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武术的继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梅山武术的继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彦昌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枫林街道新田社区    417600

摘要:当前,梅山武术活跃地区已经由湖南一隅发展到整个长江中游地区,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武术形式。梅山武术的保存较为完整、流传较广,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广西一带广受欢迎,梅山武术本质上属于体育活动,具有古朴、纯真、典雅、威猛的特点,在防身、健身方面有着突出的价值,除基础的运动功能外,还包含了民俗、礼仪、表演等内容,这也是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在习练、传承、创新梅山武术过程中,需要清楚地认识梅山武术的继承现状,才能针对性地给出相应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梅山武术;继承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民间传统文化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梅山武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梅山武术的体系庞杂,存在难度大、动作繁的问题,这种大而博的运动形式,显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完善梅山武术的理论体系,简化动作体系,确保其理论与技术符合人们健身、技击的需求,这是梅山武术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梅山武术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确保效果,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难以保障效果,这是梅山武术现代化发展路上的主要障碍,也是需要优化的重点方向。

1.梅山武术的继承现状

1.1传承困难

与传统武术相比,梅山武术的小众性特点较为突出,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梅山武术又缺乏实战能力,因此准确的定位梅山武术的功能已成为传承梅山武术的主要思路。“高难新美”是现代竞技武术的基本特点,人们追求武术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挖掘武术的技击性和实用性,梅山武术作为地方性的小众武术流派,以桩功作为核心,这是南派功法的主要特点,而这个特点在现代竞技武术中普遍缺乏认可。梅山武术拳谚中就有“40天功30天桩”的说法,认为每日练功才有成效,一日不练就会造成十日的功白练,这种“40天功夫30天桩功”、“每天必练”的理念很难适应现代人们对武术的需求,因此影响了梅山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除桩功时间过长外,梅山武术本身强调“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理念,缺乏腾挪跳跃的动作,重视练习者的内力,缺乏竞技体育的元素,这也使得年轻人很少参与梅山武术的习练。一些传承者为迎合现代竞技体育,在梅山武术动作中增加了“腾空转体”的动作,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改变了梅山武术的特征,使梅山武术陷入发展两难的困境。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梅山武术流行地区的年轻人早已适应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年轻人走出梅山地区外出务工,造成梅山武术的传承主体大量流失,这是梅山武术传承的主要难点。

1.2发展困难

梅山武术最开始在湖南的新化、涟源、冷水江、安化、隆回、新邵、溆浦等地区较为流行,后来影响力逐渐扩大到周边省份,在中国武术热潮的20世纪80年代,梅山武术已然成为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的目光。1992年新化县因梅山武术的发展成绩,被国家体委授予了“全国武术之乡”的称号,2014年,梅山武术更是列入了国家我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社会经济、人文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梅山武术也受到过广泛的质疑,这种质疑声音集中在梅山武术的实战性方面,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梅山武术功能定位的重新思考。当地政府结合人们的健身需求,通过加强对梅山武术的扶持和普及,连续举办梅山武术文化节、“梅山武术走进中小学课堂”等活动,使得梅山武术的发展再次充满了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梅山武术的发展范围缩小了很多,原本的大范围发展优势如今只局限在传统地区,发展地区围绕新化县展开,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梅山武术的理论体系不完善、创新思路不清晰、发展规划不明确,这些客观性的问题造成了梅山武术的发展困境。

2.梅山武术传承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建立完善的梅山武术传承体系

完善梅山武术传承体系是实现梅山武术有效传承的关键,这个过程中,梅山武术协会应积极探索传承体系的创新与改良,让武术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梅山武术中,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将梅山武术优秀的武术文化生动、形象、科学地展现给习练者,习练者在学习梅山武术的同时,还能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感悟武术文化的内涵,体验武术文化的魅力,将中华武术文化深深根植于心中,让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从而加深习练者对梅山武术的热爱,对武术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完善梅山武术传承体系,关键在于传承力量的强化,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者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梅山武术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能够真正掌握梅山武术精髓以及梅山武术的传承方法,学习中要警惕那些只懂皮毛,没有对梅山武术进行过深入了解,并号称“武术大师”,打着梅山武术传承的幌子滥竽充数。梅山武术传承人应鼓励真正热爱梅山武术,且具备专业素养,愿意投身于武术行业的有志之士,加入武术传承者队伍中,以对梅山武术的热情,深深感染习练者,从而产生浓烈的传承热情,达到最佳的传承效果。

2.2构建梅山武术校园传承体系

实现梅山武术的广泛传承,必须要构建校园传承体系,校园传承体系应涵盖整个教育阶段。武术教育应从幼儿园教育一直到成人教育,都要将武术教育灌输于其中,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1]。要将武术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有机融合,让学习者在学习中潜移默化,更好的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充分认识到武术文化是新时期必备的知识与能力,也是走上社会必不可少的内涵与素养,从而通过武术文化传承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2.3创新梅山武术的传播形式

当前,我国固有的武术传承模式以及传播方式已无法达到梅山武术传承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被现代社会所接受,由于梅山武术的学习门槛较高,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而不能简单、直接的被大众接受与理解,因此,梅山武术的传播要注重方式与技巧,积极探索、发现新的形式。首先,要探寻梅山武术传播的新形式与新思路,让人们通过耳目一新的方式,带着兴趣主动习练梅山武术,比如之前很火的《武林大会》就通过新颖的呈现方式,掀起了一波学习传统武术的热潮[2]。其次,要寻找合适的传播渠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少有时间去武馆进行武术学习,梅山武术应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与抖音、微信、微博等紧密相连,通过其进行梅山武术的有效传播,让大众更方便、更轻松的接触到通俗易懂的梅山武术。

3.结束语

梅山武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如何做好梅山武术的传承,将梅山武术推向全国、全世界,已经成为梅山武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笔者认为,梅山武术应完善自身传承体系、建立校园传承体系、创新传承方式,才能更好的适应梅山武术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邹序桂罗小林孙蛟. 评述与启示:梅山传统武术的文化人类学考察[J]. 搏击·武术科学, 2021, 006(011):5-7.

[2] 宁小雪, 孙晓. 梅山武术助力新化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 武术研究, 2021, 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