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支撑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8
/ 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支撑技术

常上飞

山东菏泽黄河工程有限公司东明工程维修养护处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各类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工程,与水利安全及饮水安全等多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各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步提升,工程建设复杂性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显著增加了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本文首先对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措施,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有序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息化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施工周期较长及工艺技术复杂等特点,这就需要工作中加大水利工程质量及信息化管理,在根本上对水利工程各项工序的施工质量加以维护,确保施工工作的安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中,内部安全监督及质量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所以,需要在安全监督及信息化管理两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去解决问题,从而稳步提升水利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1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概述

水利工程管理属于多部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管理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这一特点决定了工程信息化管理涉及较多信息,工作量巨大。纵观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人力、物力、财力输出较大,同时在技术、安全、质量等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再加上施工建设过程中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要实现高质量管理存在一定难度。而引入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确保各个环节的管理高效性,从编制到审批全过程都处于可掌控状态,使水利工程各组织相互配合,有效推动工程施工建设有序进行。因此当务之急便是思考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成效,即为信息化管理重要内容。

2 水利工程建设特点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2.1 水利工程建设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性与系统性较差,对项目施工过程及各种问题需要从综合角度思考。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其原因是因地形参差不齐所带来的影响,自然条件制约严重。因此,施工建设技术需要确保专业性,根据不同地形特点及时选择合理性较强的应对措施,以此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而一旦水利工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2.2 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控,更好地为社会群众服务,属于一项利民工程,而加强建设信息化管理,则是为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使群众日常生活能够在优质水利工程影响下充分保证农田灌溉,并大幅减少洪涝性灾害发生。此外,随着水利建设市场的有序推进,施工控制环节所涉及管控内容较为复杂,因此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各项流程全面分析,以此确保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能够达到保障施工进度、打好施工基础、掌控施工安全等。

3 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

3.1 技术应用意识不强

现代水利工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实现信息化技术管理,可在落实过程中还沿用老旧粗犷的管理方式,导致管理问题依旧较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企业发展成效。究其原因,与企业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不强存在直接联系,由于思想层面认知度不够,导致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并未真正意义上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导致管理工作多数局限在表面,并未深入到实际问题深处彻底解决优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程管理作用的发挥。

3.2 技术应用带有局限性

从当前多数水利工程企业应用信息化情况看,实践应用程度明显不足,诸多信息资源未能充分交流、整合、利用,缺乏深层次研究。不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使用的技术存有诸多漏洞、误差,而相关软件开发人员由于不了解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所以开发的软件与水利工程管理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误差,导致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很难真正利用技术发挥管理优势。现有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过于老旧,缺乏创新,尤其是在操作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4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支撑策略

4.1 GIS应用与效率

近年来,GIS在工程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利用该系统可以为项目提供信息,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性。GIS在工程制图方面的运用,能够迅速、高效地对资料进行计量,为编制项目计划提供全面、全面的资料,推动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4.2 网络技术收集与处理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和信息化需要网络技术支持,结合信息管理需求,需要开发系统结构,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发展。随着TCP/IP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不断更新和技术上突破,通过对远程监控、远程监控、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使计算机网络数据传送速率大大加快,基础建设能够为今后建设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与保证。从信息技术分析,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是信息的3个方面。信息的处理尤其是信息收集方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和遥感技术,收集包括地质和水文环境等相关的信息,从而为后期建设提供支撑。通过对资料分析,能够得出符合水利水电施工管理需求的高品质工程资料及施工进度资料,采用网络技术及与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数据交互,能够充分发挥数据作用。

4.3 中间元素操作系统技术

中間元素是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作为信息系统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中间技术是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从信息系统管理功能、水利建设等方面来看,中间技术可以应用于复杂的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施工管理系统和中间组件技术的有效集成,可以有效地利用水务技术信息的细节,建立数据库和集成平台,有效地利用各种数据和运行控制系统。

4.4 卫星定位技术应用

在极端气候环境下,卫星定位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好的定位能力。由于发展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准确地判别区域的地质、水文等方面的活动,对水利建设发展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自然灾害发生时,利用互联网、通讯等手段,可以判断出具体方位,并与指挥部取得联络,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实时天灾情报,以便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监控和防范,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生活。

5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对策

5.1 职能部门实施有序化管理

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各工作部门实施有序化管理,有助于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企业可以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人员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优化,促使各个部门可以有效进行信息交流。此外,作为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需求,而后运用现代前沿科学技术,以信息化管理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强化对各类信息化软件的运用。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发挥出数据监测、信息处理、软件运用等优势,提升工程建设信息化程度。

5.2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系统

实施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涵盖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合作等环节,为保证企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企业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全面整合工程各类数据,比如编码机构、材料等,提升信息利用效率。信息化平台构建需要企业从使用需求出发,合理选用相应软件。由于不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求不同,为切实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可与软件公司建立合作,有针对性的设计功能,从而更好的满足管理需求。目前许多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办公应用OA系统、计算机技术,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成效。为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应当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各类信息互通互联,管理人员可全面对建设进度、资金、质量、安全等方面实施管理。除此之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软件应当包含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资源等生产要素,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生产要素实时监控,为管理制定计划、方案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项目管理软件,记录管理、建设日常工作任务,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台账更加清晰准确。

5.3 建立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人才是水利工程企業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只有组建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才能促使管理工作有效发挥作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当从人员选聘环节入手,要求人员具备基本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同时还要保证人员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实践工作中对系统设计、建设提出有参考性的意见,在录用环节提高人员信息化认知。在建成信息管理系统后,企业还要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培训,注重强化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借此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

5.4 完善信息化管理内容

在实施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水利项目实际进行调整,包含经营管理、合同管理、招标管理、生产管理、资金税务管理等环节。例如,在经营管理环节,管理人员应当利用信息化系统设置信息管理对各个环节内容,将日常信息及时录入到程序中,随时通过计算机按照月、季、年等时间节点,直观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除此外,在合同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当利用较为完善的审批流程,促使各类合同,比如施工合同、采购合同等得到有效管理。管理人员可通过信息化系统,根据实际查询、管理合同具体的执行情况,全面掌握项目相关信息。

5.5 强化水利工程项目后期跟踪评价

在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中,为了更好体现出项目评价的关键作用,必须要在工程项目竣工过后对整体效果进行更加细致、全面评价,保证工程性能可以更好得到呈现。同时,还要针对具体投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对整体工程项目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展开项目评价,明确具体效果是否能够实现,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更好收集评价,确保价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最大程度上体现出项目的整体性能以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