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开发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开发效果研究

宁旭波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武峁子采油作业区  陕西 定边 718600

摘要:有关低渗透油藏储量,提高其开发效果与动用率是采油厂当前一段时间内,能否实现稳定有效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提升采收率的众多方法中,注水是常见方式也大范围运用到开发低渗透油藏工程中,而注水开发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此,本文结合开发低渗油藏的难点,简要分析A油田的精细注水开发效果。

关键词:精细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

引言:精细注水是开发低渗油藏效益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将有效注水作为主线,加大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力度,实现水质精细化管理、地面工艺优化、更新低渗增注技术,以此满足低渗油藏进行精细注水的操作要求,进一步优化其水驱情况。

一、低渗透油藏中注水开发常见难点

一是埋藏深而且小层多;二是储层物性不理想且层间存在较大差异;三是一些区块存在高温、高压现象;四是储层具有较高敏感性[1]。以上特性对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造成影响,因为注水开发作为常用的补充能量手段,所以利用精细注水技术能增强水驱动用效果。可是和储层相比低渗储层提出更高的水质要求,比如沿程管道网络容易受到二次污染,存在较大注水压力差,井筒与管网之间匹配难度大等,均会对注水开发带来影响[2]。基于此,实现精细注水极为重要。

二、A油田存在的开发问题

(一)天然能量低,油井压力快速下降

断块因为缺少能量补充,待A油井正式投产之后,初期虽然产量是十吨到五十五吨,压力超过二十一帕斯卡,但却快速下降。单井的平均单位压降产量是每帕斯卡六百五十八吨。

(二)缺少完善的注采井网,油层连通情况不理想,

因为井距偏大导致油层之间的连通系数仅有百分之五十,油藏内部以天然能量进行开发引发严重的注采失衡,基础井网油井未能达到预期注水效果。据统计该油田投产近三十年但是采出程度只有百分之十三点七。

(三)增注泵、水质因素影响油井注水效果

早期对油田一联进行回注使用的是没有处理的污水,引发油层堵塞问题,在2002年对油田的井开展注入清水试验,虽然附近油井的产量未显著提升可是延长了稳产时间,能看到一定效果。因为清水的矿化程度是每升五百六十三点四毫克低于临界盐度,所以和地层中含有的矿物产生“盐敏效应”,膨胀的粘土矿物对孔道造成阻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吸水能力,提高注水压力达到临界增注泵压力,由于清水注不进导致关井,油田的井累积注水量为三万一千四百二十一立方米。

三、A油田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开发的做法

(一)确定注采井别

该块在2008年规划十五个规划注水井,三十个油井总井。井数比是一比二,其中一向、二向和多向受效井分别是九个、十一个和十个。

(二)水质和水量要求

针对低渗透油藏而言,因为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相对渗透率偏低,特别是遇水之后油相的渗透率快速下降,所以防止油井遇水之后急速上升含水量,在初期注水井单井,控制注水量范围为三十立方米到五十立方米。其中油田的二十六块杜家台,因为油层喉道整体偏细加之胶结物含有大量粘土矿物,导致孔喉很容易迂回曲折,所以会发生堵塞现象而影响到驱油效率。油田通过二新注水站类水质进行该地的注水开发,检测到的注水矿化度是每升两千五百毫克。

(三)压力和工艺要求

通过“单井单泵”高压增压,注水的最高压力是三十五帕斯卡。二十六杜块油层含有较高的粘土量,据统计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五,结束注水之后很容易导致水化膨胀,因此定期对油层开展防膨预处理。

(四)精细注水开发步骤

首先,将注采井网完善。该块的十六口井上补过大凌河油层。使用一年的时间对其中六口井完成大修归位;其次,分批转注全面注水。

四、A油田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开发效果

伴随着区块注水量的累积增长,大大增加了注水受效油井的数量,而且在构造低的位置油井效果十分明显,有九个井组受效明显,产油量从每日十一点一吨提高到二十六点九吨,增油累积量是两千三百四十四吨。先期试验期间的井组得到相关理想的注水效果。

(一)井组

井在2008年6月进行转注,每日注水四十立方米,对应油井两个分别是井、井。转注之后的一年对停产的井测压,最终测试结果是三十三点零七帕斯卡。次年5月该井放喷,每次产液和产油分别是八点五吨和八点二吨,同年9月下泵生产,截至2012年日产液与产油分别是十一点五吨与三点八吨,含水百分之六十六点七。

(二)井组

还井组的对应油井,井、井、井日注水三十立方米。转注之后其中井和井维持稳定产量,井在转注之前的日产液是八吨,产油一点四吨,截至2012年日产液与产油分别是六点七吨与二点五吨。

(三)井组

井和井带来的影响,推进到构造低位置的井、井,2009年5月井见效,从原来一点五吨日产液提高到九点四吨,日产油从原来的一点三吨提高到七点七吨;2009年7月对井进行检泵,由一点八吨日产液上升至六点四吨,日产油从原来的一点七吨提高到五点四吨。

(四)井组

正常时,井的日产液和日产油分别是二点七吨和一点九吨,含水百分之二十八点三。该井受

井影响一直维持稳定的产量。2009年8月通过检泵显著受效,日产油二点五吨。

针对该油田的二十六杜家台进行精细注水开发,逐渐回升产量。通过后续对新井部署和将现有注采井网完善等方法,采油最高速度能够达到百分之零点八五,稳产时间五年左右。2022年之后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一点九九,对比天然能量开发提升百分之四点三九。

(五)总结分析

分析注水井的纵向吸水能力,其中吸水效果最好的是杜二,次之杜一,最不理想是杜三。接下来,对杜一油层组进行压裂引效,旨在促进油层吸水能力提高。以11-5016井为例,在注水总层数中其吸水层数约占百分之三十二点九,在注水总厚度中其吸水厚度约占百分之三十八点四。杜二拥有最好的相对动用程度,其次是杜三,最后是社一。该油田二十六杜所得到的精细注水开发效果,能表明通过对开发方式的调整,能够有效提升区块产能,接下来优选八杜和二十三杜块油藏对其进行注水开发。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采油厂现应聚焦创新驱动与价值引领,对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通过对渗流机理的深刻认识,利用精细化注水技术并建立起相应的技术体系。不仅为再利用低渗透油藏提供理论参考,还能破解我国低渗透油藏现阶段在注水开发中遇到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齐彩霞.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开发配套技术应用研究[J].清洗世界,2022,38(04):182-184.

[2]刘思贤.欢喜岭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开发效果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