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图书馆建筑公共空间初探——以山西师大图书馆项目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校园图书馆建筑公共空间初探——以山西师大图书馆项目设计为例

姜帆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5

摘要:不论是中国传统书院还是现代大学,图书馆都是核心建筑,象征了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同时作为校园中的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当今高校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书籍的容器,而转变为人的容器,承载着将不同专业领域的师生聚集在一起产生交流、碰撞的效能,因此公共空间在图书馆的设计中愈发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山西师大图书馆方案设计为例,探讨校园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特征与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空间;功能性; 开放共享 ;趣味性与识别性;生态可持续

工程概况

山西师大图书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项目基地位于山西师大校园主轴正对校园主入口处,总用地面积约20690平方米,地上9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5228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60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高度46米。主要功能包括图书阅览、电子阅览、古籍阅览、自修教室、研讨室、后勤办公、信息技术中心用房等。

基于校园空间的公共性与在地性思考


路易﹒康曾经这样描述学校:“我认为学校是由适合学习的空间所构成的环境;学校开始于一棵树下,一个不自觉为老师的人与一些不自觉为学生的人讨论着他们对事物的领悟,这些学生希望他们的子女也能听听像他这样的人讲话,于是空间被建造起来,第一所学校因此产生。”大学校园是思想汇聚之地,图书馆应该成为体现这一“场所精神”的载体。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中,我们设想了一个与周围环境持续对话的图书馆。图书馆不仅仅是存阅书籍之地,更是共享知识、激发创新和培养多元校园文化的师生体验中心,一个以文化和科技驱动知识分享的平台。

图书馆东侧面向校园主入口,规划形成的礼仪性广场成为校园中的重要公共空间。作为对其回应,我们将建筑的主要立面和出入口面向广场。设计中提取山西师大校徽中的标志性元素,融入立面设计中,扭转的立面与屋顶连为一体,图书馆从广场望去如同展开的书卷,令人自然将建筑与其功能关联起来。内凹的入口与大面积的玻璃将建筑内部暴露在人们的眼前,紧密的视觉联系吸引着人们走进室内探索,起到了引导人流的效果。具有趣味和特质的设计,有助于塑造校园公共空间的独特气质,将校园文化与符号融入图书馆的造型设计一方面作为对校园文化的传承
与表达,同时也令使用者产生场所记忆和自我认同。

舒展、卷曲的屋顶将传统山西民居建筑语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表达,作为基于山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在地性回应。

公共空间的功能性表达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是否还会阅读实体书?是否需要实体图书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在不发生改变,那人们使用图书馆的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图书馆除去本身藏阅的基本功能,还应预判校园当下以及未来的设施需求,为此我们设置了开架阅览和非正式的阅读空间、单人研习间、研讨室和管理办公室,以及更加柔软灵活的多功能空间,可以用来举办临时展览和小型报告等活动。我们力图将具有不同特点的空间整合在一起,可以让不同需求、不同专业的师生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入口门厅的三层通高中庭结合物品暂存、安检和信息自助查询等功能设置自助暂存柜、入口闸机和自助信息查询屏幕等设施。

巨大的采光中庭承载了主要的垂直交通功能,因此在中庭四角设置了疏散楼梯,同时结合主入口布置一组电梯。交通核与三角形旋转中庭所限定出的空间满足了人流集散的过渡以及临时会面功能。

2-6F的阅览空间沿采光较好的外围布置,两层通高,通过开放的书架墙与藏书区进行分隔,功能分区的同时力图使空间流通。沿中庭通往阅览区的主要通道设置自助查询台和非正式的休闲座椅,提供临时休息讨论空间。阅览区进入夹层开架藏书区的大台阶大大超过了使用上所需的宽度,结合设置阶梯式的临时座椅,成为非正式的阅览空间,也可以作为临时的小型研讨与报告空间。

图书馆8-9F结合屋顶造型所形成的卷曲向上伸展的室内空间,设计了台地式的阅览区,作为由阅览进入研讨区的过渡空间。顶层9F作为研讨功能层,既有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开放研讨区,又有可以相对私密讨论的小型研讨室,为学生之间的联系、协作和个人学习、思考提供了机会。

我们认为大学图书馆在功能上正在发生转变,从一个书籍的容器变为师生学习、信息交流、和开放讨论的公共空间。因此在设计中我们把整个图书馆设想成一个大尺度的开放空间,将不同功能的动静功能分区进行软性的分隔,旨在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心智上都将人们汇聚在一起。大范围的阅读景观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获取,并创造出一种与传统图书馆截然不同的空间体验。开放的氛围让所有读者在同一空间中相遇,不同个性的公共空间分散在整个图书馆的不同位置,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知识交流。


趣味性与可识别性

图书馆内部在不同层数、不同区域分别设置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一方面希望通过空间个性各异的场所激发出不同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希望形成识别性,令使用者不用仔细分辨,只是通过空间感受形成的记忆便可以快捷方便的辨别出所处的位置或找到想到达的区域。

主入口三层挑空的中庭空间作为图书馆阅览流线的第一序列空间,提供一个相对舒适安静的空间氛围与尺度,作为从喧闹的校园广场进入相对肃静的图书馆的空间过渡,同时也作为抵达图书馆的空间提示。挑空边界的平台层层挑出,形成一个喇叭状空间,配合入口造型邀请着师生进入这个开放的阅读空间。

图书馆的主要采光中庭,作为整个图书馆的核心公共空间,采用螺旋的水平线条,将人的视线向上引导,激发向上探索的欲望。

南北两侧的阅览区空间相对完整方正,提供安静、沉稳的学习氛围。


建筑顶层具有最佳景观面,同时在功能定位上逐渐从下部的阅览功能过渡到研讨交流功能,因此顶部面向校园广场的中庭边界随建筑立面扭转而形成自由灵动的曲线边界,空间氛围活泼开发,鼓励师生在此交流共享,激发不同学科间的碰撞、合作与创新。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设计中我们希望为校内师生创造一个充满阳光与趣味的开放学习之地,加强建筑与环境的联系。我们通过优化日照采光设计,力图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大幅提升师生的学习效率和幸福感。图书馆通过结合被动与主动可持续设计策略,减少其碳排放和总体能源消耗。设计通过中庭上空的采光天窗,南北两侧结合立面形成的天窗,使图书馆公共空间全年提供舒适宜人的采光环境。结合立面网格设置的开启窗扇位于阅览区,舒适的自然风有效改善了室内的阅览环境。建筑的朝向也体现了被动式的策略,南北立面的玻璃占比较大,东西立面的玻璃占比较小。沿南北立面分布主要的阅览学习空间,能够有效提高阅读舒适度。

考虑到校园未来使用功能与需求的不断更新与迭代,公共空间的可变性设计体现出对建筑可持续性设计的思考。灵活的标准柱网为后期的空间改造和再设计提供充足的可能性。

结束语:

 大学时代是学生由象牙塔进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学生不仅需要通过专业的学习走向职业的岗位,更需要提升交流交往能力,更成熟地走向社会。山西师大图书馆的设计实践中,我们用简洁纯粹的建筑形态控制住整个校园外部环境,而在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我们则试图创造出细腻柔和的交流交往场所。结合不同尺度的景观中庭创造出丰富的交流空间,给学生一种活泼、舒适的学习体验。图书馆作为教学、生活以外的校园第三空间,不仅承载着看书自习等功能,同时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学生时代珍贵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交往功能。细腻生动、兼具功能性和趣味性的公共空间,与宏大的带有精神赋能的叙事场景共同使图书馆承载起教书育人,场所育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 [美]约翰·罗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