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目标下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3

乡村振兴目标下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构建

王冰1 ,蔡北2 ,刘微1,孙轶群1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2昌图县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辽宁 昌图 112500)

【摘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和身心资源占有率相对薄弱,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身心健康服务体系残缺与难以落地运行并达到帮扶实效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严峻课题。本研究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状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涵盖“政府决策主导服务机制”“社会帮扶协同服务机制”“学校阵地主体服务机制”“家庭源头监管服务机制”的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关爱服务体系,为政府制定科学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提供科学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构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流动人口增多,涌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1]]。然而, 由于户籍制度、经济收入、入学就医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家庭难以整体迁移,子女常常被遗留在户籍所在地跟随父母一方或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抚养, 或委托亲朋好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甚至还有极少数孩子无人照管,成为留守儿童,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外地务工,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与临时监护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2]]。作为教育资源和身心资源相对薄弱的特殊群体,在父母监护人长期缺位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与发展极易遭受风险因素的侵袭,并呈现出一系列消极特征[[3]]。手机依赖、游戏成瘾、学业问题、霸凌行为、性侵害等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在逐年上升,由于学校教育的中断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甚至进一步导致了留守儿童产生更多的犯罪行为[[4]],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多维服务体系以及有效落实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也是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

一、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现状的调研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面向辽宁省部分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学校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师展开调研,调查对象共计123人,其中,教育管理者51人(41.5%),班主任45人(36.5%),心理健康教师27人(22%)。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研读相关文献、专家咨询以及实地走访、群体访谈和个别访谈基础上,设计《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状况调查问卷》(管理者卷和教师卷)。问卷分为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卷和调研具体内容卷。调研内容涵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态度、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服务体系五个方面。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调查现状与分析

(一)认知态度

考察了对留守儿童的了解度、关注度和所面临的最大困难。结果显示,当被问及是否了解留守儿童时,有近80%的被试选择了非常清楚,20%比较清楚,由此可见,调研对象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知水平较高。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度,50%的被试选择了比较关注,分别有20%和30%的被试选择了非常关注和一般关注,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困难,绝大多数被试认为“亲情缺失与淡泊”“隔代或亲戚的管理由疏忽”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其次,“经济条件较差”“教育设施及水平落后”也是当下留守儿童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身心健康

考察了留守儿童的躯体症状、情绪、行为习惯、意志力和精神状态。结果显示,从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调研对象认为相比一般儿童,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均不甚理想,相较于一般儿童更易出现躯体问题和心理行为问题,例如更易生病、情绪冲动、意志力薄弱、精神状态低沉、更易形成不良习惯等。

(三)家庭教育

考察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临时监护人的职责履行情况和家长对留守儿童相关活动的配合程度。结果显示,60%的调研对象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大,对留守儿童造成极大消极影响。只有10%的调研对象认为临时监护人可以较好履行应有的职责,70%认为临时监护人只能够一般程度地履行职责。仅有10%的家长可以很好地配合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80%只能较好或一般地配合活动,10%则因为各类缘故无法配合。

(四)学校教育

考察了被调研者参与留守儿童活动的情况、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和学校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工作的软硬件设施。结果显示,30%的调研对象能够经常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45%和10%的被调研者选择了偶尔参与和从不参与。100%的被调研者都认为学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影响,30%的被调研者认为学校具备留守儿童身心服务的设备但课程活动薄弱,高达70%的被调研者则认为设备不足并且课程活动薄弱,充分地显现了目前留守儿童所在学校身心健康教育的缺陷和短板。

(五)服务体系

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分别从学校、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切入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层面,30%的被调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较为重视,发挥较大作用;70%认为不够重视,作用不大或没有发挥作用。政府层面,25%的被调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比较重视,发挥较大作用;60%则认为不大重视,作用不大;15%认为不重视,没有发挥作用。社会层面,15%的被调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十分重视,发挥很大作用;分别有25%和50%认为比较重视和不大重视;10%则认为不重视,没有发挥作用。

三、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关爱服务体系建构

(一) 建立政府决策主导服务机制

1.加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完善财政支持制度和工作方案,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政府购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并将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发放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补贴,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衣食起居的需求和学习用品、阅读书籍的购置。政府积极鼓励或有效激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的注入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服务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和保障,为其营造安心成长的生活学习环境。

2.建立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监管强制报告机制。政府制定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监管强制报告工作方案以及救助保护措施,与监护人实行双向动态监管,实时监控留守儿童的动态,杜绝出现监管空白的现象。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社区或者其他社会有责任立即报告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对于将留守儿童长期独自留在家中或者由其他临时监护人代为监管,真正监护人长期忽视或不予关注的家长给予强制惩罚措施。

3.强化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专项工作的考核机制。成立以政府核心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妇女儿童组织、关工委、民政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设置专职人员组建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专项工作组,实现多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针对工作人员轻视或者忽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工作中存在明显失职渎职情况应予以惩罚[[5]]。政府设立奖惩机制,制定专门管理考核办法,做到全面监督、全程监督、定期考核。对于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社会团体开设志愿服务,全程记录参与,综合评价,定期召开会议通报表彰,奖励先进,激励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二)建立社会帮扶协同服务机制

1.加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服务规范机制。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活动应基于详尽的前期调研,了解县区实际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对于社会活动的开展应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和预定目标以及详尽的效果评估机制和服务规范标准,禁止“为了活动而活动”,当前留守儿童社会关爱支持工作很大程度上停滞在物质救助层面,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陪伴而亟需的情感慰藉、心灵抚慰等精神层面的帮扶,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服务工作成为造福儿童的增值服务。

2.建立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服务常态机制。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的身心健康服务活动主要以活动居多,活动内容虽然较为充实,但活动时间多集中在假期或者特殊节日,活动主题分散,具有点状特征,缺乏连续性,活动后续服务不足,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刚刚获取的关爱极易流失。因此,有必要建立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服务常态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制定可操作性和长期执行性的社会服务实施方案,找准留守儿童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帮扶切入点,让服务工作成为常态持续开展。

3.强化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服务协同机制。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项目存在交叉重叠,缺少统一、明确职责划分和制度性规范等弊端,也缺少统筹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关爱力量的统一监管平台,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处于自发组织和活动的“无序状态”,导致重复工作和“救助空白”的极端现象,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难以形成关爱支持合力[[6]]。因此,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农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需要构建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维一体,互补共生的协同机制。多渠道大力宣传经验做法,提高社会关注度,营造浓郁的服务工作氛围。提升主体担当,加强多方联动,突出协同网络,构建一支留守儿童教育监护者队伍。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留守儿童服务项目,形成合力,扩大协同服务效应。

(三)建立学校阵地主体服务机制

1.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机制,加强对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与关爱,学校设置值班教师岗位,时刻做好生活陪护和思想引导工作,保证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安全[[7]]。对于放假期间和走读儿童,学校需要与监护人建立紧密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微信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平台,或者在学校公众平台开设家校互通专栏,严格监管这类学生的安全,切忌形成“监管空白区”。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做在前,预防胜于矫治,学校应尽可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辅导活动,指导留守儿童了解和掌握如何面对困惑的方法,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向学校、教师、同学及时求助。为留守儿童开设自我意识、学业发展、人格素质、交往能力、性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以心理访谈、心灵信箱等为载体,及时疏导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问题,提高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

3.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培训。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建议以县区为单位,集中力量培养一支“能打胜仗”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服务区域学校和学生身心健康所需。在学校层面,也可充分利用有限师资,对心理专任(兼职)教师以及从事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群体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线上授课云服务平台,乡村教师与城市名校名优教师、骨干教师“面对面”,优质资源无阻隔传递,实现城乡跨时空优质资源全流动,保障城乡学校同步同质同频享受优质身心健康课程教育资源,构建集教师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网络互动平台,提高农村地区师资水平,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建立家庭源头监管服务机制

1.树立父母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家庭教育赋能。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家庭教育存在较为片面或极端的认知观念,如“学习无用”或“学习至上”,因此,除了向留守儿童提供直接的身心健康服务,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父母也需要提供必不可少的干预或培训[[8]],有效介入家庭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指导亲子沟通,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成长环境,加强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帮扶。针对外出务工父母面临的生活、工作节奏过快,生活压力过载而导致的情绪情感障碍、职业枯竭与倦怠、人际关系冲突矛盾,婚姻家庭矛盾及经济负担加重和各种社会适应性问题,也可通过咨询和培训服务,为其提供形式多样的团体和个体辅导服务,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充分与妥善的监护和照顾,感受到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儿童身心关爱活动,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2.择取优质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充分履行监护职责。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家庭教育只能通过临时监护人替代完成。因此,临时监护人能否充分履行监护职责,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调查中显示,能够较好履行监护职责的临时监护人仅有10%。因此,对于临时监护人的选择和家庭教育指导也是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众多研究表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监护类型是祖辈监护,但祖辈监护相对存在较多弊端,如受教育程度偏低、照顾能力不足等,难以给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培养,随着留守儿童年龄增长,与隔辈产生“代沟”,更难以敞开心扉和沟通交流。因此,尽可能使父母一方留在孩子身边,单亲监护要比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更好的效果。此外,加强对临时监护人的指导和培训,加强临时监护人与学校的沟通,指导临时监护人积极为留守儿童建立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桥梁。

3.借助电子监控强化父母监管,实现家校紧密互动。借助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支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网格化管理和监护巡防机制,为留守儿童配备定位手表等监护设备,实现对留守儿童的“电子监护”,强化父母监管,随时查看“电子监控”设备上孩子的成长轨迹,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异地打工父母和照料者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关注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和村镇等部门沟通。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机制,与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和“代理家长”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及时沟通并定期召开座谈会或线上交流会,掌握留守儿童及其父母与临时监护者的思想动态,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闭环,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有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3):89

[2]戴斌荣,陆芳,付淑英.立足健康中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2(3):3-8

[[3]]李艳红.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6):73-74

[[4]]傅王倩,刘霏屿.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系统综述的证据[J].少年儿童研究,2022(9):40-48

[[5]]孙文中,孙玉杰.家庭生态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4):56-65

[[6]]李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湘潭:湘潭大学,2015:19-21.

[[7]]戴斌荣.基于家校政协同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2):27-33

[[8]]刘昱君,陆林,冉茂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科技导报,2021,39(18):50-56

项目来源: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3lslybkt-109)。

作者简介:王冰(1981-),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蔡北(1969-),男,辽宁昌图人,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农村教育管理。刘微(2001-),女,辽宁丹东人,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孙轶群(2001-),女,辽宁鞍山人,应用心理学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