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分析

杨玉芹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六中学    024005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知识面很广的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 每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以此来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 中,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思维,培养分析 与探索的能力。 如果想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就要更加关注 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开阔学生的眼界,并且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实施分析

引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而按照学科属性的不同,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具体的实践要求,教师需要以此为导向,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科能力,并成功落实素养培育的价值追求。历史学科是学生认识人类发展进程,感受中华文明价值和意义,并构建思想价值观,拓宽世界视野的重要路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此为研究主题,探索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理念,并提出具体的培养方式。

一、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思路

(一)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清楚,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密切相关。比如,教师在课堂中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倾听学生的建议与想法。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抵触历史学习,不愿主动思考、自觉学习,也就根本谈不上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可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教师只有自觉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这种广受师生青睐的教学手段,可以保证对教学模式的有效改进与创新。比如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都是基于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

二、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

历史学科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要想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历史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模式,多采取引导式以及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高效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这一课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先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代表中国,一个小组代表英国,两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引下演绎英国是怎么向中国贩卖鸦片的、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以及中国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等。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情感方面的真实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培养了初中生的爱国使命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了历史教学目标。

(二)基于史料辨析,培养实证能力

初中生辨析思维和实证能力正在发展,使其在史料辨析中发展实证能力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该关注初中生的实证能力,基于史料辨析设计丰富的课堂实证活动。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并未形成良好的辨析教学和实证意识、没有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可供辨析思考之用的学习材料,大多数初中生都没有在课上对所获得的学习材料展开辨析思考、没有结合史料重新证明教材知识。如此,学生在课上无法很好地形成辨析意识和实证能力,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受到限制,对学科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形成了制约,阻碍了高效课堂建设。所以说,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为更好地实现高效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在课上基于史料辨析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向其提供丰富且真实的历史材料,如文献、图像、史论等,引导他们围绕材料展开辨析思考、通过材料证明教材知识。长此以往,不仅课堂教学会在多元史料支持下变得更加丰富、高效,学生的辨析思维与实证能力得到持续训练,其核心素养的增强指日可待。

(三)教师要树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树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不仅是教育政策的要求,更是学科价值的最大体现。一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仅仅掌握历史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会用历史的辩证思维发现历史、判断历史,进而解释历史,从而为历史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从无到有的贡献,这也是从事历史专业的研究工作者所必需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教师的教学如果仅仅以灌输式、讲故事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历史知识,那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树立核心素养理念,不仅仅政策的要求,教师更要清楚这种政策的出发点,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科价值的最大体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了解无数朝代的更迭的缘由,发现这其中无数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奋斗终生的思想动力源泉,在这些思想中感悟,最终发现历史更迭的规律和爱国奋斗的思想热忱,这是学历史的最大价值之一。“没有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不传承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通过对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看到无数历史先辈向前奋斗的缩影,正是民族强大奋进的方向,从而奋发吾辈图强,这正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又一价值体现。

结束语:

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这一学科的根本目标,其中包括家国情怀、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内容,强调学生在学科思维、方法、价值观和能力方面的发展。为落实这一培养目标,教师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细化分解教学目标,并推动课堂走向深度,在实践中设置完整且科学的教学体系,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引发学生感悟,并通过情境渗透知识和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修养,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更重要的是,将问题作为驱动力,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究,挖掘背景知识,锻炼历史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在问题的对话中取得显著发展成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晨.促进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J].试题与研究,2020(29):5-6.

[2]姚一凡.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导入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李定彪.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66-167.

[4]单小珂.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研究[D].鲁东大学,2020..

[5]林爱珍.浅淡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J].读写算,2020(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