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寇恒杏

320721199709022019

南通理工学院

摘要: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随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协同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路径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协同创新项目、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政府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等,都是解决当前制约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整合和构建当前的创新创业环境,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需要融入多渠道、多路径社会实践激发大学生创新愿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基本模式

1.1渗透方式

通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层次,不仅可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为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一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得到初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有效拓展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范围,更好地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师需要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使两种人才培养理念得到很好的契合,进而构建高度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革命性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在教育机制的引领下,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目的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高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探索创新创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演练、小组讨论、参与大型创新创业活动等。

1.2通讯形式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发展和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提供了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领域的教育创新活动,搭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面加强校企合作,购置先进的教学系统和模拟软件,此外,各高校不断加强对本科生创新创业领域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希望进一步寻求机会全面提升本科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体验。例如,一些高校全面建设了较为完备的大学创业园区,组织学生参与实地创业,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创新创业氛围和创业市场环境。同时,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创新创业经验不断提升。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

2.1完善内部管理架构,实现学校现代化

紧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由于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阻力,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也拉开,要求各高校积极推进现代教育理念与现状的紧密联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从根本上支撑高中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2.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人才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手段。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尚未进入高校质量评价体系,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处于初步实施阶段,这也是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因素。创新停滞与商业教育。这就要求各高校抓住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积极支持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把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的文化领域的教育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为目的,与实际专业教学有效衔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改革创新的最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整合多方资源

认真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从建设创新做起创业教育体系集职业教育与实践技能教学于一体,将人的发展与形成融入创业教育与创新的全过程。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改革着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例如,通过实施实践教育活动“三位一体”,协调爱国主义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的关系,将自主创新、自强与民族振兴相结合,增强广大群众的创业意识塑造学生的人格教育;将抗挫折心理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利用优秀校友会、商业案例展示和失败分析,让大学生感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和认识创业风险,巩固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融入自我发展和自信的创业理想,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激发学生敢于创新。

2.4配合校内外实践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内组织各类实践社团,鼓励学生从社团活动中激发创新素养,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参与社会实践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专项调查,了解相关财税、财政和产业发展动态,增强事业和产业发展信心。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方案设计大赛、JOB训练营等系列活动,在自我心理激励和自我精神素质提升方面合理定位自己,找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从实践中丰富你的自我体验。

3结

在我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从根本上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目标,就必须在高校建立健康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意味着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根本上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冯芬玲.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6):49-52.

[2]刘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5):20-21.

[3]李宪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体系的建设[J].焦作大学学报,2013(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