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媒介活性动因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影视艺术的媒介活性动因探究

汪洋,1 ,庞文玉2

1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广东珠海  519085

2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影视艺术因摄影术的诞生而诞生,是人类思想走入科技化进程当中发生的学理概念和实践现象,它以摄影机被发明为起点,是唯一有确凿生日的艺术门类。也正因如此,影视艺术与技术媒介的依附性是其他艺术种类无法比拟的。两者互相衍生、激励和掣肘。影视成为了超高活性的综合性媒介,探求原因,这种活性是如何发生的?影视艺术大众参与度、活跃度越高,就越有必要对其活性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本文从形式活性、技术活性、媒介融合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讨论。

摘要:媒介融合;交互;形式活性;技术活性;跨媒介性

伴随着科技和媒介的发展,人类的艺术也在这一百年里经历了一个不断媒介化的演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媒介和艺术如同“量子纠缠”中的三个粒子,只要其中一个粒子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它粒子的变化,不但产生了诸多新的传媒艺术类型,也让传统艺术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改变。影视艺术作为对科技、媒介依附性最强的艺术门类,同时兼具媒介综合性和大众参与度,兼容文学、音乐、摄影、绘画、建筑等,正如美国当代学者罗伯特·斯塔姆所主张的:“电影只互文性是多轨的,图像轨道继承绘画和视觉艺术的历史,声音轨道继承音乐、对白、声音实验的历史”【1】所以影视艺术的跨媒介属性越高,媒介之间的跨域行为愈发频繁,使得影视艺术形式活性愈发提高。

瑞典学者拉尔斯·艾勒斯特罗姆提出“媒介三分法”:

  1. 基础媒介basic media),即模态特性,如文本、视觉、听觉等;
  2. 资质媒介(qualified media),即艺术形式,通常创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3. 技术媒介(technical media),即媒介技术,用以实现、表现媒介内容的物质性装置,如电视机、手机等。2

本文中,笔者梳理了三种媒介活性的方向,分别为形式活性、技术活、跨媒介性三个维度进行平行参照,总结影视艺术当下表征和媒介活性的动因。

活性

媒介

示例

技术活性

技术媒介

CG、3D、VR、AI、120帧

形式活性

基础媒介

沉浸式、互动式、二次元

跨媒介性

跨资质媒介

小说、绘画、游戏、音乐

(一)技术活性:技术的进步是影视媒介化活性的支撑力

技术持续发展中的影视演化从机械化、电子化、走进数字化的无损与自由复制创作,其演化过程伴随着“人性化的趋势”,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是技术发展在得以实现模仿人的感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4D电影模拟人的空间感知,120帧技术模仿人眼的视觉感知,VR、AR技术模拟沉浸式体验,AI模拟人的思考和应答。新影视技术创造新的媒介,影视媒介衍生新的影视艺术,影视艺术在资本的介入之下进一步刺激科技创新,形成了相辅相成的缠绕关系。

影视艺术在表达人类思想、情感、观念方面借助于科技,全息化、沉浸地模拟,给观者带来感同深受的艺术体验。同时,技术推动的算法,给影片的生产和消费、制作、观看、营销、传播带来了变革:表现方式即从单一的视点变为由VR/AR技术,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构成的全景观电影或者完整电影、3D、4D电影和120帧率的电影,对传统的绘画、戏剧、舞蹈等虚拟空间的延展,肢体语言与影像语言的结合,电影数据的卫星传输,电视的在线包装,网络弹幕的出现和互动评论,影视艺术存在方式已经被技术改头换面。

另一方面,技术重塑了观影场景,影视艺术的存储媒介由原来的固定物品存储变成了数字化方式储存,即胶片到数字硬盘再到云技术。影视的观看由固定播放位、固定场景、甚至固定观影方向,变更为界面显示、屏幕显示,至此场景的时空限定被完全打破。数字媒介让绘画平面变为屏幕平面,从空间变为界面,从现实延展为虚拟现实,从单向感知变为全息感知。传播方式从跨屏幕到跨媒介,分列式、矩阵式、碎片化传播。

可以说,影视艺术从它诞生起就和科技联系紧密,换言之,科技性本来就它的属性之一。技术的进步是影视媒介化活性的支撑力。

(二)形式活性:虚拟现实和互动电影提供的超感知

新媒介艺术,网络艺术、游戏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信息化、过程性、交互性、不确定性等数字艺术的特点,而这些艺术形式与保罗莱文森所称的,包括第一代互联网媒介包括电子邮件、BBS等媒介社交方式的"新媒介”和微博、Facebook、Twitter 社交网站等第二代互联网“新新媒介”融合共生,将传播媒介和艺术媒介交融一体,影视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在这样的生态下发生,其中最具活性的代表为交互虚拟现实和即时互动弹幕。

首先,影视虚拟现实的追求在逐步实安德烈·巴赞的“完整电影”理念和“总体现实主义”的美学。环绕的影像+全方位的视听感受+沉浸的媒介属性=虚拟现实带来的现实多义性感受。虚拟现实在物理属性上的追求着现实感触的同时,提供空间式的包裹和沉浸,从而激发参与者感官层面最大化的审美体验,影视艺术又在这一形式基础上提供了超现实的声、光、电、温度等多重媒介综合性幻觉。

这一物理空间形式的变化,给影视艺术的二维平面提升为环绕的“场域”,而播放空间同时被拓展为媒介空间。影像创意在平面绘画所经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包括不限于对物的结构扭曲、狂想和拼贴),在影像媒介空间内实现了艺术重组和融合。

其次,影视媒介艺术研究者雷沙德·克莱钦斯基依据媒介技术区分了互动电影的六个发展阶段或者说形态:剧院互动电影、以光盘为存储介质的互动影像、互动影像装置、互动电影游戏、网络互动电影,以及互动式定位媒体影像。3我们身处第五个阶段互动电影。它是电影与游戏两种媒介融合而成的独特品类,互动电影放弃单一方向的输出,转为交互式的结构,选择主人公命运、设置情节分支选项、设计分岔情节等形式在其中。

互动电影是对传统电影的反动,传统电影稳固的线性叙事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网状叙事线,也因此,互动电影全部采用开放式结局。引导观众做出频发的互动行为和大量情感投入,营造出同为情节创作参与者、甚至故事专属于个体观众的幻觉。

(三)融合性:媒介融合下的大众参与实践

影视艺术的媒介化意味着影视“生产民主化”的达成。影视的民主化生产在产生方面已经跨越式的超越原本精英主义意味的,突破专业性壁垒的新兴生产力。早在机器复制时代,工业化生产在解放生产力上就提供了质变式的动能,艺术权威从仅仅由社会精英、贵族群体和资产者把控,逐步走向民间,从高堂之上走近寻常百姓。原本受限于资金、设备、创作的影视生产壁垒,在技术更迭的今天,人人都是讲故事的讲述者。互联网平台给影视给这样的讲述提供了便利,刚刚端上餐桌的菜肴和遭遇的“惊奇”,马上可以在视频平台包装上线。由此,影视产能因为大众的介入,规模性、互动性、多元性上均发展迅速。个体创作向相互影响的群量生产和复制转变,让影视作品动辄播放量破亿,用流量数据赢得了“何为影响力作品”甚至“何为优秀作品”的“立法权”。

大众对影视艺术参与在规模上划时代地增大、在参与程度上划时代地深入、在参与形式上划时代地主动而多元,并立足当下,反应迅速,故事在此刻发生创作则在“此刻”发酵。特别是观众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在上述方面更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大众参与”代表了影视观众在新媒介时代的存在状态。同时,意味着影视艺术作者池和能动性的放大, 艺术接受者、创作者和传播者的情感生命获得更多元的对接。4在此背景下,影视艺术也终将衍生出除电影、微电影、短视频、电视电影、网络综艺、网络剧之外的崭新作品形式,在媒介场景诞生更多元的作品法则。

新媒介艺术通过科技释放了艺术更多的能量和可能,艺术家的正在从现代主义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向艺术家的虚拟化、非人格化和非个人化发展。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大众关注和参与的新技术、新形式、跨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是艺术、理论和行须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这一切可能都如传播学家哈罗德•英尼斯在所说的:“一种新的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注释

【1】Robert Stam. Literature Through Film: Realism, Magic, and the Art of Adaptation.Malden, MA: Blackwell, 2005: 7.

【2】Lars Elleström. Introduction. Media Borders, Multimodality and Intermediality. Lars Elleström (Ed.).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5, 12-13. Relations. Media Borders,Multimodality and Intermediality. Lars Elleström (Ed.).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17-24.

【3】施畅,互动电影崛起 :媒介脉络与游戏基因,当代电影

【4】刘俊,论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三,现代传播 2016年第1期(总第23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