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6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0例临床分析

杨孟华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凯德街道中心卫生院 5544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常规西药治疗,B组则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B组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22±0.78)d、(5.01±0.96)d、(3.45±0.78)d和(5.12±0.85)d,均显著更短(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显著更高(P<0.05);以及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更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助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并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清肺化痰止咳方

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长期吸烟、粉尘接触及病毒、细菌感染是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咳嗽与咳痰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西医治疗中,多以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及以镇咳、祛痰药物来消除临床症状,尽管可收获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不甚理想,容易反复和诱发不良反应。而在中医治疗中,将其归纳为“咳嗽”、“喘证”范畴,通过调节脏腑、辨证施治可收获较好疗效。本文则以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A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1岁,平均(55.25±2.25)岁;B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1-72岁,平均(56.43±2.14)岁。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比。

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标准》中相关诊断依据的患者[2];②资料齐全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女性;②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④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A组常规西药治疗:即在止咳、平喘、吸氧与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g/次,2次/d,治疗一周。

B组则联合中药治疗:中药方剂为自拟清肺化痰止咳方,由25g金银花,20g桑白皮、枇杷叶、紫苑、连翘,15g半夏、瓜蒌、莱菔子、麦冬、款冬花、紫苏子、桔梗、陈皮,以及10g黄岑、甘草组成。随症加减,包括痰热伤津加10g天花粉与南沙参,痰腥臭加10g鱼腥草与薏苡仁。清水煎煮,制取药液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1剂,治疗一周。

1.3观察指标

①咳痰、咳嗽、喘息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②疗效,以症状基本改善且X线片正常为显效,症状部分改善为有效,症状无变化为无效;③不良反应,包括肠胃不适、头晕与皮肤瘙痒。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B组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同时住院时间也显著更短(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s),d]

组别

例数

咳痰消退时间

咳嗽消退时间

喘息消退时间

住院时间

A组

50

5.65±1.25

6.55±1.33

5.12±1.24

6.85±1.15

B组

50

3.22±0.78

5.01±0.96

3.45±0.78

5.12±0.85

t

-

5.324

4.527

4.997

5.184

P值

-

0.008

0.013

0.011

0.010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A组

50

18(36.00)

23(46.00)

9(18.00)

41(82.00)

B组

50

22(44.00)

27(54.00)

1(2.00)

49(98.00)

X2

-

-

-

-

6.452

P值

-

-

-

-

0.002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A组出现有4例肠胃不适、3例头晕以及1例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总8例(16.00%),而B组仅出现有1例肠胃不适和1例头晕,总2例(4.0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长期吸烟与病原体感染是其常见病因所在。该疾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长与迁延不愈的特点,因而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在没有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气肿、肺高压与呼吸衰竭,从而直接危害患者生命安全[3]。西医治疗以止咳、平喘、吸氧及抗感染为主,但效果平平,亟待提升。中医学将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于“咳嗽”、“喘证”的范畴,并认为其致病机制在于外邪袭表而致脾、肺、肾功能失调,因而临床治疗需以扶正祛邪、清肺化痰、补脾益气为主[4]。本文中,B组患者所使用的自拟清肺化痰止咳方中,半夏、枇杷叶、瓜蒌、莱菔子、款冬花、紫苏子等均具有较为良好的燥湿化痰功效,而桑白皮、紫苑、麦冬等均具有较为良好的滋阴润肺功效,以及金银花、黄岑可以清热解毒,陈皮可以健脾和胃,并以甘草调和诸药,则整方可获非常良好的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效果,助力患者尽早康复

[5]

本研究显示,B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以及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收获更为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助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并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梅霞,孙梅菊,郭清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4):91-93.

[2]黄光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98-99.

[3]朱光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5):78-78+77.

[4]姚伟.健脾止咳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6):984-986.

[5]张永兵.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3):293-29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