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7
/ 2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探讨

许猛

镇江市句容生态环境监测站  212499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各个行业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在对土壤环境监测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时,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且在现有规章制度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更新和优化,为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也为土壤环境监测活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土壤环境发展状态对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在对各项土壤环境问题监测时,需要根据不同监测环节制定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环境保护部门也要及时更新质量控制技术,为土壤环境监测活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就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引言

土壤资源是国家发展、人民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绿色土壤环境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研究,不断完善和落实检测技术,在土地应用中实现生态环境、生存状况及合理生产相协调的和谐土壤环境。

1土壤环境监测内涵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应该注重相应的举措,让各项监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落实,以保证环保活动顺势推进。作为环境执法的重要参考依据,环境监测受到的关注度明显提升,需要摆正其具体位置,使其在评价环境质量时发挥出实际效力。土壤环境监测的过程包括现场调查、监测布点、样品收集、样品处理和保存、分析测试和综合评价等,应该重视实际监测的方式,还要明确监测对象,保证判别污染来源以及水文地理等更加到位,便于做好后续的工作,清除多重干扰因素。20世纪初期,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影响日益明显,人们开始注重相应的监测工作,多种技术应运而生。不管是何种监测技术,都应该重视适用性,还要清楚土壤环境关系到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人们生产及生活的影响。应在实践环节厘清监测思路,抓住适宜途径完善基本模式,让土壤环境整体质量稳步提高。在厘清土壤环境监测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可靠方式让相应的成果得以巩固,总结出土壤环境监测中运用到的多种技术手段,给实际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拥有可靠的技术基础,为后续实践创造理想条件。

2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特点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质量监测、动态污染监测、污染事故监测和土地背景监测。该方法通过节点的设置,对所处区域的土壤环境进行抽样,或对土壤中的动植物的变化进行反应,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并对污染程度、扩散方向、危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首先,由于土壤污染的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复杂性,因此,在监测中必须反映出与土壤的物理状态有关的因素,从而判断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演化,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特性分析。其次,由于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有其局限性,不同地区在取样时,样本的采集方式各有特色,在相同的采样区域中,无法保证采样的一致性,只能尽量减少采样的误差,提高采样的成功率。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其演变的速度较慢,且存在一定的滞后,因此,在实施监测技术过程中,间隔时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3.1加强人员管理

在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时,首先要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选择现场监测人员时,需要对监测技能全面考核,并且制定针对性培训和教育活动,要保证监测人员具备土壤和环境等专业知识,并且熟悉现场监测和采样流程,在明确各项技术和设备操作方法之后,还要了解水文地质勘探知识。在选择实验室人员时,要对所有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且开展考核工作,要保证实验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环境监测技术,并熟悉样品保存、流转、分析质控要求。在选择审核人员时,要对审核人员是否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全面考核,保证审核人员能够明确污染排放、控制标准适用范围,还要了解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相关要求。审核人员要具备结果判定能力,还要熟悉报告编制和审核要求。审核人员必须具备从事相关专业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在选择报告签发人员时,必须具备报告审核能力,还要掌握建设用地土壤监测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相应教育和培训经历。签发人员要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能职称,在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时,要具备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还要经过国家资质认定和批准才能从事相关行业。

3.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与配套设施引进,提高质量监测的有效性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问题,必须要加强此方面的重视,采取科学方法,引进配套设备设施来进行解决,才能真正缓解土壤环境污染情况。一方面,可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土壤环境的全方位监测,有利于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提升质量监测效率。另一方面,国家可通过针对目前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现状展开调研,全方位了解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开展所需要消耗的具体费用和成本,建立专项资金账户,搭建相关资金扶持体系,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资金实行专项专款专用。

3.3采样方法及样品数量

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的实际监测时,必须遵循“等量”和“随机”的原则。随机分布可分为三种,即块随机、系统随机、简单随机三种。在取样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3个阶段,即前期、正式、补充这3个阶段。若取样单位面积较小,则可以直接取样,并严格遵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取样标准,进行取样工作。

3.4加大现场管理力度

在对现场监督和管理时,首先要对样品采集记录进行检查,要保证样品采集记录内容更加规范完整,记录主要包含采样孔编号、定位信息以及保存条件等内容。在对样品标志检查时,需要对样品是否存在唯一性标志详细观察,并且对土壤采样环节进行有效记录并全方位检查和管理。土壤采样期间需要对关键信息拍照或录像,所有影像资料都要包含采样日期和采样单位名称等信息。一般情况下不能采集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如果在采样时存在特殊要求,需要严格按照材料标准执行采样活动。

3.5采用科学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与方法,提升质量监测的时效性

第一,应积极引进3S监测技术,将CIS、GPS与RS等三种技术有机组合、优势互补,通过将信息传递、图像处理、卫星导航等技术高度集成,实现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利用该项技术对土壤表层或浅表层性状展开探测,进行野外采样测量,建立不同土壤质量信息分析模型,实现对土壤结构、pH值等方面的定量观测。第二,应用物联网无线传感监测网络,搭建基于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数据,无线传感采集网络与智能化监测处理中心,利用硬件支持组件路由节点、传感节点以及物联网协议组建网络。运用信息处理技术、采集技术与嵌入式控制技术,实现对土壤环境信息的高密度采集与监测,此种方式非常符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效果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想对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全面防控,就要对不同环境污染问题开展全面监测。在对监测环节实施监督和控制时,需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管理系统,整合应用所提取的各项监测数据资源,做到高效共享,为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付格娟.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7):134-136.

[2]霍东旭.土壤环境监测中现场采集与实验室分析控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8):62-64.

[3]王有锋.试论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有效控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7):170-172.

[4]朱会.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有害化学物残留及含量检测分析[J].天津化工,2022,36(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