象的音高关系直观、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乏味和重复练习。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手势引导学生,学生在提示下用肢体语言来回应,同时感受音乐。师生配合着音乐用手势、动作表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都愿意积极参与,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圆满达成教学目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每个学生通过自己不同的方式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为学生提供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和空间。

(三)运用手势进行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柯尔文手势具有直观性,在教学中的最大优势就是帮助学生对音高的掌握,而音高音准的掌握正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重点。教师运用柯尔文手势,表示不同的音高与音乐旋律来和学生交流,在这种和谐、愉快的训练中,一方面培养学生自身固定音高的形成,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倾听、感知音乐的习惯。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的看、唱、听都得到系统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柯尔文手势在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中的实践

(一)柯尔文手势在小学生音高感知培养中的实践

小学阶段是儿童音乐发展的最宝贵时期,也是解决儿童音高感知的关键时期。柯尔文手势在一定程度上形象化了音高,生动地表达了音调的倾向和特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手势和掌握音准,这种直观表现音高的方法对帮助学生感知音高非常有用。

1.运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理解音级关系

学生通过教师手势的摆放位置以及运动的方向,能够很直观认识和理解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在指导一首歌时,可以采取手势提示来帮助学生准备音高,如轻微调整音高位置的上升或下降等等,学生根据老师手的指示来调整自己的歌唱音高。

2.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内心听觉训练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来表达一小句音高,学生根据老师的手势快速识别所示的音调在心里默唱,老师一组手势结束之后,学生再将一小句音高准确唱出来。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以及辨音能力,进行这种内心听觉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对音高更加熟悉,培养良好的歌唱音准。

3.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程、和弦构唱训练

配合柯尔文手势带领学生构唱旋律音程和分解和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乐理中的重要知识。练习时,教师可以直接用手表现出某个音程或者旋律,接着学生将几个音按顺序唱出来,并且要说出它的性质。反过来教师还可以直接说出一个音程或者和弦的性质,让学生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4.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多声部合唱训练

训练多声部合唱时,首先进行简单的单音练习,教师的两只手运用柯尔文手势分别表示不同的音高,不同声部的学生关注自己声部的那一个手势,并准确及时地唱出音高。采用音程、和弦的音分别作为不同声部的演唱音高进行训练,使学生正确分辨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的音准更加准确,培养学生内在的听觉能力、音准掌握能力和多声部合唱能力,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二)柯尔文手势在小学生音长感知培养中的实践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良好的节奏感是学好音乐的基础。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将节奏配合柯尔文手势进行练习与合作,让学生在律动中体验节奏,逐渐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1.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基本节奏练习

用一个音或多个音用在不同节奏型上进行训练,比如只用一个“mi”,首先练习全音符,唱四拍唱名的同时将手放在固定的位置稳定四拍;再练习二分音符,唱两拍唱名的同时将手放在固定位置稳定两拍。这种单音的练习比较适合运用于长音的节奏型中。再比如运用两个音“mi和sol”, 在练习八分音符时边唱唱名边做手势,每个音只持续半拍。

2.运用柯尔文手势表现旋律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心中默唱旋律,将旋律音高和节奏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如果旋律节奏较紧凑,可以放慢速度,熟练之后可加快速度,但是一定要保证表现出来的节奏节拍是正确、稳定的。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节奏型的时值特点、牢固的记住旋律,也能检验学生对柯尔文手势掌握的熟练程度。这样的练习高度考验了表现者的节奏感、旋律感、对柯尔文手势使用的熟悉程度。

(三)柯尔文手势在小学生歌唱能力培养中的实践                                

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柯尔文手势,架起桥梁,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学生的演唱充满真挚的感情、充满美丽的色彩。

1.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歌唱呼吸训练

小学生在唱歌时,一般缺少良好的呼吸习惯,吸气缺乏主动性。在指导学生歌唱的同时,运用柯尔文手势、合唱指挥手势引导学生调整呼吸。教师首先给出预备手势,预示让学生吸气,然后用柯尔文手势指定一个音高,引导学生一起唱出来,再根据老师给出的手势换气,强调每个人呼吸起点的一致性,以形成准确有序的声音。为了实现学生呼吸的统一,除了掌握各种呼吸方式外,观察教师的指挥手势是很重要的,指挥的起拍手势可预示出呼吸的方式,呼吸方式上的正确与一致是表达音乐的前提。

2.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歌唱力度训练

力度的表现是歌唱艺术的进一步要求,是实现音乐情感对比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时,用手势的动作幅度大小和手势及身体的紧张感来表示力度。指挥者手势与身体的位置可形成力度变化的视觉效应。手的运动线路远,离身体越远,可形成强的力度;手的运动线路近,与身体越近,可形成弱的力度。在练习时,引导学生观察手势的动作幅度大小,提示学生进行渐强渐弱演唱的力度变化,教师还可以通过控制手势和身体的紧张度表示力度。

结语

音乐课是一门美丽的艺术,学生们是音乐作品中不断地跳动的音符。让我们一起学习和享受柯尔文手势的魅力,在音乐中把所唱音的高低、长短关系体现出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能,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让音乐课堂“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