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9
/ 2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1张丽萍,2娄翠,3陈晨

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   271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2.1-2022.12),有8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方法),各43例。结果:HAMA、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DD、LVWP、HR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效果突出,疾病康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焦虑;抑郁;并发症

    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被纳入到了心血管疾病范畴,属于一种病情比较严重的疾病,经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可见,以胸闷、胸痛、昏厥及休克等为主要表现,是临床上一种患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在老年群体中有比较高的患病,在患病之后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1],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为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进而影响疾病预后治疗效果[2]。为了能够舒缓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建议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以此来提升疾病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86例,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35-78(54.02±2.44)岁;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36-79(53.45±2.52)岁。一般资料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法,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以此来保证患者身体能够处于一种愉悦状态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并做好记录工作,在夜晚时期也需要进入到病房中进行查房,以便能够尽快发现患者有无出现任何的不舒适感,使用鼻导管来为患者实施吸氧,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每分钟的氧流量应控制在4-6L。当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显缓解之后,可将每分钟的氧流量控制在2-3L,并对鼻导管的通畅度进行观察。

观察组,人性化护理,(1)人性化急救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要紧急开启绿色通道,对患者的疾病和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如患者心功能正常,需要在患者入院10分钟内妥当安置,如患者心功能异常或者出现休克的状态,则需要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实施抢救治疗,在抢救室内使患者绝对静卧,给予患者吸氧和输液,并做好病理标本和规范化的检查工作。(2)人性化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本身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爱护患者,使每一个患者均有归属感,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对于患者的一些合理的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以此来确保患者心理的舒畅性。护理人员可在适宜的时间与患者进行单独沟通和指导,充分的尊重每一个患者,考虑到患者内心的情绪。定期组织患者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与患者之间交流情感,可以有效的释放负面情绪,释放压力,以增强患者的疾病治疗自信心。(3)人性化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和消毒,保证柔和的光线,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和使其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4)人性化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疾病治疗后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护理人员可采用讲座、唠家常及答疑解惑几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为患者进行讲解的方式,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患者能够接受何种讲解方式,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5)人性化疼痛护理:由于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之后,患者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是机体会出现比较强烈的疼痛感,从而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舒适度。护理人员需要将疼痛产生的原因详细为患者进行讲解,并对患者实施镇痛处理,同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并叮嘱患者在出现疼痛感之后,需要向主治医生立即告知。教会患者如何正确的进行呼吸,以此来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明显缓解。同时,护理人员可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听音乐,以此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以此来缓解患者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1)不良心理状态评分,HAMA(焦虑自评量表)和HAMD(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和抑郁感越强[3]。(2)并发症发生率。(3)心功能指标,评估指标包括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WP(左室后壁厚度)、HR(心率)、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四项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使用卡方(%),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s),用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不良心理状态评分

HAMA、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 1 不良心理状态评分(±s)

组别(n=43)

HAMA(分)

HAMD(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6.13±1.25

11.01±0.23

15.65±3.65

9.15±1.32

对照组

16.20±1.32

13.18±1.32

15.58±3.41

13.05±1.65

t值

0.252

10.620

0.092

12.103

P值

0.801

0.000

0.927

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 2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n=43)

出血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再发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总发生率

观察组

0(0.00)

1(2.33)

1(2.33)

0(0.00)

0(0.00)

2(4.65)

对照组

1(2.33)

2(4.65)

3(6.98)

1(2.33)

1(2.33)

8(18.60)

X2

4.074

P值

0.044

2.3心功能指标

LVDD、LVWP、HR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3 心功能指标(±s)

组别(n=43)

LVDD(mm)

LVWP(mm)

HR(次/min)

LVEF(%)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69.12±2.65

55.23±1.65

18.68±0.32

10.35±0.23

126.56±4.25

94.36±3.25

31.29±1.65

45.52±1.65

对照组

69.20±2.82

63.45±1.76

18.71±0.35

14.28±0.24

125.98±3.45

112.15±3.66

31.30±1.58

39.05±1.55

t值

0.136

22.343

0.415

77.526

0.695

27.852

0.029

18.741

P值

0.893

0.000

0.679

0.000

0.489

0.000

0.977

0.000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患病之后由于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且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自己患病这一事实,因此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了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建议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4]。人性化护理措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护理中,要求从事该种护理工作的人员本身应具备人性科学认知,从心理及行为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尊重和理解患者,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可将患者的顾虑消除掉,对于患者疾病治疗自信心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5]

本次研究得出的结果为,HAMA、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DD、LVWP、HR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具有可行性,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显著改善,对于并发症的产生具有预防作用,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效果突出,疾病康复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马艳玲,赵亚南,冯海青.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6):150-152.

[2]金秀.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4):2289-2290.

[3]刘爱军,刘颖.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9):159-160.

[4]侯静.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19,5(20):57-59.

[5]王岚香.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