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   斟酌个体差异——关于“双减”的一些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1

理论联系实际   斟酌个体差异——关于“双减”的一些看法

史孝权

黑龙江省桦川县创业乡中学 

2021年7月,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家推出了“双减”政策。当年9月,此项政策就在教育部的大力推行和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下走进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校园中。那么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双减政策到底带给了教育怎样的影响和变化?存在哪些问题?作为一名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我想来说一说我所看到的情况,并且对于相关现状谈一谈我的看法。

“双减”的目的之一就是减轻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超出正常教学任务之外的课业负担,给予学生释放天性与自由的空间;其二也是为了让学科教育回归校园,而不是校外辅导机构,给贫困家庭学生一个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国家的初衷始终是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基本出发点,最大限度的还教育以本来的面目。

但是,世界上永远没有至臻至善的计划,也永远都有一批游走在规则罅隙的人。在“双减”政策执行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似乎都产生了一些“变形”,使得此项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变形记”吧:

一、匆忙落实政策,急于求成。

为响应上级要求,体现出贯彻执行的力度,地方上往往不深入调研本地情况,反复推敲,就急切的拿出一个方案强力推行下去,而这样的方案最后的结果基本就是“未尝所愿”。

二、太过注重形式,忽略内涵。

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将“双减”工作的文件材料做的花团锦簇、精彩纷呈,实际上是走过场,摆拍照片,用文本材料代替工作的落实,很少有切实有效的教育手段改革。

三、纠察不彻底,自欺欺人。

对于校外补课现象的禁止,基本就是做到“民不举则官不究”。有很多补课班从原来的学科教学直接就是换了一个“艺术学校”的牌子,挂羊头卖狗肉,全体学生家长都知道,但领导们却不知道,好一个“和谐社会”。

四、“一刀切”,不考虑个体差异性。

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忽视个体差异。不管你是天赋异禀抑或是资质平庸,统统都接受一样的管制,结果导致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得不到满足。那么,为国家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人才的教育还是否能够承担如此重任,义务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普及,也应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筛选。

当然我也理解任何的政策在推行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难免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出现的矛盾注意妥善解决,不断地完善,达到我们的初始目的。下面我就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不一定切中时弊,但反映了一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首先,请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策略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听取一下基层的意见,得到大量的反馈意见后细致研究,这样才会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听证会制度之所以被推崇根本原因就是它所得出的结论是最贴合实际的。

其次,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上进行改革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实效性,在监督检查的时候应该重实体轻材料;调研的对象应该是身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而不是功能室档案;应该多问学生想要什么样,而不是我认为学生需要什么;另外家长的意见和感受也应该被采纳进来。民主取证,集中解决,这才是正确的行事方法。

再次,在我看来之所以“双减”政策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科教育回归校园,而不是放在课外辅导机构,是因为这些校外辅导机构是资本为主导,更加看重经济利益,通过金钱的诱惑力积累丰厚的教育资源,再将这些资源推送给那些资质一般但身价不菲的人。而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明明才智高绝,但是出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只能在与同龄人的求学赛跑上败落下来,把本来应该是公平竞争的赛道,硬生生打造成了金钱铺就的成功阶梯,丧失了教育的公平属性,也让国家不能通过教育有效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对于这些机构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掉他们就是打掉了“金钱至上”这种思维逻辑,还社会以公平。

最后,我们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对于那些学困生和有特殊天赋的学生来说,正常课程之外的有益补充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重视教育公平性的同时也应该看重特殊性,不应该搞一刀切。我们是否应该适当给予这些孩子开通一个特别通道,在可控的前提下给他们一个机会。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事关国运兴衰。我们这些教育从业者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业,就应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双减”工作应该充分的联系实际,精准的抓住重点,合理地制定策略,妥善的给予补充,将我们的教育事业真正打造成人民的教育,让教育既有严格也有温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求学过程中得到他应得的,卸下哪些他们本不应该承受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