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养

李旭哲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纸坊中学  72140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法治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培育是指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并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以及法治理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理念。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初中生道德和法治的培养和研究。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正处于特殊时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而加强初中生对法治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而且是促进国家法治进程的重要基础教育任务。

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学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理论和方法不断的改进,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并指导他们的思维方式。

最后,由于初中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一些劣等信息会干扰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社会经验很少,无法有效地甄别信息,导致许多学生在与外界联系的过程中受到社会恶习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从小就可以确立道德与法治之间的界限,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意义重大。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法治意识薄弱

教师法治意识弱,并不是指教师自身在言行、理论上在法律、法治方面有欠缺,而是在教学的组织上,对法治意识教育的落实意识比较弱。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是“道德”与“法治”并重、并行的,而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并重”落实得比较好,而“并行”则缺少实践。也就是在教学中,将“思想道德”和“法治法律”两个内容完全割裂、分开来讲,讲“道德”时不学“法治”、学“法治”时不论“道德”。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新版教材在编排上,前面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后面才逐渐增加了法治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受到教材目录的影响,其实这并不是教材编写者的本意。

(二)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教学方法不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不少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心里有个潜在的界定,认为“品德”“法治”都是严肃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和形式也应该给学生这样的印象。这与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相悖的,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其实,并没有人规定严肃的内容一定要用严肃的形式来传播。另一方面是重传授而轻内化。这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在,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不追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而是追求他们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体现在言行上。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由于学校缺乏对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关注,也导致了不完善的评价体系,甚至还存在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进行评价的情况。学校通常将道德和法治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学科,大多数学校尚未建立有效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因此,学校应更加重视道德和法治教育,并应进行系统的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老师的教学成果。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必须通过某些法律和法规。具体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含义。在课程中,学生将继续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在于知识的提高,而且在于思想和道德的提高,通过积极地让学生参与建立政治和法律意识的过程,保持学生的自我意识,并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例如,在学习投票权时,以多媒体播放选举视频,使学生可以当时感受到选举的现场和气氛,从而真正感受到自己正在参加选举。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使用一系列问题来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使法律知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内阁是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还培养并认可学生参与公共事务,以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贡献和社会活动。为了学生能够真正地内化法律体系知识,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制定法治主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了解法治知识,并带领学生在社区居民中推广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形成法治的概念,提高法治的敏感性,促进了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

(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规范其自身的行为

为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必须鼓励学生参与法治行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规范其自身的行为。通过开展法治行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律和法规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的理解,尊重和遵守法律,并形成良好的法治意志,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使用和遵守法律。

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充分地创造条件,抓住有利于法治教育的机会,在适当的时候邀请法院专家、著名法官等到校园和教室里给学生讲授法治经验和法律知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在线观看大案的审理过程,以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学习非法和刑事案件的成因和后果,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法院的审判程序和气氛,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三)开展特色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守法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育者:“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守法是法治意识培养的目的之一,教师应具备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通过开展特色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堂上领悟的法治相关知识运用于生活。

在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独立实践,完成特定专题学习任务外,还可以联系社会团体,为学生提供旁听庭审现场、志愿协警等活动机会,让学生接触日常生活中不常参与的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生活中机关如何践行法治,如何在打击违法犯罪时运用法律武器。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可以近距离体验法治的运行方式,使法治学习具有更强的真实感,从而帮助学生在自觉守法的过程中提升法治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积极性,加强合作与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同时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科书的内容,深入了解与特定生活实践有关的法律概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实践法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养研究[J].祖国,2017(05):255.

[2]冯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2018.

[3]彭世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A01):216.

[4]黄海英.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