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研究的背景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6

后疫情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研究的背景浅析

赵妍,宋婉莉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摘要

后疫情时代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各机构亟需建立数字资源,尤其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对策。本文通过整合国内外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政策支持、意见领袖的发声来尝试建立数字资源管理对策建议的基础背景,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视角研究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建设及管理并尝试提出对数字教育资源的体系机制保障研究背景方面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资源、机制、研究背景

○、序言

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信息社会向数字、智慧社会转型。[1]近年来,上海数字化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搭建为推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绿色网络文化建设以及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领域对于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和优化充满期待。2022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到:到2023年底,新增发布100项以上城市数字化转型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主导或参与制定50项以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形成15项以上“上海标准”。[2]

一、相关概念

(一)后疫情时代

2019 年末,新冠疫情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蔓延。如今,我国已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 “后疫情时代”,并不意味着疫情已经消散,不意味着国家和个人层面不再需要防疫了,疫情还没有成为过去。笔者认为在后疫情时代,人类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尤其数字化转型将成为重振生活秩序与规则的支撑之一,各界亟需更加科学化、有序化的各类制度与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与服务模式。

(二)数字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资源作为服务于公众的学习型网络信息内容,本文基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相关发文[4]中的数字教育资源定义进行概念延伸,数字教育资源可理解为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可在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及网络环境下,面向广大公众与学习者使用的教育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课程、数字教材、数字图书、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虚拟实验等类型的。

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教育系统和文化科普场馆纷纷尝试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标准和管理机制的建设。按照《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5](图1),笔者发现数字化转型标准的建立在基于通用基础以及数据基座的基础上,需获得数字信任的支撑,再结合应用场景进行构建。本文研究的数字教育资源更多聚焦于科技、教育以及文旅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标准。

1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框架图》[6]

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体制建设。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到 2025 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保持全国领先。[7]在这一进程中,实现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城市数字化进程并驾齐驱。

二、国外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政府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标志与载体,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8]数字化政府不仅改变了政府、企业、民众的行为方式、拓宽了政府与各界的沟通渠道[9],在公共服务、资源互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8年,前美国总统戈尔首次提出数字化政府的概念。随着近年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数字化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特别是“数字化政府”这一概念正逐步成为各个国家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各国更是纷纷出台各类数字政府的行动计划。2012年,英国、美国、韩国分别推出“政府数字战略”、“数字政府暨平台行动计划”和“智慧政府实施计划”;2014年新加坡启动实施了“iN2015计划”和“智慧国家2025”工程;2015年日本政府将“i-Japan战略”作为其促进政府转型的发展战略之一;2016年,德国发布“数字化战略2025”和“数字化政府”行动。[10]

近年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和复旦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每年都会发布《全球智慧之都报告》,通过构建的智慧城市“5+1”评估模型(图2),尝试从6个维度为全球智慧城市树立标杆。其中,“5”指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服务、 智慧治理和智慧创新,“1”为智慧声誉(学术界对各城市智慧度的关注,为定性指标)。[11]

2 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5+1”评估模型[12]

该报告将全球20个智慧城市分为“引领型”、“先进型”、“追随型”三种类型,笔者将2020-2022年全球智慧城市总排名归纳如图3。可见,“引领型”城市中,伦敦、纽约和新加坡近年来均在智慧城市排名中保持领先地位。

C:\Users\zhaoyan\Documents\WeChat Files\zy580405\FileStorage\Temp\1672732164940.jpg

图3 2020-2022年全球智慧城市总排名

英国伦敦继2013年提出的《智慧伦敦规划》后,于2018年又提出《智慧伦敦路线图》,从多个方面进行智慧伦敦建设,提高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2019年,伦敦各行政区政府与伦敦市议会成立伦敦技术与创新办公室(LOTI),作为33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平台与工具。2020年初,LOTI启动一个数字化工具包和交互式仪表板项目,旨在帮助大伦敦的32个自治市协调技术、合同和IT能力。

[13]

纽约作为较早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治理的城市,2012年2月纽约正式通过了《开放数据法案》要求到2018年,除了涉及安全和隐私的数据以外,纽约市的政府及分支机构所拥有的数据必须对公众实施开放。2013年设立了市长数据分析办公室并于2018年载入《纽约市宪章》。从政策角度确保数字化治理的实施力度,强调数据使用的“公平”理念,帮助弱者跨过“数字鸿沟”。值得注意的是,纽约市注重公共互联网设施建设,2016年已拥有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快的城市免费高速Wi-Fi网络“Link NYC”。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纽约也建立了详尽的法规。2021年7月,收集生物识别信息(如面部和指纹)的企业必须在门口张贴显眼的标识,向顾客说明企业正在收集顾客的生物识别信息。该法规还禁止企业出售或交易生物识别信息。[14]

新加坡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使公务员制度信息化,有着明确的数字政府阶段性的规划及目标。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图4)。第一阶段,新加坡政府先后开发了250多套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建立了一个覆盖23个部门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来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政企间的数据交换;[15]第二阶段,从新加坡基础建设方面发力,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宽带网络,政府开始基于互联网为公民提供服务;第三阶段,随着一系列计划的发布,打造一个网络化的政府,实现数字化业务系统的部门全覆盖;第四阶段,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提高新加坡的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信息技术应用无处不在的智慧国家、一个全球化的城市。

4 新加坡数字政府的建设过程[16]

从上述三个引领型城市的数字治理建设中可以看到,当前国际大都市的数字化转型正日益加快,除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公共数字基础设施的排铺外,这些城市普遍非常注重城市数据的开放力度、个人数据的保护以及政府职能在智慧数字化中的高效运转,促进数据资源有效利用。

三、国内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数字化政府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开始起步,经历了信息化及网络工程后,2002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电子政务。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17]。当前,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要素资源。各级部委近年来相继推出系列政策文件,从多维度来落地、夯实并推动此项系统化工作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网优化升级迫在眉睫,为切实有效地开展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攻关,各部委从布局建设、重点领域等多个角度展开政策引导和市场操作指导。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提到:持续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索构建地方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体系。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18]

在行业顶层数字化转型构建方面,针对文旅产业的独特性,上海加快了针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旅场馆的数字化改造。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系列文件。2021年10月印发的《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提到:深化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提升“文化上海云”服务能级,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19]文件旨在推动文旅数字化服务整体布局、一体建设,以文旅智能中枢“文旅通”为载体,推动文旅“两网”一体融合。在提升数字新基建方面,《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发展“软件定义”新兴业态,鼓励“使用者即开发者”模式,构建完整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矩阵,完善国产信创软件产业生态。[20]加快发展以算法为核心、算力为基础、数据为驱动的智能计算产业,推动云服务迭代升级,培育更多“云上企业”。

(二)标准机制建设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新时代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1]

1 数字化建设

1)城市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上海将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领域,积极探索顶层设计架构,探索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力争要将数字化实践凝练成可复制推广的“上海标准”。2022年3月印发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到要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基础要素,研制通用基础、数据基座、支撑能力、数字安全、数字信任等支撑全局的基础标准。

[22] 2022年2月,《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中强调要从四个方面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1)强化城市数字化转型基础性标准研制。2)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3)推进生活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4)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23]

2)教育数字化建设

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到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24]这是在教育资源供给模式下提出的数字化创新。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国内数字化建设的排头兵。在体制建设方面,上海成立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标准委员会。在完善标准体系方面,上海发布了《上海教育数据管理办法》、《学校数字基座需求说明与建设标准》、《教育管理基础数据》等标准规范[25],力求建好数字基座,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2)科技数字化建设

《中国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中提到:推进科技馆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科技馆智慧服务、智慧共享、智慧管理建设,启动数字科技馆智慧化支撑平台建设。推动构建地区科普工作评价体系和全民数字素养评价体系。[26] 2022年3月实施的《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中提到:市科技部门应当建设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科普资源共享共用,提升科普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科普资源数字化转型。[27]《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着力数字化赋能。顺应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加快推进数字新技术、新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培育在线科普新品牌,以数字化推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28]

2 教育及科普机制建设

随着公民的全面发展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构建城市科学文化,形成完备有效的科普供给体系成为政策文件关注的重点。

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9] 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试行)》提到:加快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保障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安全。强调要明确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资源的管理职责、审核要求和监督评价,保障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安全。[30]

1)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列入十大战略任务。同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部署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实现从深化应用向融合创新发展。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终身数字教育”并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教学变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11月,教育部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492号(教育类261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将系统布局未来5—15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31]

教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上海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9年,上海印发了《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明确了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2021年印发的《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机制89次,明确需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构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教育发展格局。

2)加快建设科普体系机制。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加优质充分的科普内容和服务供给,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近几年,上海在探索更加优化的科普体制机制,打造全国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标杆。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提到要着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构建城市科学文化,形成完备有效的科普供给体系。[32]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强调加强各级科协组织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线上线下融通建设网上科协组织。[33]

202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打造“云上科普馆”,以上海部分科普场馆为主体,打造数字化展示平台,通过全景VR的方式,向公众提供线上虚拟科普场馆互动体验和科普教育活动。同年7月,在《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261号提案的答复》沪科提复〔2022〕22 号,提到:市教委、市科委将根据“双减”政策实施需要,进一步推进校外科学教育课程开发与校内课程、教学计划的对接配套,鼓励和引导科普场馆开发更多高质量、体系化的科学教育课程,建立科普场馆科学教育资源库,丰富中小学科学教育方案。

3)机制建设离不开专业技术队伍与人才建设。2021年7月,上海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上海市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到:完善教育数字化部门设置,试点在信息化标杆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增设数字化部门和专业岗位序列,并完善职业晋升途径。[34] 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科协组织要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专门人员。[35]提到要采用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督导检查、表扬优秀典型等方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四、意见领袖助力教育信息化进程

我国各领域意见领袖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从国家顶层发展、科普教育建设等角度发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顺应信息革命发展潮流,高度重视、全面布局、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2016年4月,习近平主席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22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与法治保障、国家安全相并列,作为3个方面单列专章作出部署。[36]其中,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报告第五部分作了集中部署。

数字教育资源的构建,将助力打造数字教育未来的新图景。2022年3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要以平台开通为契机,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共建共享。同年6月,怀进鹏部长在第二届亚太地区教育部长会议上提到中国正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以数字化带动教育转型升级,并愿积极探索在线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37]

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化发展的步伐。2022年2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迭代升级,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38]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强调开局起步要突出一个“早”字,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推进文化市场发展改革和秩序规范。[39] 2022年5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程东红强调:“双减”之下科普场馆要从强化价值引领,坚持数字赋能,搭建共同平台,探索常态化工作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助推“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40]

五、结语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国外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从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的角度,以城市、教育、科技为维度来探讨标准机制建设下国内数字化发展情况,梳理意见领袖的发声来尝试建立数字资源管理研究的基础背景,笔者列出以下几方面想法,望为日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发展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准入标准及内容的审核机制。对于类型众多的数字教育资源而言,需加强现有资源情况的排摸并按特定标准进行划归,制定新上线资源的准入标准,统一构建上线标准,明确各层级对应的内容审核体系的责任归属成为操作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统一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的构建。各部委均提及并强调建设统一信息平台体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加快构建多主体参与建设和使用的协同创新网络,相关政策和指导原则能为持续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对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的提供支撑引领作用。在体系架构设计上可参考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即“松耦合、可复用”,最大程度地提高代码的重用率,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41]

(三)加强相关政策文件的分类与解读。作为顶层设计的重要部分,政策文件的制定实施为各机构单位带来了实施依据以及学习范本。数字化战略已纳入国家宏观战略,已出台各类规划指导文件。笔者尝试从多维度进行梳理并提出针对数字教育资源的体制机制研究方面的建议,仍觉在理解力度、归类分析、梳理广度等方面的不足,亟需学者或专业人士从多维度,诸如覆盖领域、差异性重点、内在表述含义等等,开展更加充分且深入的解读,加强需求者对于相关联政策文件连贯性与关联性的把握。

(四)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可及性。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作为大众教育的载体,需提升面向公众数字教育资源知名度并优化平台登录的便捷性。通过发布面向社会媒体、各类基层组织诸如学校、社区、企业等的公告、借助媒体报道、公益广告、互联网平台推广、意见领袖发声等等渠道进一步提升公众可及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的知名度。平台登录操作的快捷,内容获取方式的便利将提升公众数字教育资源获取的信心。

六、参考文献

[1]杨轶博,谷晓鹏,张欣海.新型智慧城市社会治理顶层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21(12):61-62.

[2]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20420/ff051a984ba34d74abf95dacdd2031b0.html

[3]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甘肃科技,2022,38(12):82-84.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试行)》的通知;https://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211/t20221108_979699.html

[5]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20420/ff051a984ba34d74abf95dacdd2031b0.html

[6]《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附件;https://www.shanghai.gov.cn/cmsres/f3/f32099965e064472bb3d03213ce6a92e/e9742e8a5ffda8b941c51fe3bda0f986.pdf

[7]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10928/5020e5fdf5ac4c6fb4b219da6bb4b889.html

[8]邹克超,王峰,王有远.国外数字化政府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广场,2021(4):56-61.

[9]翁士洪.数字时代治理理论——西方政府治理的新回应及其启示[J].经济 社会体制比较,2019,(04):138-147

[10]梁丽俊.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浙江“政采云”实践研究[D ].郑州:河南大学,2020.

[11]汪逸丰,崔晓文.国外引领型城市数字化治理研究[J].竞争情报,2021,17(3):58-65.

[12]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 复旦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全球智慧之都报告 (2020版);https://unpan.un.org/Regions/unpan-asia-the-pacific.

[13]汪逸丰,崔晓文.国外引领型城市数字化治理研究[J].竞争情报,2021,17(3):58-65.

[14]同[13]

[15]贺彬:《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的观察与思考》,《电子政务》,2004年第23期.

[16]胡税根, 杨竞楠. 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J]. 治理研究, 2019 (6) : 5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18]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19]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的通知;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11027/6517c7fd7b804553a37c1165f0ff6ee4.html

[20]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https://www.shanghai.gov.cn/hfbf2022/20220712/d3f5206dec5f4010a6065b4aa2c1ccce.html

[2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7347.htm

[22]市政府常务会议:凝练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上海标准”;http://service.shanghai.gov.cn/SHVideo/newvideoshow.aspx?id=681B0A14920C5C7D

[23]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20217/c5c23ecd3292492e8587c1f7ae1cc837.html

[24]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25]上海市多维发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http://www.moe.gov.cn/jyb_sjzl/s3165/202211/t20221125_1003031.html

[26]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https://www.cast.org.cn/art/2022/3/2/art_459_180104.html

[27]《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今起实施;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2/03/01/671807.html

[28]上海市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https://www.shanghai.gov.cn/gwk/search/content/fb5709f33bdd4174b41e0ce52daf7693

[29]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3/t20210322_521669.html

[30]2022年5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http://www.moe.gov.cn/s78/A16/gongzuo/gzzl_yb/202206/t20220627_641024.html

[31]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492号(教育类261号)提案答复的函;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kjs/202111/t20211104_577689.html

[32]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10928/5020e5fdf5ac4c6fb4b219da6bb4b889.html

[33]中国科协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https://www.cast.org.cn/art/2022/3/30/art_460_182384.html

[34]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http://service.shanghai.gov.cn/XingZhengWenDangKuJyh/XZGFDetails.aspx?docid=REPORT_NDOC_007913

[35]教育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2112/t20211214_587188.html

[3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7]怀进鹏部长视频出席第二届亚太地区教育部长会议;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206/t20220607_635280.html

[38]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迭代升级!李强书记在这个领导小组会上划重点;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455014.html

[39]开局起步要突出一个“早”字 龚正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https://www.shanghai.gov.cn/szfcwhy2022/20220209/4b67de5a1fd8472c868d7cd768fbe5cd.html

[40]“全国科普场馆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在绍兴举办;https://www.cast.org.cn/art/2022/5/25/art_189_186785.html

[41]杨轶博,谷晓鹏,张欣海.新型智慧城市社会治理顶层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21(12):61-62.

本文受到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软科学计划项目“后疫情时代科普场馆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及典型案例研究”支持

作者简介:赵妍(1989—),女,硕士,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传播学,E-mail:sanettyyan@126.com。

宋婉莉(1993—),女,硕士,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