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有关麻醉的知识快来了解一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有关麻醉的知识快来了解一下!

赵丙伦

周口俪婴妇女儿童医院   麻醉科   河南省   周口市   466000

很多人将麻醉工作以为成让患者“打一针,睡一觉”的简单差事,实则不然,麻醉工作对医生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医学界将麻醉称之为“睡着的艺术”,麻醉医生更需具备“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技能,汇总了多门学科知识,不仅需要在手术中兼顾患者脑电指数、出血量、尿量、麻醉药物的用量、麻醉机的呼吸参数、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还需针对患者可能随时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给出及时的最佳临床决策。总的来说,好的麻醉是外科医生能够为患者平稳进行手术的基础条件。

  1. 麻醉史发展概述

在您以往的认知中,认为麻醉就是让患者“打一针、睡一觉”这么简单吗?如果您有了这层固有观念,说明您对麻醉医生的具体工作还不那么了解。麻醉的现代史最早可追溯至1846年间,由Morton 医生于波士顿麻省总院,完成了全球第一例乙醚全身麻醉操作,标志着现代医学史里程碑式的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现代麻醉正式出现之前,医院的外科手术可用“刀光剑影”来形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普遍出现鲜血淋漓、凄厉哀嚎的现象,久而久之,人们对外科手术产生了惧怕的心理,除非病症危及生命,很多患者宁可承受病痛上的折磨,也不愿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治疗。也可将没有现代麻醉加入时期的外科手术看做成粗鲁的、野蛮的,让患者丧失人格尊严的治疗方法。现代麻醉的出现弥补了外科手术此方面的不足,不仅帮助患者体面的进行手术治疗,还对多种外科新手术技术的诞生和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常言道“麻醉医生保命,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既要保证患者可以平稳入睡,又要保证患者能够安全醒来,于患者手术全程,需要时时刻刻从监护仪上,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不让患者在麻醉意外中死去。当代社会中,医院如果没有好的麻醉科,其医疗水平,尤其在外科手术、重症急救方面的水平不会太高。好医院与好的麻醉之间密不可分,对外科医生而言,好的麻醉可为手术创造良好的、稳定的条件;对于患者而言,好的麻醉,可以帮助患者舒适的、安全的渡过手术治疗,是守护患者生命的重要医治环节。

麻醉科作为医院的枢纽型学科和医院各外科系统之间的平台,其应用范围仍然在不断的进行扩宽。近年来,麻醉科临床实践工作,逐渐从传统的“手术室内”向围术期医学方向进行扩展应用,例如“姑息治疗”、“睡眠治疗”、“重症监护治疗”、“急慢性疼痛治疗”、“术后监护治疗”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应用成果,同时开创了以麻醉医生为主导、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型、多学科合作医疗新模式。诸多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据表明,此治疗模式对一些病症较为复杂的患者,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此外,麻醉学科在整体调控患者病理生理功能方面所占据的优势,与我国的中医整体论观念不谋而合,基于此形成的“中西医结合麻醉和围术期医学”将成为融合中医、西医两大现代医学体系细分而成的医学新领域具象表现,该领域具备非常强的示范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结合时代发展大背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以人工智能化为主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式成为社会发展主流态势,随着而来,国内外生物技术和医疗信息化水平的发展突飞猛进,我国的医疗数据类型与医院规模也得到了飞速的扩充,这些基础技术的共同供给,为医院麻醉科未来的发展到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 麻醉医生的具体工作内容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全程,如果说外科医生是通过增加有机物或者切除病变组织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病变区域,缓解或治愈患者的病情;那么麻醉医生则需判断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刺激程度,来调节具体的麻醉深度,既需要保证患者在手术全程处于无痛状态,又需要保证患者术后能够及时醒来;直白点讲,就是既要保障手术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又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危机生命安全的情况时,麻醉医生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同时时刻关注好患者的生命体征,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因此,麻醉医生必须具备高强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与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此外,麻醉医生的应急应变能力、观察能力也非常重要,需要熟悉医院每个外科医生自身的手术习惯,积累与外科医生的工作默契,才能做到手术台上争分夺秒,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麻醉工作绝非大众认为的“让你睡一觉”而已,麻醉医生的存在更不是简单的“让你睡一觉”,事实上,医院几乎所有的手术都需要麻醉医生的全程参与,涵盖患者的术前、书中和术后,麻醉医生具体的工作内容为:(1)手术之前。麻醉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体内各个重要脏器的使用功能状态,以此为根据制定适合于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方案。(2)手术中。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整体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开刀、去除病灶、缝合等步骤,可能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患者的脑电指数、麻醉机的参数、生命体征等都有可能随着手术进程发生各种变化。麻醉医生需要时刻监控患者的各项情况,保证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在比较良好的状态下,以便外科医生可以顺利的完成手术,也能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整体手术周期。(3)手术后。进入术后恢复期,麻醉医生仍然需要积极参与进来,才能保证患者术后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疼痛,对患者的早起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麻醉前的注意事项

麻醉具有针对性,医务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需要提醒其必须做到:如实告知既往病史、戒烟戒酒、控制血压血糖、术前禁食禁水。患者在向麻醉科医生陈述自身既往病史时,应如实告知自己日常吃的什么药,以前做过什么手术,有无过敏药物等,以便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情况,为其选择最为有效、更加安全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将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生概率降至最低,部分常规性手术,甚至可以直接规避掉风险。

患者出于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对手术存在的未知感,容易出现情绪紧张的现象,此时需要与医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将自己为什么焦虑、疑惑的原因告知给医生,相信医生的技术,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睡眠治疗,建立起抗击疾病的坚强信心。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应严格遵医嘱,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接受半麻或者全麻的患者,术前要进行灌肠,禁水4h、禁食6~8h,以免其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流,而发生的误吸。一般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自身手术情况,多数在术前1天内禁止食入固体食物,具体禁食禁水时间最终根据麻醉和手术方式及患者病情和年龄等,进行调整。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将身上饰品和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然后换手术服。在手术室中,进入麻醉准备阶段,即术前准备工作,患者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麻醉医生或者外科医生,只有患者自己也重视此次手术,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全麻是否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记忆力问题,在此作出明确回答,基于当前麻醉技术的安全性、可逆性、可控性、有效性都非常好的条件下,家长们完全不必担心此问题。儿童麻醉标准为:6个月以下婴儿在术前2h禁水、4h禁食;6个月至3岁之间的幼儿在术前6h要禁食;3岁以上的儿童术前禁食禁水标准同成人一致。

  1. 麻醉后患者的护理措施

麻醉患者在术后主要采取平躺方式进行休息,以便帮助患者机体进行自我恢复。术中采用局部麻醉方式的患者,要去掉枕头平躺6h,以减轻头痛。术中采用全麻方式的患者,可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取半躺或者平躺的休息方式。建议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患者尽可能采用半躺方式进行术后休息,这样可加速麻药的代谢,以便患者尽快恢复。术后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医护人员可叮嘱家属,帮助患者进行一些相对简单,较易完成的康复运动,以便锻炼患者的肌肉功能,为后期自行运动打下急促,以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