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的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1

激励的神效

暨晓辉,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一中学,325102

【摘要】: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在情感的作用下,理智的心理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更富有成效。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未意识到的刺激的影响作用,以及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声音、颜色、语言等都可以对我们构成暗示,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观念,近而转化为某种行动或产生某种效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挫折的情绪体验。同时,在常规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许多学生情绪低落的原因就是给自己做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实际上,他们在对自己做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后,无形中给自己贴了一个消极的标签。

1.【关键词】:心理暗示 开展主题班会 关爱激励学生 引导家长 参与培训

暗示教育告诉我们:人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体,在情感的作用下,理智的心理活动会进行得更敏捷、更富有成效。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未意识到的刺激的影响作用,以及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声音、颜色、语言等都可以对我们构成暗示,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观念,近而转化为某种行动或产生某种效益。那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我们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暗示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其积极作用呢?

一、激励学生生活和学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和培养学生,我们了解学生们的内心动态,并且懂得暗示对学生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D.D杜根曾经提出:“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是胜利者迟早都属于有信息的人。”这句话的核心讲的就是信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会说这样的话“我行吗?我可以吗?”,另外,当我们在校对题目时,想要拿学生的试卷或作业本来当样本分析,找出他们的错误,分析原因,便于全班参考和借鉴,绝大部分学生是不愿意把自己的个人作业当众展示的。说这些话的同学和有这些行为的同学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就是属于一种自我暗示,是在提醒他人自己不行。

但是学生既然不自信了,我们的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又不高,更是不懂心理学,所以这个重任自然而然落在我们教师的肩上。我们教师要了解并懂得暗示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正面影响,不但是了解和懂得,并且还需要真正帮助学生,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和学生接触的每一个细节里。

二、让激励帮助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教师的引导与实践的有机组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要知道,要帮助学生树立乐观心理暗示,家长的作用是最大的,包括家长都需要我们教师引导。这也是学生由消极走向写成功的最重要的保障,我来阐述教师通常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心理暗示的方法。

1.开展主题班会。例如:

首先有请全体学生起立,一起来完成一个心理游戏。活动需要全体学生在安静和闭眼的情况下。播放音乐,深呼吸,抛开杂念。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将你的双手伸直平放在胸前,尽量伸直,掌心朝上,并使双手保持在同一高度。我看到同学们都做得很棒,现在我将在你的左手上放上一个氢气球,你的右手上放上一个铅球。

生1:我的两支手的高度明显不一样了,左手高,右手低。而且左手很轻松,可是右手就很酸。

师:可是实际上你们的手上什么都没有,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2:老师,是您在不停地暗示我们去做。

师:所以,我们刚刚正在体验着什么样的心理现象呢?

生3:是心理暗示现象!

师:同学们,生活中,暗示就像一个标签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我们一听到这句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话音刚落,学生就会接上“收礼只收脑白金!”我继续说道:这个呀是广告给我们造成的心理暗示。那么你们还经历过或者见过哪些暗示现象,可以举例说说吗?

根据学生举例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其记在黑板上,并且有意识地将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积极暗示,一部分是消极暗示。此时,请学生归纳。

2.关爱激励学生运用于实践

教师应当在课堂里给予学生足够的面子,时刻考虑学生的感受,千万不要打压学生,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要想方设法激励和肯定学生,给予学生正面的心理暗示。哪怕是学生犯了错误时,要针对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而不是打压、批评或者在人格上否定学生。哪怕是批评学生,也不能让学生失去自信。

三. 教师自身参加学习和培训非常重要

关于心理学,其实我自小就发自内心喜欢它,热爱它,上大学时,我很珍惜每一节心理学课堂。但是自从参加工作之后,忙于教书而来不及自身学习;但是几年前,我参加了心理学的B证学习,在这段期间,收获很大。在这以后,我经常参与心理学培训,并买了一些书籍自行学习,我就觉得自己在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心里暗示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我建议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心里暗示作用,必须自身经常参加培训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阳知行《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黄金法则和生存规律(2017)第137200号

【2】梁岗《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2012)第060269号。