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针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郭飞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445000

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里的重要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同时,高校学生也可以在学习其专业课程中,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因此,通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课程,对于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技术的同时,加强对于思想道德的教育,也有助于教师完成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1、引言

对于当代学生的思政教育应当渗透到各种课程当中,关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其有着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符合当代高职学生学习技术的需要。基于此,如何进行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思政课程的融合,成为广大教师需要探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索《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要点,对于如何进行专业课和思政的灵活运用实践,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于高校的教学有所裨益,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人关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关注其对于学生的教学意义,帮助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1]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的现状

现阶段,思政课程教学理念意识仍需要巩固提高。很多思政课程的教学都处于改进状态中,很多教师还比较茫然,对于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课程思政应该如何与机械类专业课程融合,也成了困扰很多教师的一大难题。部分教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师,对于专业课程例融入思政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的时候也不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的侧重点,导致无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引导作用。学校方面,关于课程思政在相关专业课程的研究性不够,很多资源准备得不够充足,这也为课程思政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融合增加了难度。

高校现在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一课程中,教师一般以讲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没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很多专业课堂的课程思政融入,都没有相关的网络技术支持,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尽如人意。这也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课程思政也不够重视。同时,教师对于相关专业课程研究得不够深入,对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讲解较为枯燥,也导致了学生的兴趣缺失,致使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更加困难。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

3.1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根据《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课本,可以发现其教学内容是由5个项目构成的,一共有12个任务。因此,教师可以从5个项目入手,巧妙地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2]

从认识公差与测量这个项目上,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知识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以课本上测量误差造成损失为例,教育学生严谨认真,对于工作有正确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从光滑圆柱公差配合及其检测这个项目上。教师通过分析孔与轴的配合类型的相关课程,教育学生要遵守规章制度,灌输给他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规范他们的纪律,促进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通过形位公差及其检测这个项目课程上,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树立学生对于质量严格要求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升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而根据表面粗糙度及其测量的相关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喜爱,让学生对自然产生敬佩、亲切的心理,对于大自然的产物更加敬爱,也有利于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

同时,教师对于常用典型结合的公差及其检测课程的讲解。可以通过介绍中国高铁发展史,让学生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对于工人这个职业有着更加充分的理解,尊重和热爱这一职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综上所述,学生通过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加上教师巧妙地穿插进课程思政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成长,促进他们德艺双馨。

3.2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机制

想要提升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机制,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多维度的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打造形式多样的立体式课堂、改革教学评价与反馈体系。其中,课程思政教师团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师,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课程思政的教学点,能够巧妙地将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时,关于课程思政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都要进行不断的改革更新,跟上新时代的潮流,对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无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从课程思政的融入角度,高校都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去提供给学生最新的前沿技术和思想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高校应该改变传统课堂那种“填鸭式”教育模式,关注学生德育和思想健康,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时,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培养,避免刻意、生硬地灌输。最后,高校应该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关于教师的评价体系可以由多方面评分构成,比如,领导、同行、学生的综合评分,为老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要多元化,要根据平时的课堂表现结合期末考试分数,进行评价,不要单纯依据考试成绩评价,这是片面且传统的评价方式。总体而言,想要学生在学好技术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高校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机制,更好地将专业课和课程思政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裴利霞.基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4):143-145.

[2]刘香清.论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J].时代汽车,2022(01):86-87.

[3]陈祥芬.《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