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制造发展模式的工匠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中国高铁制造发展模式的工匠精神

于岚滔 ,张笑林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35

摘要:基于工业革命的指引下,我国重点需要发展的对象,逐渐向大型技术偏移,中国高铁制造的发展模式是技术研发上的成功案例。我国亟须培育工匠精神,这是确保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策略。在产业引导下发扬创新技术、培育职业工人和敬业精神,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在“高铁模式”影响下,使我国制造业发展更平稳、均衡,也充分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高铁制造;发展模式;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始终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三个必须、四个伟大、五个更加自觉”等,都为我国的制造业提供了政策支持。除此之外,产业也需要提升软实力,切勿过度追求规模、速度、质量等传统硬性指标,还要发挥文化内涵,使品牌打造、创新技术、人性化服务等也提到产业发展的日程上去。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引下,高铁制造业的输出也是我国外交重要手段。“中国制造”的高铁成为了对外出口的标志性产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一、高铁制造业中工匠精神的内容

每一位高铁工匠都是实干家,他们把爱岗敬业结合爱国精神,在技术领域内发挥创新精神,精益求精,注重产品质量,追求极致。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他们以“安全第一”为生产核心,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以用户为主体,全方位对用户的体验负责。因此,体现了“塑造品牌”的爱国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严守规则”的安全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二、中国高铁制造发展模式中工匠精神的体现

(一)高铁技术的引进与苦心谈判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历经多年对高铁的论证和试验,当时的技术十分落后。如果完全从零开始、自主探索,将会耗费大量时间,中国高铁今天的辉煌也是无法实现的。于是,技术引进成为唯一的出路。2004年是中国引进高铁技术的重要一年,当时的招标引来了从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六家企业。这六家企业与铁道部进行了激烈的谈判,铁道部抓住外资企业的商业扩张心态,耗时两年,通过三次招标后,终于获得了高铁技术,从各国购置到了数百列动车组,而且成本将近节省了预算的一半。在这次技术引进中,铁道部发挥了谈判上的“工匠精神”,以我国为中心设定规则,最终成功引进了高铁技术。

(二)高铁技术的创新与精益求精

引进高铁技术以来,研究部门便着重研制高速动车组和高铁工程的建设,在深入探究国外先进技术后,以此为根据进行技术创新。为了打造出具有品牌效益的“中国高铁”,技术研发企业间配合默契,在动车组研发和工程建设两方面苦心孤诣地钻研和实践,使中国高铁制造产业蓬勃发展,突破了重重技术难关。在动车组研发上,比如,定位臂研磨的空间只有大约50微米,焊接缝隙要求精准度极高,且这道工序要求纯手工完成。面临这种技术性难关,研发组工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磨练手艺,刻苦学习技术,在作业中精益求精,最终突破难关,使高铁研磨达到行业规范。在工程建设上,比如,钢轨一直都是该领域内的难题,但在高铁建设初期,国产钢轨不能满足建设需要,进口的钢轨又价格昂贵。在这种困境下,工程组工人深入钢厂,创新钢轨的生产技术,潜心钻研多年,最终使生产出的钢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看出,高铁制造产业是一个众多技术的聚集体,在各种机电产品中均有涉及。这种与整体创新相异的“分散创新”路线,即在不同涉及的领域内分开创新,各领域内高铁工人都发挥“工匠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单独自己负责的领域内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突破,最终在结合到一起后,便会形成巨大的技术创新,形成了当今“中国高铁”的整体技术改革。虽然在最开始是依靠技术引进的,但在后来生产和发展的道路上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把整个技术模块分成单独的技术点,使其被逐一击破。高铁工人拒绝得过且过,每个环节、每个零件都要认真做好、仔细打磨,在完成创新的基础上依旧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因此,“创新”和“精益求精”是我国高铁制造发展模式中体现“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

三、提高高铁制造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装备制造质量,确保运行安全

从最开始的整机进口,发展到了现如今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高速动车组的研制和技术水平提高速度也相当快。但是,就算有了很快的技术进展速度也赶不上国外的技术进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更新技术设备、革新科技,以克服现存问题是十分正常的。在动车组制造中,所有厂家与部门需做好对动车组的设计、制造工作,并对其负责,从而保障问题能从源头处解决,制订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贯彻到实际整改流程中。同时,有关人员针对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如此方可保证动车运营的安全,并且现如今中国也开始采用机器人进行施工,进一步提高了高铁的质量。

(二)提高动车组配件质量,确保配件质量良好

高铁动车组产生故障,大都是由于配套质量不达标甚至是配套出现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所以为了切实解决动车运行产品质量问题,就一定要提高对配件产品质量的管理。各个动车配套生产厂家需应用最新的技术标准制造配套,严格把控配套产品质量与检验规范,且对维修配套提高要求,以确保其生产具有国家质检的符合资格认证。检查和验收过程时要注重一定要有《高铁动车生产验收合格证》,并且购买人员一定要到专业的主发动机厂、配套生产商去购买,并且不得贪图受贿,中饱私囊,也不得将低劣配套代替及格配套采用。在产品入库以前,库管员要对相关配件经过严密的审核,对资格文书、生产合格证书等资料经过了核对,在确定无误以后再入库。

(三)加强厂家技术支持,确保动车组安全有保障

主机制造商一定要形成相应的技术服务网络,可以及时为动车组现场施工供给技术支持与服务,并确保能够与用户进行无限制技术沟通。在网络中可以及时更新技术资讯、维修指导,并协助用户进行分类和解决出现的事故问题,并组建专家应急小组,可以实现二十四小时在线服务,对动车发生的问题也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四、结语

目前,中国高铁无论是在技术上、速度上,还是在运营历程上、客运流量上,都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第一大国。鉴于此,任何行业都应提倡“工匠精神”,深入研究其积极作用和理论意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透过中国高铁制造发展模式,分析“高铁精神”,发扬“工匠精神”,为其他行业作出典范。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习总书记也曾经指出:“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寄托在每个奋斗在行业一线的前行者身上的,是属于拥有“高铁精神”、“工匠精神”的奋斗者的。只有努力拼搏,才能实现更加灿烂的高铁梦,托起明天伟大的中国梦。新时期高铁大国工匠品牌如何培育,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人才,以工匠人才助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产业转型发展,实现高铁制造强国梦,使其成为主力军,发挥引领者作用,将是企业长期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新课题、新任务。

参考文献:

[1]汪一舟.论中国高铁制造发展模式的工匠精神[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55-57.

[2]訾波.浅析中国高铁的红色基因——共和国长子长客公司工匠精神[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63-66,88.

[3]师俊强,王孟璋.新时代高铁乘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实践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20,35(4):101-103.

[4]唐圣平,李文威.练就绝活的"高铁研磨大师"——大国工匠之钳工宁允展[J].职业,2018(2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