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车辆蓄电池部件故障分析与隐患排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1

城轨车辆蓄电池部件故障分析与隐患排查

李义全,邓学文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湖南 株洲 412000)

一、总体概述

城轨车辆上的蓄电池是辅助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列车启动时,需要蓄电池为列车控制系统供电,启动后由充电机为所有110v负载供电,当充电机故障时,蓄电池为紧急负载供电,为车辆控制功能使用。轨道工程车上的蓄电池分为牵引蓄电池与控制蓄电池,牵引蓄电池是在第三轨没有电的情况下,为电力蓄电池工程车提供电源。控制蓄电池为轨道工程车的负载供电,为轨道工程车的控制功能使用。

二、故障分析

蓄电池在下车维护充电时,在充电末期出现一只电池外壳烧蚀;出现了两只单体电池充电末期冒烟的现象;蓄电池箱体内温度64°C,其中一只单体电压近似零伏。

2.1.故障现象

经现场检查,T01车故障电池烧蚀位置在电池中上部,靠近下液面线位置。见图1。

IMG_256

图1  烧蚀位置在电池中上部,靠近下液面线位置

2、T02车故障

经现场检查,故障电池烧蚀位置在电池中上部,靠近下液面线位置,故障现象与T01车相似。见图2。

1

图2  烧蚀位置在电池中上部,靠近下液面线位置

2.2故障分析

(一)故障电池基本信息

1 退回电池(T01、T02车)信息见表1。

表1

电池编号

160703D058

160702D091

160703D013

160705D152

160703D036

160701D054

电压

1.28V

1.29V

1.28V

0V

0V

0V

电液面

下两点

下两点

下两点

无电液

下两点

下两点

出现故障的电池为2016-2017年生产电池,使用时间5-6年。

拆解分析

1  T01、T02车退回电池拆解

现场出现零伏、无电液,见图3、图4。

图3:烧蚀点位于隔膜上部    

图4 :正极极板发红,隔膜发干

3.1拆解分析

通过对返厂电池的拆解,发现故障电池烧蚀位置均在电池极板上半部,隔膜干涸、极板无游离态电解液。

1 通过复现试验,退回缺液电池确存在充电末期冒烟现象;

2 通过电池下车后进行电池充放电筛选,可以将有冒烟、烧蚀隐患的电池筛选出来;

3 通过退回正常电池拆解,正常电池隔膜湿润,极板有明显游离态电液。而现场出现零伏、冒烟现象的电池,隔膜干涸,极板无游离态电液。

4 返厂时出现缺液的电池,即使补加了电液,但是在进行循环后仍出现了冒烟、零伏现象。且拆解后发现,电池内部状态与现场出现冒烟现象的电池一致。说明退厂时电池内部已产生损伤,补加电液不能使得电池状态完全恢复。

3.2拆解结论

通过不同车辆故障电池的拆解,确认出现的故障现象相同,原因一致:由于蓄电池内部缺液,造成极板、隔膜干涸,内阻增大。长期使用产生的热积累导致电池短路,引起电池过温及产生烧蚀现象。

电池内部缺液可能是加液不及时,也可能是说明书中给出的加液周期过长,导致在工作人员加液时内部已产生干涸现象。

四、故障排查方案

1、现场电池筛选处理方案

目视检查电池液面,将低于下液面线的电池标记并挑出。

充放电检测:

① 蓄电池加水后浸泡12h(充放电前检查确保每只电池电解液位在上两点位置);

② 放残余容量:以36A电流,将电池放电至40V/80只;

③ 蓄电池以恒流0.1ItA充电12h,停2h后以0.2ItA放电至80V/80只;

④ 容量循环:电池以0.2ItA充电6h,5h45min至6h监控充电电压,直至充电结束;停2h后以0.2ItA放电至80V/80只。记录电解液温度、电池电压及电流,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标识和记录。

注:充电过程中关注电压或电流变化情况,若充电后期,单只电压出现下降或异常,温度快速升高,将电池挑出,使用备份电池更换。

⑤ 上车前蓄电池以0.1ItA充电12h;

⑥ 充电停止2h后调整液位,检查电池外观、开路电压,经段方检验最终验收合格并同意装车后方可装车。

2、全程协助蓄电池的维护保养,预防维护不当问题

针对蓄电池维修手册明确年检时进行补液操作,但又明确季检时进行液位检查,检修过程中业主维护人员可能判断不准确,存在加液操作,从而导致蓄电池液位过高。为预防潜在风险,对所涉及的镍镉蓄电池项目进行全面普查,确保蓄电池不再出现加液过多等漏液问题。同时对对蓄电池维修周期相关要求提交澄清函,在业主进行第一次加水时,通知厂家进行现场指导。

3、电池更换方案

为避免新旧电池混用造成蓄电池一致性不佳,现场按照整台份下车筛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