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与环境安全健康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职业卫生检测与环境安全健康问题分析

于翠芹

山东金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当前,通过职业卫生检测与环境安全健康的分析,可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督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环境安全

引言

社会的发展与各个行业人员的努力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以及不同地区均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健康问题。职业卫生检测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伴随着职业卫生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在职业卫生检测中得到应用。

1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要求

职业卫生检测结果时评估职业卫生环境的重要依据,因而必须要保证职业卫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过程的科学性。使用的方法还需要满足高校、便捷等要求,能够有效控制样本采集中的误差,同时检测结果误差也应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满足职业卫生检测要求。

2职业卫生检测与环境安全健康分析

2.1外委或外包作业中职业卫生管理

2.1.1加强现场管理

应加大对劳务人员的现场管理的力度,如作业时不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未按操作规范进行违规作业等问题。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另外,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通过培训和奖罚增强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意识。采用外委或分包的用工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程和趋势,但外委或分包作业单位的监管已成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企业和外委分包作业单位在职业卫生监管的工作上应加强协作,不断探索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方式方法,共同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这将是今后企业与外委作业单位共同担负的一项长期又极具现实意义的任务。

2.1.2加强外委作业单位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企业的义务,加强对外委或分包作业单位的监管。监督管理好外委或分包工作区域,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运维正常、资金投入精准到位、个体防护齐全有效、警示标识醒目完整、职业健康监护全面完善等。

2.2半定量评估

半定量评估包括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是参考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模型提出的风险评估方法。接触指数法是针对无法获得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浓度或某些化学毒物未制定职业接触限值时,可结合蒸汽压力或空气动力学直径、危害控制措施、日使用量、日接触时间、周使用量、周接触时间来计算接触指数。综合指数法则在接触因素中增加了接触比值(接触浓度与相应职业接触限值之比)。选择某新建装备制造生产线项目为研究对象,将接触指数法应用于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显示,该装备制造生产线表面防护岗接触甲醛的风险为中风险。研究者认为接触指数法可应用建设项目中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根据相应风险级别提出控制对策。接触指数法还可应用于无类比检测数据的建设项目,或存在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毒物的建设项目。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某医疗机构病理科开展甲醛暴露风险评估,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医技人员接触甲醛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结果表明,综合指数法可用于医疗机构及医药科研院领域甲醛暴露风险评估。对某家具企业进行调查,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甲醛暴露开展风险评估。研究者发现压合工艺、贴木皮工艺、裁剪工艺甲醛暴露浓度均符合要求,但评估结果均为中等风险。建议维持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定期复评,且在生产工艺等变更后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2.3化学有害因素氨中毒控制

氨在人体组织内遇水生成氨水,氨水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可以溶解组织蛋白质,与脂肪起皂化作用。氨水能破坏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影响组织代谢。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烈刺激作用。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化学烧伤和急性中毒,进入眼睛后会引起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皮肤接触可引起疼痛和烧伤,严重的会发生深度组织破坏。氨气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后的中毒会引起咳嗽、咯痰,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工作场所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值设置可以按照GBZ/T223规定进行设置,早发现早预警,侧重预防慢性职业病危害为主。企业在实际中把有毒气体检测系统作为企业GDS的一部分,GB/T50493的检测对象是高毒物质和急性中毒物质,侧重以预防急性中毒为主,可操性更好、安全最低合理可行成本最优,存在的风险问题可通过制定岗位管理措施来受控,如报警后现场及时确认处置和确认时间不能超过15min及佩戴防护用品的要求。对超出GB/T50493的检测对象(高毒物质和急性中毒物质)的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企业要在建设项目职业病设施设计审查阶段,专门提出监测的物质和报警值的设置要求,整合到企业的GDS系统中。

3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有关措施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运用还需要保证检测质量,不同检测机构需要根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检测原理,完善并落实各项检测管理制度,针对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予以分析,规范检测流程,针对不规范操作、违规操作等情况予以处罚,反之,针对操作能力较强、无差错的操作人员可予以奖励,充分发挥人员因素在职业卫生检测质控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职业卫生检测中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要求更高,同时有了更多先进的设备,不同检测机构可视情况购置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通过使用先进仪器提高职业卫生检测质量。对于参与操作的人员而言,则应结合职业卫生检测中常见的样本选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要求做好多方面的培训工作,掌握GBZ-T300.1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与早期行业规范中的不同,明确其中修改的内容,掌握应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以及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原理等。院方可通过组织分类培训,促进检测人员综合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也可以通过竞赛模式、对抗赛、操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升整个团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操作能力,减少操作过程中人员因素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应用的影响。强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过程控制,样本选择中必须根据需要检测的内容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实际特点,确定出最佳的采样方法,采样中还需要考虑误差问题,提高采样准确性与工作效率。

结语

总之,未来需研究更多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以应用于卫生环境检测和评估,指导企业更科学、更有效的开展风险管理,同时也为卫生监管部门开展重点监管和专项调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田生湖,陈渝. 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进展与挑战[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1,37(1):63-68.

[2] 李中鹏,瞿怀荣,陆倩.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创建和使用[J]. 科学与信息化,2022(5):160-162.

[3] 李春林,赵翠,司迁,等. 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 生命科学仪器,2021,19(2):4-13.

[4]刘弢,张鹏,李辉,等.小型家具制造企业风险评估中化学物质半定量风险评估法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8,36(10):784-788.

[5]曹素红.两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上海市奉贤区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的运用[J].职业与健康,2018,34(20):2740-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