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融合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思政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融合教学探索

刘曼丽  ,李庆华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050061

内容摘要】为了统筹下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盘棋”,本课题组研究如何激发英语教师参与意识,促进语言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如何深入挖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努力实现课程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做出了积极地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 融合教学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全国高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教育部于 2020年5 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生力军,又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接触到很多西方媒体的文章,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如果没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西方错误思想的蛊惑。“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疫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2】新时代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出调整。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复杂的舆论场中保持定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院面对所有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对学生起到铸魂育人的作用,而《英语》课程是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两门课程的教学涵盖了我院所有学生,因此促进两者的融合,对统筹下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盘棋”,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如何开展思政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融合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坚持的课题。

一、激发英语教师参与意识,促进语言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英语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树立了坚定的信仰才能在教学中用自己的情怀和感情去感染学生。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英语语言,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融入真挚的情感。尤其是英语教师在传播西方语言和文化时,对西方价值观的分析鉴别和批判能力折射出教师的信仰坚定程度。

其次英语教师应当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锐嗅觉。比如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刻意歪曲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大肆抹黑抨击中国的抗疫成果,西方媒体的一贯逻辑那就是“中国永远是错的”。 年轻学生识别能力差,在阅读外媒文章时很可能被错误的观点洗脑,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时常关注时事热点,对西方媒体自相矛盾的言论要实时抨击,在教学中融入正确观点的传递。

再次,我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材是《新编实用英语》(第五版),这是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和冲突较多的课程,文化的冲突和碰撞难免会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大学英语课程题中应有之一。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实用英语教程1》Unit2 Passage A Thank You, Volunteers! 课后翻译习题:在她手里,一张普通的纸可以被剪出各种花儿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实操,让学生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了解中国民间手工艺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起源与历史,在此基础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练习翻译技能了解中国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出努力

二、深入挖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英语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教学,除了要有过硬的思政素养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从事课程思政的热情。有些教师在思想上对课程思政有抵触心理,因为专业课程任务就很繁重,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必然需要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占用更多的精力。如果学院不顾实际情况,官僚主义下达各种硬性指标和任务,给教师增加过多的工作任务,必然引起教师的反感,教师的抵触情绪无形中影响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又不过多增加教师负担?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无论是教学案例的选取,教学场景的设置都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又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对普通教师的能力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让每个老师都去从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选取,势必劳师动众。教育部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权威的思政课教师和英语课教师协同备课、严密论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逻辑严密、操作性强的课程方案,指导各学院的教学。避免各学院英语教师占用大量时间精力独自去选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其次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英语各教学平台、APP 上寻找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各种学习需求,各学院教师也可挖掘大学英语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整合教学方案设计,在资源共享平台上分享教学经验。互联网让集体智慧充分释放,课程思政也要充分发挥和共享集体智慧。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

课程思政资源的成功架构后,如何建构起“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教学体系提到议事日程。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将纸上的课程思政目标真正融入学生心田,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教务处和各系部要为学科交流互动创设平台,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如组织集体备课会、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思政课教师和专家学者制定深度融合的方案,组织跨学科教师合作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等等,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交流,增进学科沟通。

比如我院英语系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课程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这两者的结对融合在我院还是第一次,在其他兄弟院校也无教学经验。在讲授“Unit 8 Keep Fit, Not Fat! Section 1 Talking Face to Face。”这一单元时,知识传授目标是掌握医患之间对话的英文口语表达方式,掌握朋友患病前往探望表示关心的英文口语表达方式,初步掌握药品说明书的英文表达方式。思政育人目标则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担负起促进人民健康运动的时代责任。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英语课结对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方案,网上查询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相关新闻,中英文版的均可,上课分享冬奥健儿的背后故事,树立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以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国家尽绵薄之力。

总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主流价值观教育是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担当。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实现新时代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8日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16页

【基金项目】本文为刘曼丽主持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课题《思政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融合教学探索》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FKG202209)

【作者简介】刘曼丽(1971.3-)女,汉族,研究生,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李庆华(1969.6-)男,汉族,本科,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